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遭調控 地產人才改革加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發布時間:2011-09-22

  潘石屹正在為他的公司琢磨兩個新的改革。

  一個叫做BIM系統,簡單說,就是把工程設備、結構、機電等放在電腦上先做一遍,潘石屹說,這可以節省很多工程洽商成本。

  另外一個是繼網上賣房之后,SOHO中國再次整理出一個集租售、采購、土地出讓并購項目、客戶投訴等一體的網上平臺。如能充分利用該平臺,潘石屹就能實現與諸多廠家洽談,避免地產業普遍存在的中間環節腐敗問題。潘石屹無意中說,如果這兩項變革成功,一些不需要的部門就可以裁掉了。

  近兩年多來,蘇鑫、王少劍、許洋等高管先后離職;SOHO中國內部以預算部、設計部為主的中層頻頻被挖走;潘石屹則卻不斷推進改革,從營銷部門到如今的設計系統以及采購系統。

  這是當前房地產企業的一個縮影。在一個漸成模塊化的年代,一個被頻繁調控的行業,人員變動和公司改革的頻率也在加速。

  市場低谷的人力資源爭奪

  前SOHO中國副總裁許洋說,他幾乎每天都能接到三類騷擾電話,賣房、推銷各類金融理財產品,還有獵頭。獵頭的電話,許洋每天至少能接到一個,有時每天兩三個,基本上都是項目總經理或企業集團品牌副總。

  許洋不理解的是,“房地產不是不景氣嗎?為何還有這么多需求?”現實卻是,房地產人才市場年初以來面臨的局面就是,各大品牌公司從高層到低層均呈現出較活躍的流動性。

  對于萬科高管頻繁出走,萬科總裁郁亮也曾對媒體表示出不解,但他認為可能存在的原因是,“每次行業變動的時候,行業出現調控壓力變化的時候,對優秀職業經理人來說好像機會更多,要么大發展、要么大變化,每次變化都有機會,更需要優秀經理人。所以外部也加大挖人力度等等,更多的發展機會等等。”

  郁亮準確地指出了當前房地產市場人力資源變動的內在原因。

  寧波錦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琦以其一線經歷分析稱,“按照現行政策,土地必須在2年內開發,不允許囤地,這是硬杠子。2008年房企抄底拿的地不少,2009年房地產市場火熱,房企又拿了不少地,形成的那么多開發項目,今年都要入市了,這就是慣性。房地產市場怎不好是一回事,但該做的還得做,每個項目工程、銷售,都得配一套人馬,房地產市場10年高速發展,人才一直是求大于供。”

  房地產市場投資數據或許可以解釋該現象。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8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7781億元,同比增長33.2%,超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幅8個多百分點。8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為101.12.

  據百樂房地產建筑獵頭中心首席獵頭顧問李小平介紹,目前全國房地產人才需求總量在繼續上升,相較 2010年上升 10%-15%.其中一線城市需求下降20%左右,二三四線城市上升20%-30%.有大量土地資源、開工項目的房地產企業人才需求旺盛。諸如萬科、恒大、綠城。

  以綠城為例,2010年9月綠城建設成立以來,規模迅速膨脹。從幾十人的團隊,迅速成長到800多人。其總經理曹舟南甚至曾公開表示:“綠城打算至少招5000人,只要大家共同努力,1萬人、2萬人也要”,而為了招人,綠城建設甚至與18個全國知名人才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據萬科一位內部人士介紹,盡管萬科今年頻繁曝出高管離職,但萬科總體員工人數在增加,總流動率反而在降低。

  除了上述品牌公司,一些二三線房企也在迅速崛起。以主要市場分布在環首都經濟圈的華夏幸福基業為例,該公司從去年開始就大舉從各大品牌地產公司挖人。據可靠消息,該公司僅去年四季度的人才需求量就達到80人,今年仍不斷曝出該公司相繼挖人的消息。

