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紡股份:人事變動塵埃落定
來源:大眾證券報發布時間:2011-11-23
一年之內,三易董事長,五次重大人事變動,先后12名高管相繼辭職——如此變動之大的人事調整為資本市場鮮見,而這家上市公司便是南紡股份。毫無疑問,2011年是南紡股份的“多事之秋”。南紡股份發生了什么,該往何處去?為此,《大眾證券報》記者走進了位于南京云南北路的公司總部。
新掌門人首次亮相
11月15日,南京云南北路77號南泰大廈403會議室,夏淑萍主持召開了就任南紡股份董事長后的首次股東大會。“我叫夏淑萍。現任南京市國資集團副總、南京國資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南京南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也是南紡股份董事長。”一身職業裝、戴副白邊眼鏡的夏淑萍以自我介紹作為開場白開始股東大會。
夏淑萍所擔任職務的四家公司股權關系為,南京國資商貿持有南紡股份34.99%股份、全資擁有南泰集團,是南京市國資集團全資子公司。
修改《公司章程》是此次股東大會一項重要內容,所修訂內容全部與人事有關,包括董事會成員由12名減少至7名、不再設副董事長一職、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總經理變為董事長。“此次公司章程修訂主要根據今年以來公司有關人事調整以及突發事件擬定。不設副董事長、減少董事成員數,是為精簡機構以及明年董事會換屆做準備。”夏淑萍說。
值得一提的是,南紡股份高管列席了股東大會。對此,夏淑萍解釋:“領導班子調整后,以后管理層都要列席股東會、董事會,加強管理層與股東、董事之間的溝通。”
波云詭譎的人事變動
今年初,執掌南紡股份前后近17年的單曉鐘辭職。其時,南紡股份發布公告稱,單曉鐘由于退休年齡已過,申請辭去董事長、總經理等職務。與單曉鐘一起辭職的還有46歲的董事趙萬龍,其辭職原因為“個人原因”。3月31日,自南紡股份2001年3月上市后一直擔任監事會主席一職的王敏因“已退休”提出書面辭呈。
年初的人事變動似為全年的調整埋下了伏筆。7月8日,董事、副總經理、財務總監丁杰與副總經理劉盛寧由于“個人原因”辭職。而此前一天,兩人就單曉鐘的離任審計工作接受相關部門的調查。
此后不到一個月,8月4日董事、副總經理王勇,董事、副總經理楊京城以及副總經理葉青同時辭職。
10月31日,南紡股份發布公告稱,董事長郭素強,董事、副總經理汪純夫及副總經理余寶祥、唐建國4人因另有任用,一起向董事會遞交了《辭職報告》。4人中除唐建國外的3人都是在單曉鐘辭職之后火線上陣。至此,南紡股份在一年不到的時間內發生了五次人事變動,共有12名“董監高”成員因各種理由辭職。
“郭總在國資集團擔任常務副總,那邊工作本身就比較繁重。夏總在國資集團分管外經、外貿,本身也是控股股東董事長,現在兼任公司董事長,有更多精力來籌劃公司的事情。”南紡股份董秘冉芳告訴記者。
主營業務謀突破
近年來,全球主要消費市場美國、歐盟與日本經濟增長乏力、需求疲軟,國內通貨膨脹壓力居高不下、人民幣匯率持續攀升,原材料、勞動力、資金成本又持續上漲。在此背景之下,外貿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優勢被不斷削弱,利潤空間不斷被侵蝕,外貿企業舉步維艱。南紡股份亦受累于行業的不景氣。
南紡股份2011年三季報顯示,1-9月實現凈利潤539.39萬元,同比下降82.2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1516.03萬元)后虧損976.64萬元。實際上,這只是主營不振的延續。南紡股份2008年、2009年、2010年三年分別實現凈利潤2086萬、2056萬、1868萬元,分別同比上年下降6.67%、1.42%和41.86%.
“的確,這幾年我們主營業務受大環境的影響,一直不太景氣。今年業績靠了朗詩集團與江陰南泰,再加上處置固定資產收益,不然要虧損。”冉芳說。南紡股份2011年中報顯示,朗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貢獻投資收益734.57萬元,占公司凈利潤的149.44%;江陰南泰家紡用品有限公司貢獻694.18萬元,占凈利潤的141.22%.
展望未來,“現在公司在繼續推動主營業務轉型發展工作,想在主營業務這塊謀求突破,聚焦公司資源,形成集約化優勢,提升檔次,擴大規模,降低成本,形成合力,提高主營業務市場競爭力。”冉芳介紹,“我們獨立董事中有研究外經外貿的專家學者,下面公司要開些戰略研討會,探討未來的經營模式與發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