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補貼難阻高管辭職 華星化工主業虧損成定局
來源:東方網發布時間:2011-11-02
11月2日,華星化工發布公告稱,2011年11月1日,公司董事、副總裁紀祖煥先生因個人原因向公司董事會遞交了書面辭職報告,請求辭去公司董事、副總裁職務。
這一年來,隨著華星化工業績的不斷惡化,不斷傳來公司高管辭職的消息。
先是公司創始人慶祖森不斷減持公司股份直至最后完全退出了公司;而今年1月19日,公司董事,總裁郭之兵因個人原因向公司董事會遞交辭職報告,辭去公司董事,總裁職務。
盡管華星化工在近日剛剛收到了政府補貼7500萬元,預計今年能夠扭虧為盈,但看來仍舊阻擋不了高管辭職的腳步。
業績不斷惡化
政府補助以免ST
近兩年來,華星化工的業績可以說是一路下滑。
華星化工2010年實現凈利潤-1.28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94.74%,主要原因系受國內自然災害性天氣影響和國際市場草甘膦價格持續低迷以及基礎化工原材料價格的上漲。
而實際上,從事農藥為主的華星化工在2010年遭遇巨虧之后,2011年仍舊沒有任何好轉。華星化工三季報顯示,1-9月虧損達2763萬元。
但值得慶幸的是,華星化工在公布2011年三季報的同時,還發布了獲得政府補貼的公告。公告稱,公司于2011年10月21日收到和縣財政局《關于同意給予安徽華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創新研究費用補助的批復》的通知,鑒于本公司在科技創新等方面投入較大,經縣政府研究,決定給予公司科技創新研究費用補助4000萬元、三廢治理費用補助2000萬元及產品出口補貼資金1500萬元,合計7500萬元。
這對于華星化工來說,可謂雪中送炭。如果沒有政府劃撥7500萬,華星化工的年度虧損額可能會是7000萬到7500萬,那么將是華星化工第二個年度的虧損,隨時可以戴上ST的帽子。
而因為這筆政府補貼,華星化工預計2011年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扭虧為盈為0~500萬元。
市場人士認為,補助科技創新研究不過是個幌子,更多的用意在于扭轉年報扎眼的虧損數據,避免華星化工出現連續兩年虧損,從而避免被ST的命運。
主營業務難有起色
高管紛紛逃離
公開資料顯示,華星化工是安徽省巢湖市和縣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自2004年7月13日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后,一直到2009年第三季度,公司都處于高速增長的狀態。
但是,2009年公司的凈利潤卻降到了492.19萬元,營業收入8.7億元同比跌37%,每股收益0.02元同比跌97%.對此,華星化工稱是受全球金融危機和國際市場供需關系變化影響,產品的銷售價格下降,尤其主導產品草甘膦銷量增長,但售價大幅度的下降,致使營業收入大幅度下降,毛利率大幅度下降,影響了公司的整體業績。
而自此之后,華星化工的業績就不斷惡化。
在業績惡化的同時,公司還遭到了創始人慶祖森不斷減持公司股份直至最后完全退出了公司。通過數次減持后,慶祖森持股比例從14.19%下降至6.87%,在去年12月22日,慶祖森將剩余的6.87%股份全部轉讓給女兒慶光梅。至此,華星化工的創始人慶祖森完全退出了公司。
同時,今年1月19日,公司董事,總裁郭之兵因個人原因向公司董事會遞交辭職報告,辭去公司董事,總裁職務。如今,公司董事、副總裁紀祖煥再次辭職。
業績不見好轉,高管又不斷辭職,有投資者表示,連公司高管都不看好公司的前景,普通投資者就更加沒有信心了。
而困擾華星化工的仍舊是公司主營業務草甘膦仍舊處于低迷狀態。
金元證券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草甘膦行業整體運行艱難,盈利能力大幅下降。2010年草甘膦毛利率僅為7.55%,同比下降10.72個百分點,預計受出口退稅取消和國內產能過剩影響,2011年草甘膦業務與上年基本持平。
有業內人士表示,華星化工主營業務不見起色,公司高管又有逃離之勢,僅僅依靠政府補貼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如何擺脫困境,仍是未來擺在華星化工面前的一道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