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房地產經紀人考試房產經紀實務精講7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9-27 15:51:02
調研規模
作為一項了解消費者期望和購買行為的調研,其規模越大,結果也就越令人信服。但是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還有調研技術條件的限制,使得我們得從樣本的份量、樣本涵蓋面的廣度、問題涵蓋面的廣度、調研的深度四方面來考慮調研的規模。
房地產調研資料收集的途徑和內容
1.搜集資料的途徑
房地產市場調研資料搜集的途徑主要有:
①交易雙方當事人;
②促成房地產交易行為的中間商;
③房地產開發商公開推出的各種銷售或出租廣告;
④熟悉房地產市場的人士,如房地產估價師、經紀人等;
⑤同業間資料的交流;
⑥準交易資料的搜集;
⑦向房地產租售經辦人員討教,參加房地產交易展示會、展覽會、換房大會,了解各類信息、行情,索取有關資料;
⑧各類次級資料。
2.基本資料的搜集
基本資料可分為初級(一手)資料及次級(二手)資料兩類。初級資料系為特定目的而直接搜集的資料,次級資料則為公司內部或外部現成的資料。
3.房地產法規資料的搜集
目前我國已出臺的有關房地產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城市規劃法》、《建筑法》等。
4.項目基地現狀資料的搜集
不論是住宅、商業或工業用地,都可從下列的土地、建筑物及坐落環境的狀況,掌握土地的開發條件:
①地形狀況;
②地上物狀況;
③鄰地狀況;
④基地四周道路、給排水狀況;
⑤附近公共設施及交通狀況。
5.交通流量資料的搜集
交通流量常能帶來人潮,使人潮駐留地點的商業價值提升。交通流量因道路形態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而道路形態也因使用車種、使用時間、使用目的而有不同的發展,因此道路形態與交通流量有互為因果的關系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