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實回應:總經理助理秦軍月底離職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發布時間:2011-12-19
李道濱表示:“我還是嘉實副總”;趙學軍表示,支持同事在事業上的發展
賈華斐
日前,一則關于嘉實基金(博客,微博)高層人事變動的消息在業界傳得沸沸揚揚,傳言稱嘉實分管市場的副總經理李道濱以及總經理助理秦軍欲離開嘉實,分別將赴任中銀基金總裁和華安基金副總經理。昨日,在嘉實基金的投資策略會上,嘉實基金總經理趙學軍和副總經理李道濱本人均對該傳聞作出了回應。
李道濱確認負責嘉實基金渠道的秦軍將于月底離職。對于秦軍的去向,李道濱表示,以新入職基金公司的公告為準。不過,消息表明,秦軍確實要赴華安基金擔任副總一職。
針對自己將赴中銀基金擔任總裁的傳聞,李道濱稱,“我還是嘉實基金的副總”,并表示自己未來的變動將會考慮到對嘉實的影響。
趙學軍則稱,自己非常支持同事在事業上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中銀基金總裁陳儒并沒有離職的消息傳出。昨日,他的秘書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自己沒有聽到關于此事的任何消息。
這是自2008年嘉實基金副總經理竇玉明離職擔任富國基金(博客,微博)總經理之后,嘉實基金再次傳出高層變動的消息。
最會賣基金的人
嘉實基金投策會召開的當天,上述關于“李道濱將離職”的傳聞正在流傳。
在確認秦軍離職的同時,李道濱對自己的離職傳聞顯得頗為無奈:“現在中銀基金總裁陳儒還在任,我還是嘉實基金的副總,在這個時候部分媒體”任命“我為中銀基金的總裁,中國銀行(601988,股吧)肯定也不會答應。”
他再三強調,自己仍是嘉實基金的副總。
自2000年加入嘉實基金以來,李道濱歷任嘉實基金市場部副總監、總監,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等職務。今年43歲的他在嘉實已經工作11年,并打造了整個嘉實基金的市場銷售體系。李道濱目前掌管著整個嘉實基金的銷售、客服、品牌、電子商務等市場相關部門。
在業內,嘉實一直被認為是渠道工作做得最好的基金公司之一,無論是渠道員工人數、布局等硬件,還是銷售理念、品牌建設等軟件環境,嘉實基金都處于業內領先地位。李道濱也因此被稱為“最會賣基金的人”,與易方達基金擅長市場營銷的劉曉艷齊名。
秦軍在嘉實基金也有長期的工作經歷,目前具體負責該基金公司的渠道銷售工作。
他們是目前整個嘉實基金市場部門兩位實際的負責人,也是公司市場體系中職位最高的兩個人。一旦這兩人同時離職,嘉實基金的市場工作短時間內或將陷入管理層斷層,“無人接手”的境地。對于一向以市場營銷見長的嘉實基金而言,其影響可想而知。
有業內人士指出,如果李道濱離職,將較2008年竇玉明離職對嘉實的影響更大。從公司開創至今,嘉實基金的成長依賴的是“銷售為王”的發展方式,渠道銷售比業績對規模的貢獻更大。
中銀基金總裁仍在職
與嘉實相比,緋聞的另一方中銀基金顯得更為低調。
中銀基金總裁陳儒2002年開始擔任中銀國際證券董事總經理并擔任中銀基金籌備組組長,之后一直擔任中銀基金總裁。此前,他在1990年曾參與深交所的籌建工作,1992年主持創辦深圳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并任執行總裁、董事長等職,1998年調任中國銀行總行負責籌建總行基金托管部并擔任托管部總經理。
作為中國銀行基金托管部“嫡系”,陳儒在為中銀基金爭取中國銀行的支持時具有先天優勢。
陳儒一直沒有離職的消息傳出,但此前,中銀基金副總經理俞岱曦離職,之后任民生加銀基金總經理;幾乎同一時間,譚炯接任退休的賈建平擔任中銀基金新任董事長。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銀基金旗下共管理15只基金,總資產規模為313.6億元,在所有基金公司中排名第26位。
作為銀行系基金,享有先天優勢的中銀基金基金銷售往往能創出佳績。11月成立的中銀中小盤基金首募規模超過30億元,是下半年新基金平均首募規模的3倍以上。但是,中銀基金幾乎不開展市場活動,旗下基金業績亮點較少,并且和所有銀行系基金一樣,新基金贖回的情況較為嚴重。
趙學軍支持
對于未來的走向,李道濱表示,他在嘉實基金工作了11年,對嘉實有深厚感情,做任何決策時都會考慮對嘉實的影響和自己的能力,之后才會做出決定。
事實上,李道濱離職的消息并非毫無依據。自2004年9月擔任嘉實基金副總經理以來,李道濱已在副總經理這一職位上干了6年之久。其資歷已超過許多基金公司總經理。
今年,與之齊名的劉曉艷在易方達原總經理葉俊英轉任董事長后接任該基金公司總經理。與之類似,今年5月份嘉實基金原董事長王忠民任期屆滿退休后,趙學軍曾代任嘉實董事長,當時有消息稱趙學軍打算退居二線。但8月份,嘉實基金再發公告稱安奎接任董事長。
“很明顯,李道濱在嘉實基金內部沒有上升空間。”一位北京的業內人士指出。
趙學軍也提出了這一問題。在李道濱回應之后,他主動對媒體表示:“在基金公司今天沒有根本上解決治理問題的情況下,沒有建立合伙制、股權激勵的情況下,我非常支持我的同事們在事業上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那些跟我共事了很多年的同事。”
“作為嘉實基金的總經理,我非常高興能看到每個同事有好的發展,我希望他們有更高的平臺來發展,這是我成就的另外一個"副產業",培養了很多基金業的人才。”趙學軍表示。
這些人才包括了秦軍和2008年離職的竇玉明。“我2008年推薦竇玉明去富國,他現在做得很好。”趙學軍同時評價說,秦軍在嘉實工作了10年,從第一只開放式基金到現在,參與了29只基金的銷售,非常踏實。
趙學軍還表示:“我不鼓勵年輕人不斷地去跳槽,但我鼓勵那些已經成熟,有真材實料的人才。在目前的情況下有進一步的發展,我支持他們的發展,從而幫助中國基金行業更好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