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擇業難題:國企民企還是外企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發布時間:2011-11-23

    企業界流傳有這樣一個笑話:一次,國企人員請客吃飯,點的是魚翅。外企人員對此表示很奇怪,問:“你們不是說自己工資很少嗎?”國企的人回答說:“因為這屬于報銷范疇。”

    事實上,選擇外企還是國企,一直以來都令求職人左右為難。哪怕是企業的高級管理人才同樣為此神傷。因為,無論是國企、民企、還是外企,不同的企業生態帶給它的職員不同的現在和未來。對于企業高管人士而言,他們還有更多的困惑:高管的職業生涯出路在哪里?外資企業的高管究竟是做到亞太區還是全球?民營企業高管是預備自己創業還是等老板給股份?……在匯聚了諸多企業家代表的中歐校友論壇上,企業高管的擇業問題成為業界關注的最大焦點。

    “根據某(咨詢)公司在2010年的一個調研顯示,外企的高管跳槽到民企的動機第一個就是有自由的平臺,然后是外企有‘天花板’,也就是不能自己說了算,發展會遇到瓶頸。同時,如果自己創業,成本又太高。”星巴克大中華區人力資源副總裁余華在談及企業高管的職業生涯問題時表示,那些從外企轉而去民企發展的高管,很多在一年至一年半之后就又全部回歸。

    “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呢?是因為老板。”余華說。

    眼下,隨著國內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外企的工作不再是當年眾人眼中唯一的“香饃饃”。對于很大一部分高管而言,是效力國企抱一個“鐵飯碗”,還是憑一己之力,在外企間通過跳槽來實現個人的最大價值?這成為擺在他們面前的一道選擇難題。

    外企高管遭遇“天花板”

    在外企擔任高管工作真的是一份美差嗎?

    在IBM中國上海全球服務執行中心人力資源總監周際紅看來,外企企業生態的最大特征就是以人為本的企業個性,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三個P”,即personality(個性),person(本人),和power(個人力量)。

    “首先,外企有非常好的價值觀和文化;其次是具備系統性,有一定的流程、計劃和結構來支撐;最后是講求個人力量。”周際紅說。

    不過,更多從客觀角度觀察外企的業內人士卻并不將上述列為外企的“優點”。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袁岳(博客)就坦言,外企的系統化從宏觀上固然好,但從微觀上看,企業的系統化意味著企業中的每個人只是一個“螺絲釘”。

    “外企給我的一個感覺就是特別講系統,但里面的人特別不系統。我有一個感覺,在外企的人干下來只會干一個小活,但是感覺自己在一個偉大的系統里。”袁岳說。

    事實上,外企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文化的特殊性決定了其權力分配的復雜性,這也是學界的主流觀點之一。企業高管們不僅面對國內利益、資源的分配與沖突,同時還處于在華企業與總部、亞太區、大中華區等微妙關系中。

    “這個問題可以統稱為外資企業的‘天花板’問題。”阿爾卡特朗訊亞太區人力資源總監康武平告訴記者,類似的問題其實一直存在。通常,外資企業的高管到了一定的職位以后就很難甚至永遠都不能晉升上去。

    “比如你在中國區任職,之后可能去亞太區任職,再跨區域任職,但有的時候不是沿著梯子朝上走,往往到了一定程度以后,雖然跨區域了,也有可能跨職能,但其實,‘天花板’始終存在。”康武平說。

    不過,對于 “外企高管最沒權利”的質疑,康武平則認為太過絕對。“外企的管理跟民企和國企是不一樣,職責和權利是對等的,比如說車,外企用車的話公司有限制,這個看起來是沒權利,但是用車那一塊是完全在行使自己的權利;再比如說高管的人才選拔,你底下的人選拔,最終決定權是在你這兒的,政治因素除外。”康武平說。

    至于因“天花板”造成的外企高管人力資源的“回流”,康武平認為,雖然高級人才的流動性問題確實存在,但還并沒有那么嚴重。主要原因是,相對于民企和國企來說,外資的待遇較高,在市場上對人才的吸引力比較強,“我們基本上還保持著百里挑一,一個職位公布出去可能有兩三百個應聘的,最終選一個。”

    去民企是一場與老板的博弈

    近兩年來,外企在發展上的瓶頸愈發顯著,這個問題在人力資源市場上的表現是,許多高管開始紛紛選擇跳槽回到民企、國企。尤其業界還流傳著這么一句話:“民營企業發展得越好,外企的人才流失就越嚴重。”那么,去民企做高管會有什么特點,需要注意什么?

