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擴容,人才緊俏
來源:三湘日報發布時間:2011-09-16
2007年,先后有8家險企在湘設立分公司,曾一度引發攬才熱潮。
而自今年二季度以來,已有5家保險公司相繼獲準在湘籌建或設立湖南分公司,對人才的爭奪,早已是暗流洶涌。
或許再沒有哪個行業的人員流動會像保險業一樣頻繁,并能造就一批批明星。
伴隨著國內保險市場的迅速擴容,眾多新設的保險機構紛紛涌入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然而,與日益增加的市場主體極為不相稱的是,保險人才儲備遠不能夠滿足現有的市場需求。急于搶占市場爭奪保費的保險機構顯然等不及自己培養的人才慢慢成長,展開了近乎瘋狂的挖角大戰。
在湖南,近幾年保險業發展亦堪稱快速。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外資公司前來搶灘,再加上中資公司不斷跑馬圈地,從業務人員到公司管理層人才,可謂異常緊俏。
新設公司重金挖人
剛剛31歲的王鵬(化名),雖然入保險業僅5年時間,但已經由普通業務員一路小跑地升到所在公司的個險部經理,1個月之前,同城一家保險公司向其發出了“英雄帖”,允以高職厚酬。
業內人士平淡地指出,這只不過是目前湖南保險業人才暗戰的一個小案例而已,隨著新公司潮水般涌入,湖南保險人才爭奪戰已經進入了明招暗搶的境地。
2007年,是湖南保險業引入市場主體最多的一年,先后有生命人壽、平安養老、都邦保險、太平人壽、民生人壽、渤海保險等8家險企在湘設立分公司,曾一度引發攬才熱潮。
而自今年二季度以來,已有長城人壽、英大財險、紫金財險、安邦人壽、國華人壽5家保險公司相繼獲準在湘籌建或設立湖南分公司,進入湖南省的全國性保險公司將輕松突破40家。對人才的爭奪,早已是暗流洶涌。
比如,長城人壽湖南分公司總經理楊佳仁即為原平安人壽湖南分公司的副總,而該公司另有多位管理人員,則來自平安人壽、合眾人壽等同城險企。英大財險、紫金財險、安邦人壽、國華人壽等公司的挖角行動亦在進行中。
“跳槽”帶動身價攀升
“原公司的保單業績和帶領團隊,是跳槽時向新東家要價的砝碼,跳槽對他們來說,職位、收入雙提高。”湖南一位保險高層人士說。
記者發現,當前新設保險公司的“一把手”幾乎都是從人保、國壽、平安、太保走出去的高管。天安保險湖南分公司總經理柯漢明介紹,新設保險公司在人員配置上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同業人才,二是自己培養出來的新生力量。對于人才來說,新公司最大的賣點就是團隊人脈、發展空間和行業品牌。據悉,柯漢明曾在湖北天安保險、太平洋保險、建設銀行工作多年。
2010年成立的某壽險湖南分公司負責人亦稱,新入湘保險公司無一例外地采取了最快捷有效的辦法:挖角,而且都是從身邊的老牌保險公司去挖一些“像樣的人才”,有的甚至一挖就是一個團隊。
今年8月獲批籌建、總部位于長沙的“吉祥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而今更是成為不少保險人士追逐的目標。有業內人士證實,該公司管理層的多位人員均來自泰康人壽、新華人壽等省級機構的負責人,“一旦跳槽成功,就會身價倍增。”
探因
兩大因素促使人才緊俏
記者觀察發現,在2007年左右成立的國壽財險湖南分公司、人保壽險湖南分公司等,包括“一把手”在內的大量員工,大多是從國壽、人保兩大公司產生的。而更早成立的新華保險湖南分公司、太平洋產險湖南分公司等,現任主要負責人都是自公司內部成長起來的。
“高端人才是搶手貨。”談及業內的人才爭奪戰,湖南某保險公司人事部經理不假思索地告訴記者,“善于管理和開拓市場的高端人才尤其短缺。”
她表示,形成目前湖南保險人才市場高端人才需求緊俏的原因無外乎兩點。首先是大量新公司涌入,帶來的近百個高管職位,而且這些職位急需在短時間“落地”;此外,近年來,每年都會有一定數量的年輕骨干業務經理“溜出”湖南,去外省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