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東中學教育學模擬試題及答案(24)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2-21 15:31:40
1.小明背誦一首唐詩,背誦了10遍剛好能回憶出來,那么小明需再背(。┍,記憶效果更佳。
A.3
B.4
C.5
D.6
E.7
2.概括說,亦稱類化說,由美國心理學家(。┨岢。
A.桑代克
B.布魯納
C.賈德
D.奧蘇貝爾
E.班杜拉
3.小王總是懷疑自己家的門沒有上鎖,因此常常要反復檢查,它的這種行為屬于( )。
A.焦慮
B.強迫行為
C.不良習慣
D.個體先天素質與后天教養
E.強迫觀念
4.強迫癥包括(。
A.怪異觀念
B.強迫行為
C.強迫觀念
D.強迫恐懼
E.情感強迫
5.衡量一個教師是否成熟的主要標志是能否自覺地關注(。
A.教材
B.情境
C.生存
D.學生
E.課堂
1.C
【解析】有研究表明,學習熟練程度達到l50%左右時,記憶效果最好;超過l50%時,效果不僅不遞增,反而可能引起厭倦、疲勞等,從而成為無效勞動。因此,答案選C。
2.C
【解析】概括說,亦稱類化說,由美國心理學家賈德提出。l908年,賈德批評了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說,認為桑代克僅把注意力集中在先期與后期的學習活動所共有的那些因素上是不夠的。他主張用概括說解釋遷移現象。因此,答案選c。
3.B
【解析】強迫癥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強迫觀念指當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慮的事情,強迫行為指當事人反復去做他不希望執行的動作,如果不這樣想、不這樣做,他就會感到極端焦慮。強迫洗手、強迫計數、反復檢查(門是否上鎖)、強迫性儀式動作是生活中常見的強迫癥狀。因此,答案選B。
4.BC
【解析】強迫癥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強迫觀念指當事人身不由已地思考他不想考慮的事情,強迫行為指當事人反復去做他不希望執行的動作,如果不這樣想、不這樣做,他就會感到極端焦慮。因此,答案選BC。
5.D
【解析】教師的成長需要經歷一個比較長時間的過程;三個階段的發展,最終變為成熟的教師,熟練的控制整個教學過程,作為衡量一個教師是否成熟的主要標志是能否自覺地關注學生。因此,答案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