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楊百寅教授精彩分享
來源:發布時間:2011-11-14
編者按:2011年11月12-13日,由中人網和ASTD在北京主辦的“中國人力資源3000強”2011年(第二屆)人才發展論壇正在直播。以下是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遠講席教授楊百寅先生的精彩分享。
劉天堯:好,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來賓:好,很好,非常好,一年更比一年好!
劉天堯:我覺得需要大家給自己一些掌聲,因為社會培訓,社會舉辦的培訓,到了第二天的下午還依然能夠神清氣爽的坐在這里非常不容易,如果不是中人網的會,其他的會,第二天下午我一般就離開了,我想大家留下來就是傾聽大師的聲音,今天來著了,今天有非常優秀的老師給我們做分享,畢竟我們學習了兩天的時間,我們開始之前稍微活躍一點氣氛。我想問一下大家誰是清華大學畢業的請舉手,清華的附中也算,北京大學的有嗎?北大畢業的好多人。誰不是北大和清華畢業的請舉手。我們都是同路人,更多人都不是北大清華畢業的。我再問一個問題,大家誰認為自己的企業說出來以后,別人不知道的,請舉手。比如說你是某某公司的,沒聽說過,沒有人聽說的公司的,請舉手。看來還都是來自知名的企業,還是因為你周邊有同事不敢舉手。我來自國藥控股,我和大家一樣,第一不是來自清華北大,第二我這個公司也沒有什么名氣,我來到這里主持節目,也是非常感謝中人網給我這個機會。
我簡單說話一下國藥控股,這個是一個四萬人的企業,銷售一千個億,爭取在明年進入世界500強,如果經濟環境沒有惡化的話,為什么大家不知道它,是因為他主要做渠道老百姓吃的藥,16%是由國藥控股做醫藥分銷和配送的,這個不是壟斷的行業,是市場化非常高的企業,我們是一個醫藥流通的企業,我們三個企業合并,占了全國將近30%的份額,非常高興跟大家認識,在今年5月15號也成立了國藥大學,實際上我們只是一個商貿企業,叫國藥大學,用中國醫藥這個名頭。我也是帶著一顆學習的心,跟各位一樣,來到這里向各位老師和專家分享。我聽了一天半的時間,我有一個感觸,這里的名人太多,名企業太多,做得好的都是有名的,沒有名氣的是不是做得都不好呢?今天中午我們跟喬博士,還有國玉都交流了,其實不是的,我們在不同的企業,不同的模式當中都有非常好的經驗,我們希望在以后的中人網的活動當中,我們希望有更多的非清華北大的,非知名企業朋友能夠上臺和大家做經驗交流和分享,因為能做到企業大學或者培訓中心,或者叫組織發展中心不是一般的企業要做到的,至少要20個人以上,投入經費2000萬以上才能做這個企業。今天上午的企業都是外資的企業,說的詞匯六分之一都是英文,我很費勁的在聽,他們都已經走了吧?都走了我就敢說了,我們都是比較土的,都是在說中文。OK?
現在我們言歸正傳,開場讓大家放松一下,把手機都調成靜音狀態,首先請楊教授,楊老師優秀到什么程度?我也是今天上午剛剛了解的,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知道的知識,楊教授是在人力資源和組織行為,包括人才發展這個領域,在世界范圍內,華人研究最高端,最前端的人之一,也是明尼蘇達大學的終身教授。他是中遠講席教授,有的人可能跟我有同樣的問題,什么叫中遠講席,講席教授是說在經管學院最優秀的教授是叫講席教授。我們很幸運請楊教授給我們做分享,掌聲歡迎楊教授。
楊白寅:非常榮幸到這里來,我們三年之前創立的時候吧,就跟我講,正好時間不巧,我安排了幾個事情,都沒能來,這次也不是太巧,本來是昨天,結果我出差,今天早晨才趕過來,有比較好的機會分享大家的報告。這個是給我的命題作文,我這個人命題作文做不太好,我就把前面的部分給大家講一下。給我的命題作文是人才發展研究的新的理念,我這里面還是用了人力資源開發,我還是給大家分享一下這個基本概念。
