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房地產經紀人考試基本制度與政策預測試卷1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9-27 17:06:47
1、 以下權利中,屬于擔保物權的是( )。
A.抵押權
B.地役權
C.建設用地使用權
D.典權
[答案]A
[解析]擔保物權包括抵押權、質權、留置權等。用益物權包括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國有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居住用途的集體土地使用權)、地役權、典權等。
2、 下列關于監護人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是其父母
B.父母雙方均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未成年人由沒有監護能力的其祖父母擔任監護人
C.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其配偶擔任監護人
D.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其父母、成年子女擔任監護人
[答案]B
[解析]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是其父母;父母雙方均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妹或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擔任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其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擔任監護人;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后,也可以擔任監護人。
3、 下列關于行政處罰的概念,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行政處罰是行政主體依法對行政相對人違反行政法律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給予人身、行為、財產、名譽等形式制裁的行政行為
B.行政處罰是行政主體依法對行政相對人違反行政法律規范已構成犯罪的行為,給予人身、行為、財產、名譽等形式制裁的行政行為
C.行政處罰是以懲戒違法為目的,具有制裁性質的具體行政行為
D.行政處罰的主體是行政主體,處罰的對象是行政相對人
[答案]B
[解析]行政處罰是行政主體依法對行政相對人違反行政法律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給予人身、行為、財產、名譽等形式制裁的行政行為。
4、 我國行政訴訟制度采取( )的分配原則。
A.原告負舉證責任
B.被告負舉證責任
C.人民法院負舉證責任
D.行政機關負舉證責任
[答案]B
[解析]中國行政訴訟制度采取被告負舉證責任的舉證責任分配原則。
5、 房地產方面的部門規章主要是指( )制定的規章。
A.國家發改委
B.建設部
C.司法部
D.商務部
[答案]B
[解析]房地產方面的部門規章主要是指建設部制定的規章,如《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城市房屋權屬登記管理辦法》等。
6、 張某以30萬元的價格將其房屋賣給周某,雙方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該合同不屬于( )。
A.典型合同
B.單務合同
C.有償合同
D.要式合同
[答案]B
[解析]該合同應屬于典型合同、有償合同、要式合同。
7、 某房地產開發企業以法定最高年限取得了一宗居住用地,用3年時間建成商品住宅。若該商品住宅建成后即出售,則此時買受人獲得的該宗土地使用權年限為( )。
A.47年
B.57年
C.67年
D.77年
[答案]C
[解析]《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的出讓最高年限如下:(1)居住用地70年;(2)工業用地50年。70-3=67年。
8、 按國家規定,征收l0公頃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如果該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產值為1000元/畝,征收該耕地的土地補償費最低為( )萬元。
A.50
B.90
C.100
D.150
[答案]B
[解析]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至10倍。l0公頃=10×15=150畝。征收該耕地的土地補償費最低=150畝×1000元/畝×6倍=9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