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息房貸 福利還是陰謀
來源:網絡導報發布時間:2011-09-21
今年以來,幾大互聯網公司像約好了一樣,爭相推出為員工解決住房問題乃至子女教育問題的措施。先是騰訊斥資10億元為員工提供無息住房貸款;接著阿里巴巴推出30億元無息貸款服務,并聲稱將謀求解決員工子女入托、入學問題;而剛在美國上市的人人網,也提出了員工最高可享受40萬元無息貸款的措施,一舉將互聯網公司提供的單人貸款額推至新高。
這些措施一度招致旁觀者“羨慕妒嫉恨”,甚至有人拋出“陰謀論”,認為企業向員工推出無息房貸,背后有著利益的考量。
“阿里巴巴推出30億元無息貸款為員工提供住房貸款是好事,只是30億這個數值,算到最后可能不需要這么大投入。”一位互聯網產品設計師認為,“按照人均貸款20萬元計算,30億元的總量大概可以支撐10000人。但阿里巴巴規定工作年限滿2年的才有資格申請此項福利,而阿里巴巴一共才2萬多人,有需要而同時又具備申請條件的會有10000人嗎?實際上可能不需要30億元這么多。”
相對于認為這些企業夸大其辭的觀點,最普遍的看法是這是互聯網企業在用中國特色手段留住人才。“反正每家公司賬上都趴著幾億幾十億美元的資金,投資在人力上,比收購公司、拓展新業務風險小得多,也靠譜得多”。
“以前互聯網公司大多都是給員工提供薪水和期權,現在提供買房、子女教育之類福利,這種差異化的競爭更有利于爭奪人才。”資深互聯網觀察家洪波認為,“住房無息貸款在"綁定員工"方面會有不錯的效果。因為如果員工要辭職,可能要額外付出貸款的利息。而且,這個措施還有助于防止一些創業型的小公司來挖墻腳。小公司由于現金流有限,更沒有大公司所具有的政府、銀行人脈,基本很難推出相同的措施來競爭。”
企業作為經營主體,無息貸款作為一種福利被推出,可能不排除有“綁住”人才、強化差異性競爭等商業層面上的目的,但也不能就此否認這是企業對員工責任感上升的一種體現。而對于企業員工來說,受到重視,得到實惠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正如某互聯網門戶職員所說:“小孩上學、住房、就醫是每一個員工都會面對的三座大山,企業不幫助解決,它仍在那里,員工怎么辦?我們現在天天都是在呼吁市場經濟,呼吁競爭,呼吁多勞多得,而這些最有錢的公司,反而開始倒回去搞社會保障了,這種對員工住房政策上的大力扶持,讓很多人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