這是我的一個商標大家熟悉嗎?我們講國學,我后面會講為什么要有這個商標。我跟人力資源打交道已經快30年歷史了,明年是12年,就是大學畢業30年,改革開放30是很不容易。我本科是學數學的,分配到科學院做工作,結果是做了人事的事情。其實西方的經濟發達國家,最初也不叫人力資源部,西方最初是叫勞動關系,現在我在明尼蘇達教書,中西部的很多學校都叫勞動關系,后來叫上了人力資源,西方的演變過程是勞動關系,這是資本主義初期的時候,處理好這個就是發發工資。后來就是人事,逐漸演變到人力資源,我到科學院去,他們還是用人事,還沒有用人力資源這個詞,這個名詞換了,并不代表我們的理念、思想換了,或者領導水平的提升。人力資源跟人事有什么差別呢?中國以前叫人事,說到底我們的理解就是人事人事,關于人的事物,中國有一段時間叫人才,我覺得這個是針對非人才而用的,這個人才是我們國內用的比較多,美國基本上不用人才。人才在中國傳統是勞動部、人事部,勞動部管工人,人事部是管技術人員,技術干部,組織部門管領導干部。我開個玩笑,喬布斯剛去世,幸虧是美國,他要是生在中國,組織部管不了他,人事部管不了他,勞動部管他,因為他是沒有學歷的,這個分得太細了。在西方用的比較多的是人力資源,是企業所有的人,這個是非常重要的資源。在這之前,經濟學里面用了一個詞,人力資本,這個是資本主義的概念,我認為人力資源比人力資本還要廣一些,人力資本是指一個企業,或者是家庭,社會在人身上進行投入,相當于資本一樣,有投入,有產出,就相當于我們高考一樣,考北大,考清華不一樣,有可能代表不一樣的成績,如果情商不高的話,你相不相信清華北大的自殺率會比其他的學校的自殺率要高?人力資源是總體的是一個企業所擁有的人,管理人員,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的人,這就是人力資源,從這個角度來說,人力資源這個概念更廣泛一點。
還有一個是HRD和HRM,大家都是從事人力資源開發,從事培訓教育,人力資源管理,我的理解是一個企業對人的招聘、錄用、使用、考核、安排這樣一系列的活動叫做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開發是把人當成一種資源,通過系統的學習、教育、培訓的活動,把人的價值進行提升,就是我們說的企業大學,以前叫培訓中心,培訓說到底就是我們把已有的知識,可以看得見的東西沉淀給員工或者管理人員,讓他們能夠適應當前的工作。開發不一樣,開發更廣一些,領導力是很難培養出來是開發出來,通過系統的學習活動,也可以通過講課,也通過在崗的培訓,這是一系列的開發活動。西方的經濟發展模式來看,我認為人力資源開發的作用會越來越重要,尤其是經濟知識時代,這個需要大家多學習,這個跟學習息息相關,這是相關的名詞,我的認識跟大家分享一下。
因為我拿到一個命題作文,說讓我介紹一下本領域國際上先進的理念和實踐,我想就這個刊物的一些主要研究內容給大家分享,這個刊物叫《人力資源開發季刊》,這個是國際本領域最高的季刊,本人有幸擔任這個刊物的主編,每天晚上都是一兩點鐘睡覺,每天要花好幾個小時在刊物的上面,審查、修改各種各樣的論文。要介紹目前這個方面最新的進展的話,這個刊物是比較權威的,是本領域最權威的。這個刊物里面,過去兩年有哪些研究的題目,我這個可以講得快一點,我最后做一個小結。
比如說有一篇論文是組織變革的抗拒、公正和認同,這個文章探討了三個組織發生變革之后個體抗拒,機構的公正和對所發生變化的認同之間的,旨在研究個人對組織變化的反應。這個很學術性的,機構的變化,重組等等,組織變革以后,人力資源對他的一種反應是什么?是積極的投入,認可,變革以后要努力奮斗還是反對?對組織的公平性,公正性,息息相關,而且對組織是不是認可,這是小的研究。
還有一個研究也是反映了西方最新的研究趨勢,這個論文強調了研究培訓干預下心理資本的什么樣的?是不是對自己感覺說,自我效能比較高,認為有能力完成的事情,這是一種心理思考,心理狀態,西方的學者發現,對企業員工的表現行為有很大的作用,這個文章通過培訓對員工的積極性進行提升,還有一個比如說組織承諾的前因和后果,它這里面有很多因素影響前因和后果,比如說組織的學習文化,就是學習型組織的文化,領導成員之間的交流質量及員工的意向都會有影響,同時什么因素造成領導下屬之間的交流有關系。
還有一個研究工作氛圍和同事支持是培訓遷移的決定因素,這個是在探討公司背景下,工作氛圍和同事支持與培訓遷移間的相互作用。我們知道培訓人力資源開發的同事都關心員工和參與者,參加論文的學習活動,就是學習效果性是不是學以致用了,比如說我們參加了兩天的培訓,參加了一個星期的培訓,不光培訓的內容,老師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工作的場所,同事的支持,工作的氛圍跟他有很大的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