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成在職人士更青睞歐美獨資企業
來源:解放牛網發布時間:2011-10-27
根據前程無憂 《2011中國雇主人氣調查報告》顯示,經濟環境和增長速度、社會關系等因素對2011年的職場產生了較大影響。在職人員認為職業成功主要依賴雇主提供的機會,同時雇主有責任幫助員工達成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在校學生對工作樂趣要求超過了對高薪酬的期望。前程無憂同時公布了醫藥、能源化工、服裝、快速消費品、汽配、機械自動化、物流運輸、互聯網、消費電子9大行業的在職和在校“人氣雇主”三甲。
求職者對企業知名度追隨升溫
調查顯示,大型企業在員工培訓和薪酬福利等方面,更舍得投資,更有實力承受不斷上升的人力成本,在人才吸引方面優勢明顯。在校學生對雇主的投資性質不敏感,但在職人員更鐘情外資企業。
總體上,人們在求職和考慮工作的去留時,對投資性質的敏感度逐漸降低,對企業知名度的追隨進一步升溫。在職人員更善于從市場份額、熟人口碑、員工行為、企業HR交談等渠道了解雇主品牌,在校學生則更多通過企業廣告獲悉雇主,企業家知名度和企業產品的好感度對在校學生選擇的影響比在職人員大得多。
41%的在職人員向往歐美獨資企業
項目負責人、前程無憂首席人力資源專家馮麗娟表示,處在復雜而混亂的經濟時期,中國的人口紅利又逐漸喪失,意味著人才難得和就業困難的矛盾將長期存在,職場面臨著很多變數也有著很多機會。今年的調查顯示,在職人員和在校學生對職業和雇主選擇上呈現迥異的傾向。
有41%的在職人員更愿意在歐美獨資企業工作,但是約三成的在校學生并不看重企業的投資性質,有21%的在校學生首選在民營企業謀職。不過在職人員和在校學生中的大多數都傾向在大型、知名企業工作。馮麗娟說,這將促使企業加強雇主品牌的建設和宣傳,但是這也意味著不知名、中小企業在人才吸引和保留上將更顯弱勢。
學生更愿為快樂選擇工作
調查顯示,選擇為快樂工作的學生超過了為職業成就而工作的學生。馮麗娟表示,中國企業正在進入新的發展模式,將越來越依賴知識和技術,企業競爭實質即是人才之爭。但是正如“如何讓員工愛上工作”成為每一家雇主的課題,“為快樂而工作還是為成就(生活)而工作”也在糾結著每一個職場中人或者準備踏入職場的學生。報告顯示,在校學生把工作的樂趣和工作的體面放在擇業因素的前列,在職人員把同事或顧客的認同視為自己的成功,認為“職業成就是攀上高職位”的人不足去年調查結果的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