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員工收入下降流動率上升 人才依舊吃香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發布時間:2011-12-15
員工流動率上升
樓市成交量一路下滑,房企在資金壓力之下,一般情況要么裁員,要么降薪。一家開發商也表示,在市場行情不好之時,企業一般都會做出相應的薪資調整。“市場不好,企業人員就會流動,也會進行薪資調整”,深圳眾廈地產總經理助理林曉華說,“要么減少高管,要么基層員工沒有獎金。”林曉華稱,一般情況下,如果房價或銷售額下降15%~20%,員工相應的薪酬收入將下降30%~40%左右。
數據顯示,1~11月,全國商品房和住宅銷售均價分別為5474元/平方米和5096元/平方米,較1~10月銷售均價分別下降0.5%和0.7%,比去年同期分別上漲6.8%和5.8%,增速繼續放緩。
盡管下半年樓市成交量逐月下降,但目前各大房企的銷售金額與去年相比仍然呈現上升趨勢,“今年地產企業高管的總體收入是小幅增長的。”陳霞認為。
由于明年將繼續房地產調控,業界均認為明年上半年房企將面臨市場“難關”。林曉華認為,明年上半年房企員工流動率會比較大,即便是抵抗市場風險能力強的企業員工流動率也會在20%左右,較差的房企員工流動率可能高達50%.
收入
新房銷售量持續下調房企員工收入呈現分化
12月13日,《每日經濟新聞》獨家發布的數據顯示,包括上海在內的全國八個城市的開發商銷售員工和經紀人中的至少六成認為今年的收入會下調。
但來自上海市統計局12月初公布的一份網絡調查卻顯示,六成以上的房地產從業者預期今年的收入仍會增長。而深圳尤里克獵頭顧問公司也向記者表示,在今年這個樓市冬天,開發商高管們的平均薪酬依然可能有小幅度的增長。
房地產從業人員的“荷包”究竟是增大還是縮水?為什么針對同一行業員工薪金的調查,得出的結果卻大相徑庭?
一線銷售人員收入普降
相關人士介紹,統計數據來源于其市場拓展部門對房地產一線銷售人員的調研,其中上海地區的樣本數并不僅僅包括銷售人員的收入,也包括各級管理人員的薪資。
據統計,一線銷售人員收入受樓市調控影響嚴重。在受訪者中54%的售樓員收入出現下滑。其中15.19%的銷售員收入下降10%~20%,收入下降30%~40%的則多達39.4%.
這一數據和此前的一組調查,幾乎如出一轍,據調查,收入下降40%以上的銷售人員,占到受調查者總數的21%.同策咨詢顧問有限公司研究總監張宏偉認為,開發商的主要雇員構成中,大部分應該都是與銷售有關的崗位。
本報記者翻閱了世茂房地產、寶龍地產、盛高置地、蘇寧環球(000718)等公司上半年年報,并將它們與去年同期進行比較發現,盛高置地的薪酬總額較去年同期減少,寶龍地產的上半年人均薪酬較去年同期有所下調。蘇寧環球上半年新增加的應付薪酬,少于減少的,也就是說總的薪酬在減少。唯一人均薪酬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的世茂房地產,則在雇員數量上有一定數量的減少。這似乎說明行業從業者整體薪酬出現了下降。
但是上海市統計局的一組調查,卻似乎又說明整個行業多數人的收入仍然在增長。根據該機構和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在“中國上海”門戶網站所進行的網上調查,61.9%的房地產(開發、管理)業受訪者表示工薪收入有所增長。
對此,寶龍地產的一位媒體負責人認為,看似反差較大的數據其實并不矛盾,一線銷售人員由于房子不好賣,收入下降較多,而管理人員降薪的并不多。他進一步解釋,房企人均收入下滑是因為人員構成發生了變化,收入較低的一線工作人員可能在公司中的比例出現了上升,這直接導致了人均收入的下滑。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尤里克獵頭機構統計的證實,今年地產企業高管的總體收入是小幅增長的,設計類、財務類、項目總經理職位人才的薪資平穩,有小幅上升,僅營銷高管薪資的獎金部分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員工收入呈現分化
略鈞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吳小燕說,在2010年和2011年年初,由于房企銷售收入的增長,從業者收入普遍增長。房企從業者的收入通常是由底薪加獎金兩塊構成,雖然今年的市場調控,讓一些公司的獎金支出有所減少,但從業者的底薪卻是較去年有所增加的。
上海中原顧問有限公司研究總監宋會雍表示,由于市場整體低迷,房企銷售提成的獎金支付比例實際上較往年有所增加。這也讓銷售能力比較強的工作人員,有機會在市場不佳的大背景下,獲取更高的銷售收入。
統計也顯示,在上海仍然有將近15%的銷售員收入增長超過10%,其中有6.33%的銷售員收入較去年增長了30%~40%.而新浪樂居的統計則顯示,收入上升10%以上的銷售員達到24%,其中有12%的銷售員收入增長了30%~40%.房企員工的收入正在呈現分化,其中銷售能力較強的員工往往收入增長較快,銷售能力較差的員工收入出現下滑甚至遭遇出局。
對上海以外的其他七個城市統計發現,除北京售樓員認為自己的收入無增長外,其他城市的銷售收入均有增長。庫存積壓較高的杭州,仍有六成調查者表示自己的收入會較去年同期增長10%以上。尤里克獵頭機構調查顯示,從目前各大地產公司的業績情況來看,銷售金額與去年相比仍然呈現上升趨勢,當然有部分企業的銷售業績無法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標。
即使出現大量關店、裁員潮的房地產中介人員的收入也沒有想象中那么糟糕。調查顯示,年初有八成的中介經紀人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而到了年底這個比例只有75%左右。其中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最低收入階層占比較年初更減少了5%.
分析師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銷售收入低迷的情況下,實際上開發商向房屋中介部門提供一手房銷售傭金收入卻增加到了2%.
銷售人才仍然吃香
在整體市場低迷的大環境下,目前各地銷售最好的,多是降價打折幅度最多的樓盤。薛建雄此前表示,上海所有銷售排名靠前的樓盤中大部分的價格都是較前期有了15%~20%的優惠。
大降價雖然會讓前期業主不滿,但迅速為房企帶來現金回流卻是不爭事實。而最開心的并不是房企的決策層,恰恰就是活躍在第一線的銷售人員。降價熱銷某種意義上意味著他們今年的獎金收入有望和去年持平,甚至超過去年。
銀億房產上海公司營銷總監王士章告訴記者,房地產銷售人員的銷售獎金僅相當于總銷售額的千分之幾,大幅降價并不會大幅減少他們的獎金收入。
但那些沒有降價的樓盤銷售團隊,卻可能面臨銷售人員流失。一家房地產公司的銷售負責人他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其他房企挖墻角。因為,在其他房企選擇跌價的時候,目前公司選擇的銷售策略是延期開盤。
薛建雄告訴記者,事實上目前整個銷售團隊的流動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銷售不佳的開發商,會開出極高的價碼,吸引優秀的銷售人員和策劃人員加盟,以扭轉不利的銷售局面。尤里克獵頭機構陳霞表示,銷售業績的下滑必然導致企業老板急需有一定判斷能力,面臨政府宏觀調控政策時有相應應對措施,能夠力保銷售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