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對蘋果管理團隊一極變多極既樂觀又擔憂
來源:騰訊科技發布時間:2011-10-08
一直以來,媒體大眾及投資者將蘋果的未來押寶在喬布斯一人肩上;現在,喬布斯走了,蘋果管理團隊很可能從此由喬布斯一極統治變為以庫克為核心的多極管理,媒體對此既樂觀又擔憂,樂觀的是喬布斯后繼有人,擔憂的是一極變多極后是否還能再創輝煌。
喬布斯逝世后,《福布斯》撰文指出“后喬布斯時代的蘋果將繼續強盛”。《福布斯》分析稱,第一,喬布斯逝世后,蘋果股價并未如普遍預計的那樣大幅下跌,這表明市場對蘋果高管團隊以及現任CEO庫克的信任;第二,庫克有喬布斯不具有的優勢,他能很好地處理蘋果管理層成員之間的關系。
《華爾街日報》用“喬布斯后繼有人”為標題報道了蘋果管理團隊的優秀,文章稱庫克是一個“運營天才”、“與喬布斯心有靈犀”、“最后的決策者”等。
此外,很多媒體都用“五虎將”、“九虎將”、“十一虎將”等來形容喬布斯留下的管理團隊,這都是媒體對蘋果管理團隊樂觀的一面。
庫克也在有意識地向大眾展示不同于喬布斯時代的風格——多極支撐蘋果。庫克在發布iPhone 4S時更愿意突出整個高管團隊的協作,而非個人展示。
很多業內人士也在用一種多極的視角觀察蘋果高管團隊。
來自Forrester的分析師弗蘭克-吉列特(Frank Gillett)表示:“庫克所做的是讓自己的團隊閃光。我們看到了一種不同的風格,坦誠地講,這是一種健康的風格,顯示出整個團隊的協作,表明高管團隊的板凳深度,而不僅僅是個人展示。”
IDG資本創始合伙人熊曉鴿在騰訊微博在線微訪談時謹慎表達了對庫克團隊的希望,他表示,庫克是喬布斯自己挑選的人選,和喬布斯共同合作了很多年。“短期內,喬布斯的過世不會對蘋果公司的業績造成很大的影響。”
還有一批媒體及業內人士對庫克團隊是否能勝任日新月異的市場環境表示擔憂。
“盡管蘋果管理團隊人才濟濟,但不能替代喬布斯”,《紐約時報》分析稱,第一,蘋果的成功很大一部分來自喬布斯的談判能力和產品靈感,庫克團隊無法替代;第二,喬布斯光環難以突破,喬布斯說什么大家都能接受,庫克團隊就不一定。
《赫芬頓郵報》所擔心的是喬布斯逝世后引發蘋果管理團隊的人才流失。《赫芬頓郵報》認為,不少蘋果員工效忠的是喬布斯本人,而非蘋果公司。
要命的是,在喬布斯辭任蘋果CEO之前,已經有蘋果高管開始出走,例如:6月,蘋果iCloud服務高級產品經理約翰-赫伯德(John Herbold)離職;6月,蘋果零售主管羅恩-約翰遜(Ron Johnson)離職;3月,負責開發蘋果Macintosh操作系統的工程師伯特蘭-賽萊特(Bertrand Serlet)離職。
類似領袖離開導致公司衰敗的例子有很多,此類事件在蘋果曾有上演,1985年,當時喬布斯離開蘋果后導致公司業績一路下滑,團隊成為一盤散沙。
如果團隊不在了,多極也就成了空談,因此,蘋果目前當務之急是留住人才。
來自Piper Jaffray的分析師吉恩-蒙斯特(Gene Munster)指出,對新團隊來說,運營及其堅持過去做法的能力并不是問題。在已經擅長的領域,他們必然能夠繼續,但在構思從未見過的產品方面,他們肯定會受到損失。
在喬布斯粉絲數量巨大的中國,幾日內參加騰訊微博在線微訪談的十位嘉賓中,多數對蘋果的未來及新團隊不看好。
中國博客教父方興東微博指出,“失去喬布斯的蘋果未來難以樂觀,至少巔峰時刻很難持久。”
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創始人胡延平則表示,“庫克已經接班,但他是一個CEO、COO,距離架構師、靈魂人物比較遙遠。庫克與喬布斯無法想提并論,也許2011年就是蘋果最紅的時候,而隨著喬布斯的蘋果時代結束,蘋果會從頂點漸漸下滑,無論股價、業績、產品、創新力、遠見、洞察,均可能如此。”
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認為庫克團隊難以勝任,“喬布斯的角色是領導者,決定戰略方向的。庫克是管理者,負責操作的。蘋果馬上就會面臨路徑選擇的問題,特別是面對云計算的選擇,4G的選擇。喬布斯在這時離開,實在不是時候。這些戰略關頭的抉擇,不是管理者可以勝任的。”
總體而言,到目前為止,業界對庫克新團隊可以接受;未來呢?需要庫克拿出真本領,而不是在喬布斯鋪平的大道上狂奔,那樣做只是業績給投資者,而不是喬布斯的核心——創新為用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