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康師傅發出新承諾 員工關心法律效應
來源:每經網發布時間:2011-11-23
14日以來,百事可樂在重慶、成都等地多間工廠發生了員工集體“休假”維權事件,昨日(22日),百事中國區公關總監樊志敏向《每日經濟新聞》發來電子郵件,對百事的維權員工做出新的承諾。
“百事承諾,若聯盟獲批交易完成后,百事現各裝瓶企業的公司實體和名稱將保持不變,所有員工現有的勞動合同將得到保護和繼續履行。
而且,百事和康師傅都承諾在聯盟獲批之后兩年內不會改變裝瓶廠員工的現有合同和合同條款,且所有現有裝瓶企業的百事員工現有勞動合同以及薪酬福利待遇起碼維持現在水平。
同時,百事和康師傅都承諾至少在兩年內會保證兩個系統的獨立運營。各裝瓶廠將維持現有百事體制,繼續生產和銷售百事品牌的產品。這將保證各自系統能專注并發揮各自所長,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
對于上述內容,康師傅公關部主管陳功儒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百事的)說法是被(康師傅)認可的。”
“(目前)銷售情況不容樂觀,員工處于一個比較消極的狀態。”21日,成都百事中層李明(化名)告訴記者。他表示,成都百事的抗議活動已經告一段落,員工正陸續恢復生產,“經過這一段時間,雙方都在回歸冷靜,從工會的渠道、HR的渠道去反映問題。”
員工抗議漸趨平靜,而一條關于百事“封口令”的“內部信息”也通過網絡流傳出來,“請大家嚴守紀律:任何人不得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就公司任何業務接受任何媒體的任何采訪。請銷售/生產/MEM將此規定再次溝通到全體沒有郵箱的同事。”
對此,百事中國在發送給記者的郵件中回應說,“與其他公司一樣,百事也有公司政策和章程,以保持與外部主要群體(例如政府或者媒體等)溝通的暢通。所以很多中外公司都有一些職能部門來負責重要的外部溝通。”
記者獲悉,百事、康師傅高層的溝通、承諾是否具有法律效應依然是百事員工關心的問題之一。
老一輩工會活動家、原中華全國總工會書記處候補書記韓西雅21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兼并,必然會影響到被并企業員工的權利。兼并雙方的正式協議中必須做出企業員工權利不被侵害的明確規定。”2010年,年近9旬的韓西雅先生曾寫作了“‘泰羅制’、‘軍事化’的企業管理方式必須廢除”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