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稱60%公司招聘信用評分至上 對大學生不利
來源:國際在線發布時間:2011-11-16
個人信用評分是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根據其所掌握的用戶借債與還貸歷史、違約狀況等信息而給予該用戶的分數,它是銀行決定是否向用戶放貸以及用戶所享受信用額度的重要參考標準。時下,美國的許多雇主在招聘員工時會參考其這一標準,有時甚至會根據它決定是否用人。不過,最新的一項調查顯示,這么做可能會淘汰掉一些優秀的求職者。
60%公司招聘信用評分至上 不得雇人要領
美國《應用心理學》雜志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不良信用分數與雇員的投機取巧、裝病請假等行為的可能性之間沒有什么聯系。相反,他們發現,較低的信用評分和性格隨和間的相關性卻更強。
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商學院助教杰瑞米-貝爾內特指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建立在以團隊為基礎的架構之上,在講究團隊合作的公司氛圍中,性格隨和恰恰是每一個員工所必備的素質。
貝爾內特說,目前有大約60%的公司在做用人決定時使用信用評分作為評判標準,一些人簡直把它當成了可以用來測量應聘者各方面素質的萬用表,覺得什么誠信度、個性乃至智力水平等等只要一查信用評分便知。可是,這些雇主們對信用評分究竟能具體反映出應聘者哪些方面的素質卻無從知曉,而這正是研究者想要弄清楚的。
研究顯示:信用評分并不能代表什么
貝爾內特和他的同事們召集了142名志愿者參加性格測試,他們還需向研究者提供自己的信用評分。在征得受試者同意后,研究者還向其主管征詢了有關他們工作表現的情況。
研究結果發現,信用評級較差的人在工作中投機取巧或者有其他違規行為的可能性并不比其他人大。相反,他們比其他人更加隨和、容易相處。也就是說,雇主們所參考的評分可能并不能代表什么,或者說,即使有,評分所反映出的一些信息也跟他們原先所預期的內容截然不同。
信用評分標準對新畢業大學生尤其不利
貝爾內特指出,在使用信用卡評級的時候必須謹慎,要知道信用評級是世上會受到很多因素的不利影響。
美國全國就業法律項目專職律師馬德琳-內利說,雇主們需要明白,弱勢群體的信用評分往往比其他人低。特別是受最近嚴峻的經濟形勢的影響,很多好幾年沒有過拖欠賬款的人的信用評分被迫降低了,他們著實是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之中,難以擺脫。“你失業了,信用等級被降,然后信用不好又使你不好找到新的工作。”
此外,使用信用評分作為雇傭參考,對于年輕人來說尤其不利。
貝爾內特說,“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可能過去辦事都挺靠譜,工作起來也是廢寢忘食,可是他用現金而不是信用卡付款,也不曾辦理貸款,這樣的話,他的信用評分就會因為幾乎沒有什么信用記錄而受到不利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