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機關競爭上崗漸成常態

來源:人民日報發布時間:2011-09-20

11368830093897859852.jpg

  從中央到地方,廣泛開展的“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競爭性選拔任用方式,正在深刻改變著干部晉升的傳統模式。

  自2004年中辦印發《黨政機關競爭上崗工作暫行規定》,競爭上崗作為一種干部選拔任用方式,越來越多地為各地各部門所采用。在中央機關,各部門正在積極開展局處級領導職務競爭上崗工作。事實上,競爭上崗在中央機關已漸成常態。

  ——編 者

  1.

  中央機關競爭上崗工作正在加速推進

  101家中央機關中已有86家開展過競爭上崗

  侯金坡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遠離故土遠赴廣西工作。

  在“國家質檢總局廣西檢驗檢疫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這一崗位之前,他在天津檢驗檢疫局已經工作了多年,家人、朋友均在天津。

  身份轉變的節點是2010年5月。當月,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直屬局20個副司級領導干部的任職公示,人選產生方式的共同特點——競爭上崗。

  競爭上崗作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項措施,最早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近年來,人們注意到其推進的速度逐漸加快。尤其是以2004年中辦印發《黨政機關競爭上崗工作暫行規定》為標志,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來,中央機關競爭上崗工作力度不斷加大,采用這種方式選任干部的部門越來越多,一大批干部通過競爭上崗方式走上領導崗位。

  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中央機關通過競爭上崗晉升的干部占晉升干部總數的28.1%,并且這一比例呈逐年上升態勢。

  對101家中央機關的有關統計表明,中央機關開展競爭上崗工作的單位越來越多。2008年,40家;2009年,55家;2010年,74家。截至目前,101家中央機關中已有86家開展過競爭上崗工作。

  職位層次逐步提高也是顯著特點之一。各單位開展競爭上崗,最初拿出的職位多為處級,后來逐步擴大到副司局級,近兩年來,有的單位還拿出了一些正局級的職位。2010年,42家中央機關共拿出255個司局級領導職位進行競爭上崗。

  有專家用“千帆競渡”來形容中央機關競爭上崗工作的活力。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除了原則性要求之外,中央主管部門也鼓勵各中央機關改革創新,探索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具體舉措。從記者近日走訪多家中央機關的情況看,他們結合本單位實際提出的一些“個性”做法,在實踐中已經被證明有效管用,正賦予競爭上崗工作以旺盛的生命力。

  2.

  競爭上崗正在進入制度化規范化軌道

  “如果連鉛筆這樣的細節都考慮到了,你就會對選拔的公平公正更有信心。”

  不久之前,教育部處級以上干部收到了一份文件——《副司級領導干部競爭上崗實施辦法》。這一關乎許多干部晉升的辦法正在廣泛征求意見。截至目前,共發出署名征求意見稿340份,共回收反饋稿337份。這一舉措產生積極反響,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長張東剛表示,規則的改變幾乎涉及每個干部,影響深遠,征求意見越廣泛,可能有的漏洞就越少,兼顧各方利益才能減少施行阻力,提高滿意度。

  以《黨政機關競爭上崗工作暫行規定》為框架,中央機關在完善制度、規范程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工作取得進展。

  與教育部相似,許多中央機關都制定了本部門實施競爭上崗工作的具體辦法、意見等,對崗位職級、開展頻次、程序方法、組織實施等作出明確規定。如科技部就規定,每年的7月份開展副司級職位的競爭上崗,10月份開展處級職位的競爭上崗。

  無一例外,“程序”被擺到突出重要的位置。國家行政學院龔維斌告訴記者,競爭上崗包括制定方案、報名、筆試面試、民主測評、組織考察、討論決定、任職等程序,每一道程序是怎么設定的、是否嚴格按照程序操作了、有無監督力量防止人為干預等,這些問題關乎競爭上崗的公信力。如果人們對某次競爭上崗產生質疑的話,多半跟制度規定不盡合理或執行程序不夠嚴密有關。

