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劍秋離職:上藥整合隱患發酵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發布時間:2011-11-30
在撤回辭職申請3個月后,上海醫藥副總裁葛劍秋再次遞交了一份辭職信。這位瑞士銀行的前董事,最終還是無法與這家老牌國企的文化與體制相融。
“葛總是一個月前遞交的辭職申請,正式離職的時間應該是12月1日。”29日,上海醫藥董秘韓敏對記者表示。
葛劍秋2009年3月離開外資投行瑞銀加入上藥,在董事長呂明方的支持下,他主力操刀完成了新上藥的“三合一”整體上市和之后港股再度融資,并為新上藥制定了一系列的投資并購方案,將新上藥的商業布局從華東市場擴展至全國。
11月29日葛劍秋表示,最終做出離開的決定是因為自己與新上藥現有的大環境難以融合。今年7月,葛劍秋被集團內部的一封舉報信激怒,曾向上藥董事會遞交辭呈。這封舉報信認為,葛劍秋在操作新上藥收購中信醫藥一事中,溢價過高,有國有資產流失之嫌。不過,上海國資調查后,并未發現該收購項目存在異常。其后,新上藥董事長呂明方也稱中信醫藥收購操作規范,上半年凈利潤增長30%.而且此后公司競爭對手收購其他商業項目的PE也沒有低于25.事實上,舉報信一事只是新上藥高層矛盾的深化,雖然當時葛劍秋收回了辭職信,但矛盾并未解決,上藥內部的整合仍存隱患。
葛劍秋在個人微博上表示,“市場化變革失去動力”。葛劍秋此前一直負責新上藥投資并購事宜,新上藥今年重點會放在工業項目的收購上,最佳方案是去海外收購一個創新藥平臺。對此,韓敏表示,目前新上藥總裁徐國雄已經接替了葛劍秋的相關工作,此前制訂的收購思路和方針不會發生變化。
新上藥完成重組之際,就有觀察機構指出,新上藥必須面對產業板塊復雜、冗員、資產分散、歷史包袱等各種問題,對產業的整合過程將相對較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