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試題及答案(1)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08-10
55、培訓效果的建設性評估的優點不包括( C )
A、有助于培訓對象改進自己的學習 B、幫助培訓對象明白自己的進步
C、在數據和事實的基礎上作出判斷 D、使受訓者產生滿足感和成績感
56、在培訓效果的層級體系中,行為評估的評估內容是( A )
A、受訓者在工作中態度、行為方式的變化和改進
B、受訓者在技能、態度、行為方式等方面的收獲
C、受訓者取得的生產經營或技術管理方面的業績
D、受訓者對培訓項目的主觀感或滿意程度如何
57、培訓的五大類成果中,( D )的評估標準是缺勤率、勞動效率、專利項數和事故發生率。
A、技能成果 B、情感成果 C、認知成果 D、績效成果
58、在評估培訓效果時,( A )更適用調查面窄、以開放式問題為主的調查。
A、訪談法 B、問卷調查法 C、觀察法 D、電話調查法
59、勞動定額法屬于( B )的績效考評方法。
A、品質導向 B、結果導向型 C、行為導向型 D、綜合型
60、以下關于成績記錄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D )
A、需要聘請外部專家參與評估
B、該方法很強的適應性和有效性
C、與行為量表等考評方法結合效果會更好
D.由外部專家驗證工作業績是否真實準確
61、以下關于圖解式評價量表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D )
A、考評效標涉及的范圍較大 B、有廣泛適應性
C、可以考評員工的品質特征 D、涉及難度較大
62.對于管理性組織和服務性組織的考評,一般不采用的指標是( B )
A、工作方式 B、工作產出 C、組織氣氛 D、工作效率
63、獲得專利權的項目數屬于( C )的績效考評指標。
A、行為過程型 B、品質特征型 C、工作結果型 D、工作方式型
64、將反映考評指標內涵和外延等諸方面的特征獨立并列的績效考評標準為( A )。
A、分析提問標準 B、分解等級標準 C、綜合提問標準 D、綜合等級標準
65、關鍵績效指標作為績效考評的指標與標準的結合體,它必須具備的條件是( D )。
A、定性化、結果化 B、定性化、行為化 C、定量化、結果化 D、定量化、行為化
66、設定KPI指標和指標值時,一般不會選取( A )作為參考標桿。
A、國內收益最高的企業 B、居于國內領先地位的優秀企業
C、本行業領先的企業 D、居于世界領先地位的頂尖企業
67、( B )是指能將績效優秀者與績效一般者區分開來的個體潛在的深層次特征。
A、行為特征 B、勝任特征 C、心里特征 D、外貌特征
68、處于新興行業的企業更適合采取的薪酬調查方式是( C )
A、企業之間相互調查 B、問卷調查
C、委托中介機構調查 D、訪談調查
69、( B )是指由工作性質和特征相似相近的若干職系所構成的崗位群。
A、職系 B、職組 C、職門 D、職等
70、( D )是以人為標準、人在事先、一人擇事的崗位分類標準。
A、職務分類 B、工作分類 C、職位分類 D、品味分類
71、工資分配直接與企業效益和員工的工作業績相聯系的工作制度為( B )
A、一崗一薪制 B、薪點工資制 C、一崗多薪制 D提成工資制
72、銷售提成工資制度屬于( B )
A、能力工資 B、績效工資 C、技術工資 D、獎勵工資
73.應使員工間的工資差距最小化的工作團隊類型為( C )
A、平行團隊 B、交叉團隊 C、流程團隊 D、項目團隊
74、( D )的工資結構主要根據員工所具備的工作能力與潛力來確定員工工資。
A、以績效為導向 B、以行為為導向 C、以工作為導向 D、以技能為導向
75、工資水平對外具有競爭性的企業,其工資水平應比行業平均工資水平高( B )。
A、10% B、15% C、20% D、25%
76、企業年金適用于( D )
A、全體員工 B、新進員工 C、臨時員工 D、試用期滿的員工
77、勞動力市場價位信息的采集主要是通過( D )取得的。
A、專家訪談 B、問卷調查 C、統計分析 D、抽樣調查
78、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務派遣單位誒的注冊資本不得少于( C )萬元。
A、20 B、30 C、50 D、100
79、政府在工資的宏觀調控方面的總原則不包括( B )
A、平均工資的增長低于勞動生產率的增長
B、要求企業按照指導線的水平給雇員增加工資
C、在工資的調控上由總量控制向水平控制轉變
D、實施企業工資總額的增長低于經濟效率的增長
80、工資指導價位( A )是工資收入數列中前一定百分比的數據的算術平均數。
A、高位數 B、中位數 C、地位數 D、標準數
81、在安全生產責任制中,( A )承擔在各自的崗位上嚴格遵守勞動安全技術規程的義務。
A、工人 B、企業法定代表人 C、總工程師 D、分管安全衛生的負責人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