    對此,博爾捷人力資源集團總裁侯正宇總結認為,民企的根本目標是盈利,因此,對于人才的要求第一是以績效為導向,另一個就是講究專業能力,第三個是人才愿不愿意去創新。

    事實上,國內優秀的具有規模的民企為數確實不多,袁岳坦言,民營企業的關鍵點是分錢,是利益分配,而且要求高管帶資源,要求高管特別能戰斗,但是,一旦這個高管真的能力強,甚至做到了包羅萬象,那么,“民企的博弈也高得多。”

    對此,上海復星醫藥(集團)副總裁周文岳認為,對于高管來說,自己要先看清楚、掂量清楚,自己有什么能力與老板博弈。“這個要想明白,有的人感覺到自己有博弈的能力,去跟老板博弈,實際上他還沒有準備好。”

    對于如何“準備”與民企老板的博弈,周文岳指出,第一,要看這個崗位前面“死了多少人”;第二,要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判斷。

    “如果前面已經‘死’了很多人了,那你差不多應該去了,如果你前面‘死’的人還不夠的話,那你再等等。因為你到了那里很可能會變成‘先烈’,我們每個人進一個崗位不是要變成一個先烈,而是要變成成功者。另一方面,在民營企業當高管不是做一份職業,而是做商業,要看自己是否合適做商業,能不能做商業。”周文岳說。

    在周文岳看來,民企的老板都很聰明,他們也總是在不斷總結經驗,并總結自己。“要看看你的技能和資源夠不夠。如果夠了,你僅僅缺少一個平臺,那可能你跟這個老板的合作能夠變成一個維穩的商業。”周文岳說。

    國企高管流失率較低

    許多職業經理人都有的共同疑問是:國企到底有沒有誘惑?這種誘惑又有多大?

    上海廣電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黨委書記秦偉芳認為,一方面是很多民企還沒有達到真正需要高管的層面,很多職位不過是職能劃分,沒有競爭關系;而另一方面,外企又存在高管職業的“天花板”,外企高管競爭相當厲害。在這種情況下,國企的“好處”就比較明顯。

    “比方說,到了一定級別的干部,競爭是上面組織部定的,互相之間關系再不好,也沒有辦法把誰趕下去。”秦偉芳坦言。

    在秦偉芳看來,國企的未來發展也是許多高管選擇從外資“回流”的原因。

    “我倒是挺看好國企的,盡管大家會有一些過往的印象,但是我覺得國企改變很多。國企最大的優勢是資源,福利和人文的氛圍濃厚一些,不像外企都是績效導向,民企更不用說了。”秦偉芳認為,國企對高管人才的包容度很大,國企現在正處在一種轉型階段,“這是一種蓄勢待發”。

    “再長遠一點看,等國企體制上的種種弊端整個地轉變過來,未來的優勢和發揮舞臺會很大。”秦偉芳說。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名國企黨委副書記兼人力資源部長同樣認為,相對外企,國企文化比較簡單,民企當然更簡單,“跟對一個人就行了,就是打天下的人”。

    至于國企與民企的區別,上述人士認為,國企在吸引人才的時候靠的是崗位的提拔,但是到民企,則變為給股份。“所以,最后人才其實還是按照市場流動來配置。”上述人士坦言。

    “相對于國企、民企來說,外企還是更像培養高管的人才庫。”上海匯華企業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高航坦言。

    高航認為,大多數去了民企的高管,一般不會自己出來創業,要么拿一些股份出來變相創業,或者到民營股份拿一些股份IPO,這是他們最好的出路。至于國企的高管流失率就更低。“國企的高管是較少流失的,因為國企是我們的中堅力量,中國是舉國之力來培養國企高管的,國企的高管待遇也很高。”高航說。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人力資源考試輔導資料

人力資源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午夜三级理论在线观看时 |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 五月天AV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动漫日韩精品一区 | 亚洲欧美在线看h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伊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