  地產人才資源重新配置

  在潘石屹看來,地產公司頻繁的人才跳動,正是房地產人才市場化的體現。潘認為,越是房地產市場調控時期,房地產人才市場就會重新形成資源整合,對人才進行再分配。潘石屹透露,SOHO中國今年預算部門以及設計部門被挖的尤其厲害。“預算部門被挖了個底朝天。除了總監、副總監、經理沒有被挖走之外,剩下的都被挖走了”。

  據潘石屹介紹,今年商業地產被炒作得尤其火熱,商業地產設計方面人才由于其相對專業性,價格也水漲船高,SOHO中國設計部被挖走的員工基本上都能實現薪水翻番或者職位升一級到二級的跳躍。

  科銳國際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獵頭部北方地區組負責人楊莉表示,她所觀察到的地產人員流動總量上看比2009年更為活躍,但更多的則是結構性的變化。“首先是綜合管理型的人才,即公司高管類有需求、有流動;其次是投資型、商業管理類(商業策劃立項、招商、運營、推廣、租賃等)、一級開發類、特色地產類人群普遍受歡迎,流動比較大;再次是傳統的工程類、設計類、成本類、營銷類等等比較正常流動。”

  楊莉認為,這種人才結構性的調整,也是由于住宅市場停滯僵持,地產公司有在向不同方面轉型的集中體現。“一是地產開發轉地產投資;二是住宅開發轉商業地產;三是增加一級開發、小城鎮開發的比重特色地產,比如:養老地產、旅游地產、體育地產等等。”

  高管紛紛跳槽背后也是資源的重新配置。原SOHO中國運營總裁蘇鑫、原金地集團高管張華綱、趙漢忠,他們離開地產公司后,均投身于如今被十分看好的地產基金;恒大重慶營銷總監汪紅,萬科執行副總裁、上海區域總經理劉愛明同時空降二三線地產公司重慶協信;而萬科副總裁袁伯銀則直接跳出住宅,出任紅星。美凱龍總裁。

  百世金谷CEO劉文軍在百世金谷二期開盤儀式上告訴記者,今年以來,住宅市場受限,工業地產的熱度則在提高,也使得工業地產人才備受青睞。“以往,一般一個住宅項目的副總年薪可以達到100萬,但工業地產項目副總年薪則只有30萬-40萬。今年盡管工業地產人才薪資仍遠不及住宅,但狀況已經有所好轉。一般工業地產方面人才均可以通過跳槽實現薪水一倍以上增長。”劉文軍稱。

  商業地產人才市場與工業地產發展大體一致,但商業地產人才價值在今年被提升得更為迅猛,這令房地產公司人力資源總監頗為頭疼。

  某知名品牌公司人力資源總監告訴記者,由于商業地產被炒作過于火熱,使得一些商業地產人才開始出現自我價值扭曲的現象,自己公司更愿意內部培養,或者讓住宅方面員工轉崗,來滿足商業地產人力資源的需求。

  上述人力資源總監認為,調控使得市場預期不明,整個房地產人才市場出現一種人來人往的恐慌性流動。他認為,大公司尚能保持基本穩定,但小公司則相對動蕩,這樣發展下去就是房地產人力資源加入到了行業洗牌的運行格局之中。

  據孫琦觀察,“目前很多銷售機構的資深管理層,包括代理公司,都紛紛通過跳槽,或者轉做前期,來避開當下的銷售難關。以時間換空間,這是職業經理人正常的反應,但也是行業人才的一種洗牌。”孫琦說,它帶來的是,地產公司最近一直在忙忙碌碌地招人。

  據知情人士透露,北京某品牌項目銷售團隊前段時期全體離職。原因是,銷售壓力大,完不成既定銷售任務。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人力資源考試輔導資料

人力資源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91 | 在线丰满视频网址 | 日本按摩高潮s级中文片 | 在线人成视频播放午夜福利网站 |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欧美中日韩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