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真題:人員招聘計算題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10-25

  計算題
  1.某公司擬招聘兩名工作人員,表2—1是人力資源部通過筆試進行初選之后,對所眺選出來的甲、乙、丙、丁四名候選人進行綜合素質測評的得分,以及A和B兩個崗位素貢測評指標的權重(w1)。
  請根據表2—1的數據。分別為A和B兩個崗位各提出1名最終候選人。[2010年5月三級真題]
  hr1.jpg
  解:(1)A崗位:候選人甲得分=0.9×0.8+0.5×0.9+1×0.7+1×0.8+0.8×1+0.9×0.6+1×0.7=4.71;
  候選人乙得分=0.7×0.8+1×0.9+0.5×0.7+0.6×0.8+1×1+0.8×0.6+0.9×0.7=4.4;
  候選人丙得分=0.8×0.8+0.8×0.9+0.7×0.7+0.8×0.8+0.8×1+1×0.6+0.8×0.7=4.45;
  候選人丁得分=1×0.8+0.9×0.9+1×0.7+0.9×0.8+0.7×1+0.7×0.6+0.9×0.7=4.78。
  (2)B崗位:
  候選人甲得分=0.9×0.9+0.5×1+1×0.8+1×0.9+0.8×0.9+0.9×1+1×1=5.63;
  候選人乙得分=0.7×0.9+1×1+0.5×0.8+0.6×0.9+1×0.9+0.8×1+0.9×1=5.17;
  候選人丙得分=0.8×0.9+0.8×1+0.7×0.8+0.8×0.9+0.8×0.9+1×1+0.8×1=5.32;
  候選人丁得分=1×0.9+0.9×l+1×0.8+0.9×0.9+0.7×0.9+0.7×1+0.9×1=5.64。
  (3)通過以上核算可以看出:候選人丁應作為A崗位的最終候選人,候選人甲應作為B崗位的最終候選人(候選人甲僅低于丁0.01分)。
  2.2004年4月,某公司因生產經營的需要向社會公開招聘下列人員:管理人員60名、銷售人員200名、生產工人240名,共計500名,根據有關部門預測,新招員工將為公司創造40050000元收入。招聘相關資料見表2—2。[2005年5月三級真題]
  hr2.jpg
  (1)計算招聘管理人員、銷售人員、生產工人的單位成本,并進行比較分析。
  (2)計算招聘收益成本比,并進行招聘收益與成本分析。
  解:(1)招聘成本分為招聘總成本與招聘單位成本,招聘單位成本是招聘總成本與實際錄用人數之比。如果招聘實際費用少,錄用人數多,意味著招聘單位成本低;反之,則意味著招聘單位成本高。
  招聘的單位成本=招聘總成本/錄用人數,具體計算如下:
  招聘管理人員的單位成本=(24000+20400+6000)/60=840(元/人);
  招聘銷售人員的單位成本=(24600+26400+6000)/200=285(元/人);
  招聘生產工人的單位成本=(22500+22300+8000)/240=220(元/人)。
  根據計算結果可知,招聘管理人員的單位成本最高,為840元/人;招聘生產工人的單位成本最低,為220元/人;銷售人員的招聘成本居中,為285元/人。
  (2)招聘收益成本比既是一項經濟評價指標,同時也是對招聘工作的有效性進行考核的一項指標。招聘收益成本比越高,說明招聘工作越有效。
  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員工為公司創造的總價值/招聘總成本。則該公司的招聘收益成本比為:
  hr3.jpg
  從以上計算可以看出,所有新員工為公司創造的價值是招聘總成本的250倍,說明本次招聘工作比較成功。
  3.2004年6月,某公司通過招聘洽談會為下屬各個分公司總共招收了240名新員工,其中管理人員52名,銷售人員48名,技術人員85名,技術工人55名。為了對本次人員招聘活動進行全面的評估,公司招聘主管列出了以下各種相關的數據資料,如表2—3所示。[2005年11月三級真題]
  hr4.jpg
  請根據上述資料計算四類人員以及總人員錄用比、招聘完成比和應聘比,并對其進行比較和分析說明。
  解:錄用人員評估主要從錄用比、招聘完成比和應聘比三方面進行,具體計算如下:
