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銀行業深陷裁員風波 失業者就業無門
來源:財經報道發布時間:2011-11-10
銀行業不僅陷入深度裁員風潮,同時還面臨無處就業的慘淡前景,幾乎所有的金融機構都已關閉招聘大門。
這與2009年的情況不同,當時整個行業呈復蘇與擴張的分化趨勢。但眼下的經濟大環境,卻迫使整個行業都在退步。
新加坡獵頭公司TRC Group招募員Joe Neitham稱,“目前招聘市場求職者人滿為患,但招聘者卻寥寥無幾。”他指出,招聘的都是急需或與項目相關的職位。
裁員風波席卷亞洲時,恰逢更多從業者在銀行業尋找就業之際。根據政府數據,截至9月末,香港取得證券從業資格認證的人數已達5.5萬,較2007年的4.2萬明顯攀升。
2008年危機中幸免于難的渣打和野村等銀行,當時曾向被裁減的銀行失業大軍打開了門戶。匯豐也是如此,2010年增聘5,000人手。
但眼下這段日子,一名銀行業職員在各種公司尋找就業的選擇極少,甚至根本就沒有。
Chad Holm之前一直擔任投資銀行家,去年在許多銀行紛紛大力拓展亞洲業務時,他也被美國銀行派往該地區工作。當前不景氣時期,沒有機會擴張業務,39歲的他不得不開始創業。
據稱野村將裁員約700人,瑞信已經計劃裁員1,500人,投資公司Jefferies亞洲公司可能控制薪酬,該公司在歐洲的風險敞口正引起投資者的擔憂。放眼看去,隨著大環境的惡化,所有在亞洲經營的外國銀行都在裁員。
據湯森路透數據顯示,亞洲業務交易量已經下降,今年截至10月份IPO總規模為670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1,300億美元的規模幾乎減少一半。雖然固定收益和商業銀行業務今年表現不錯,但該地區多數銀行活動和其他業務在下半年停滯,
這迫使瑞信、麥格理集團和美國銀行等,紛紛裁減其亞洲員工。
除了市道不好,艱巨的成本控制壓力,也是阻止商業銀行招聘的原因之一。
2008年危機後,一些投資銀行家轉行到商業銀行時薪酬不菲,擁有投行董事總經理頭銜的薪酬預計超過100萬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