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離世恐使蘋果首席設計師伊夫獨挑大梁
來源:新浪科技發布時間:2011-10-08
導語:國外媒體周四撰文指出,在蘋果聯合創始人、前CEO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辭世以后,蘋果首席設計師喬納森-伊夫(Jonathan Ive)將不得不獨自挑起創新重擔。
以下為文章全文:
為人低調
隨著喬布斯的離世,投資者和消費者的腦海中都縈繞著這樣一個疑問,即沒有了喬布斯及其設計想象力,蘋果能否繼續推出創新產品。答案可能取決于喬納森-伊夫(Jonathan Ive),這位在科技界以外領域鮮為人知的蘋果高層。
伊夫是蘋果首席產品設計師,自1996年接管公司設計團隊以來,伊夫和他的團隊就一直負責產品外形和感覺設計,這些產品幫助蘋果拉開了同競爭對手的差距。隨著喬布斯的離去,伊夫肩上的擔子可能會更重。
分析師估計,蘋果本財年營收將突破1000億美元,其中絕大部分都來自于蘋果最為倚重的四款產品線:電腦、音樂播放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這意味著蘋果必須依賴于頻繁的產品更新,以便令消費者不會喪失對其產品的興趣。
迄今,伊夫側重簡潔設計的做法幫助蘋果產品奠定了在消費者當中的偶像地位。由伊夫主持設計的iPad已經定義了平板電腦市場。數據顯示,最新一代iPad在今年第二季度占據全球平板電腦市場68%的份額,將RIM等競爭對手遠遠甩在身后。
崇尚簡潔
在大規模營銷活動的推動下,伊夫的一個個創新給蘋果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令其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具價值的科技公司。iPhone已成為蘋果第一大營收來源,而蘋果Mac也是PC市場上增速最快的產品。
2001年吹響蘋果復興號角的iPod則令數字音樂在消費市場深受歡迎。伊夫在蘋果的角色非常重要,以致于可以直接向公司CEO直接匯報工作。上述產品線凸顯了蘋果在喬布斯的領導下,對設計和美學的側重。蘋果和伊夫均拒絕對此發表評論。
伊夫1967年出生于英國倫敦,曾在諾森比亞大學學習設計。20世紀90年代初期,他在為蘋果提供咨詢工作的英國設計公司Tangerine謀得了一份差事。1992年,伊夫從Tangerine跳槽至蘋果,并很快成為工業設計團隊負責人。
自加盟以來,伊夫一直在幕后默默無聞地工作,喬布斯和其他高管則作為蘋果的公共形象亮相。在伊夫設計團隊的努力下,曾經毫無亮點的蘋果產品線不斷煥發生機,一步步走向巔峰。伊夫的代表作是iMac電腦和iPhone.
伊夫的設計理念具有深遠影響。分析師稱,伊夫專注于細節讓蘋果與競爭對手迥然不同。市場研究機構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師查爾斯-戈爾溫(Charles Golvin)說,Macbook獨特的鍵盤設計就是伊夫的一大杰作。
設計哲學
戈爾溫說:“它看似十分簡潔,但卻給人帶來雅致之感。”人們常常將伊夫的設計與德國工業設計大師迪特爾-拉姆斯(Dieter Rams)的作品相提并論。作為簡約主義設計風格的代表人物,拉姆斯在20世紀60年代為博朗公司設計出包括計算器和無線電在內的許多優秀產品。
這些產品同伊夫在蘋果的設計風格一樣,以簡潔、雅致和易用著稱。IDC分析師威廉-斯托費加(William Stofega)說:“他們尊崇共同的設計哲學,即‘不要讓產品超負荷運轉,不要讓它們顯得復雜。’”柏林作家索菲-拉夫爾(Sophie Lovell)說:“大多數人以為設計就是讓產品看上去美觀,除此之外別無所求。”
拉夫爾曾在去年對伊夫進行過采訪,她發現伊夫對設計有著無盡的熱愛:“這恰恰是史蒂夫。喬布斯與喬納森。伊夫身上的共同之處。”在伊夫的不懈追求下,蘋果電腦和手機產品變成了藝術作品。根據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官方網站,第一代iPod已成為該博物館收藏的由伊夫設計的六款產品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