  (1)錄用比=錄用人數/應聘人數×100%,則:
  管理人員錄用比=52/130×100%=40%;
  銷售人員錄用比=48/144×100%≈33.3%;
  技術人員錄用比=85/136×100%=62.5%;
  技術工人錄用比=55/220×100%=25%;
  總人員錄用比=240/630≈38.1%。
  (2)招聘完成比=錄用人數/計劃招聘人數×100%,則:
  管理人員招聘完成比=52/65×100%=80%;
  銷售人員招聘完成比=48/48×100%=100%;
  技術人員招聘完成比=85/100×100%=85%;
  技術工人招聘完成比=55/55×100%=100%;
  總人員招聘完成比=240/268≈89.6%。
  當招聘完成比大于等于100%時,說明在數量上超額完成或完成了招聘任務。由上可知,該公司的銷售人員和技術工人完成了招聘任務,而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招聘任務沒
  有完成。
  (3)應聘比=應聘人數/計劃招聘人數×100%,則:
  管理人員應聘比=130/65×100%=200%;
  銷售人員應聘比=144/48×100%=300%;
  技術人員應聘比=136/100×100%=136%;
  技術工人應聘比=220/55×100%=400%;
  總人員應聘比=630/268≈235%。
  應聘比說明招募的效果,該比例越大,招聘信息發布的效果越好。由上可知,該公司招募技術工人的效果最好,銷售人員次之,其次是管理人員,最后是技術人員。
  4.某大型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為了探究更有利于公司招聘某職位人員的渠道,在對以往招聘的相關資料進行整理的基礎上,形成了一份統計表,見表2—4。[2004年11月二級真題]
  hr5.jpg
  (1)請計算各種招聘渠道的招聘錄用比率和實際錄用人員的單位成本。
  (2)在選擇最適合的招聘渠道時應考慮哪些問題?
  解:(1)各種招聘渠道的招聘錄用比率和實際錄用人員的單位成本計算如下:
  ①錄用比=錄用人數/應聘人數×100%
  校園招聘錄用比=100/250×100%=40%;
  員工推薦錄用比=30/50×100%=60%;
  報刊廣告錄用比=40/500×100%=8%;
  網上招聘錄用比=15/400×100%=3.75%;
  獵頭公司錄用比=15/20×100%=75%,
  五種招聘渠道的錄用比率分別為:40%、60%、8%、3.75%和75%。
  ②實際錄用人員的單位成本=該招聘渠道的總成/實際錄用人數
  校園招聘單位成本=300000/100=3000(元);
  員工推薦單位成本=120000/30=4000(元);
  報刊廣告單位成本=200000/40=5000(元);
  網上招聘單位成本=150000/15=10000(元);
  獵頭公司單位成本=450000/15=30000(元)。
  五種招聘渠道的實際錄用人員的單位成本分別為:3000元、4000元、5000元、10000元和30000元。
  (2)在選擇最適合的招聘渠道時應考慮的問題有:
  ①分析單位的招聘要求和分析潛在應聘人員的特點。應從單位和崗位的特點來選擇適合的招聘渠道,包括企業發展要求,崗位性質等。
  ②確定適合的招聘來源。按照招聘計劃中崗位需求數量和資格要求,根據對成本收益的計算來選擇一種效果最好的招聘來源,是內部還是外部,是學校還是社會等。
  ③選擇適合的招聘方法。按照招聘計劃中崗位需求數量和資格要求,根據對成本收益的計算來選擇一種效果最好的招聘方法,是發布廣告還是上門招聘,借助中介等。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人力資源考試輔導資料

人力資源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国产性爱第一页 | 久久这里只精品99re66免费 | 亚洲精品揄拍自拍第一页 | 久久99久久久久久久 | 色婷婷免费精品视频 | 最新国产自产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