  在2010年通過競爭上崗的方式產生20名副司級干部引起質檢系統“強震”之后,2011年,國家質檢總局又開展了16個副司級領導職位的競爭上崗工作。履新近3月的中檢集團副總裁王虹說:“進入筆試考場,我覺得氣氛肅穆。”讓她感慨的是,組織方考慮之周詳,“如果連鉛筆這樣的細節都考慮到了,你就會對選拔的公平公正更有信心。”同期競爭上崗的質檢總局特檢院副院長賈國棟的一個信心來源則是,民主測評、考試、面試的成績公布得特別快,短時間內網上就公布了每個人的得分情況,非公平因素出現的可能性被降到最低。

  事實上,“細節”雖微,影響卻大,不僅國家質檢總局針對測評、筆試、面試、考察環節專門印制《工作手冊》,許多中央機關均在完善程序、細節上下了大功夫,任何操作力求有“章”可依,力戒“變通”。

  3.

  競爭上崗緊迫任務是在科學化上取得突破

  力度將繼續加大,并且越來越規范、越來越科學

  今年6月底,部分中央機關競爭上崗工作經驗交流會在京召開。一些與會者對中央機關競爭上崗工作的總體評價是“進步明顯,仍需加強”。

  會議分析,中央機關競爭上崗工作的不足主要體現在:部分單位領導和干部對競爭上崗的思想認識不到位;競爭上崗發展還不平衡,有的單位開展競爭上崗斷斷續續、忽冷忽熱,沒有統籌規劃;有的單位工作不夠規范,存在隨意性大;有的單位考試缺乏針對性,干與考脫節,有的簡單以考取人,等等。

  按照《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要求,中央機關競爭上崗工作,幾乎每一家都有重壓在肩:尚未開展過競爭上崗的自不必說,已經開展的單位需“增強計劃性,實現常態化”,進一步提高科學化水平。

  在報名環節,為促進職位相對均衡競爭,避免出現某個職位扎堆報名或報名人數不足的現象,許多中央機關對此進行了完善。如中央紀委在首輪報名結束后公布各職位報名人數,允許報考者重新選擇志愿,以便對報名人數過少的個別職位進行調劑。教育部的做法則是,允許報考者兼報兩個職位。教育部人事司司長管培俊說,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提高競爭者的成功率,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強強相爭強者下,弱弱相爭弱者上”的現象。

  完善筆試面試也是競爭上崗科學化的重要內容。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成員、人事司司長張沁榮介紹,2011年的競爭上崗,筆試面試15個職位共設計15套考題,做到一崗一題。果不其然,參加過競爭上崗的王虹、賈國棟都十分感慨,自己考前也做了不少準備,事實證明,很多在考試時都沒起作用,“考的都是平時干的,干得好就能考得好。”管培俊則笑言,按常理,教育部最有條件出考題,但是也要將出題、判卷任務交給第三方,確保公平公正。

  “群眾公認”原則的重要保障——民主測評次序同樣有所調整。許多中央機關都把“民意”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像教育部就在筆試面試之前進行一次資格測評,規定民主測評同意提任的比例高于2/3才有資格參加筆試。農業部、民政部、國管局、國家質檢總局等部門也將民主測評程序前置到筆試面試之前,即先對報名人員進行民主測評,結果達不到要求的不能參加筆試面試。

  民意的重要性日益彰顯還表現在,在由民主測評、筆試、面試構成的總成績里,民主測評的分數所占比重逐漸趨大,有的中央機關,民主測評在總分里所占比重甚至超過了1/3.

  在記者采訪的很多中央機關干部中,無論是通過競爭上崗的干部,還是競爭了但未能上崗的干部,都對此項工作給予積極評價。一些干部人事部門的受訪者則認為,競爭上崗工作的發展趨勢將是,力度將繼續加大,并且越來越規范、越來越科學。

  專家表示,競爭上崗等競爭性選拔干部方式,是干部群眾認為最有成效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措施,“凡是改革力度大,搞得好的單位,干部職工的滿意度都相對比較高。”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人力資源考試輔導資料

人力資源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韩乱偷区自中文 | 婷婷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日本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自拍r级免费视频 | 亚洲中文国语AV | 欧美亚洲另类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