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復習資料5
來源:發布時間:2008-10-06
五、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人性,即人的本性。人具有自然屬性和心理屬性。自然屬性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之性。心理屬性即人的感覺、知覺、記憶等一切心理現在的總和。這是人性的重要構成部分,是人性的本質。人性的特征:能動性、社會性、整體性、兩面性、可變性個體差異性。西方的管理理論中,存在著四種人性假設,也有四種不同的管理方式。經濟人、社會人、“自我實現人”、復雜人。
對以上幾種人性假設應當予以正確的評價:
1、四種人性假設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它隨著歷史的發展而先后出現,反映了對人和人性認識的逐步深化和社會的進步。
2、四種人性及其以其為基礎所提出的許多管理主張、措施有其合理性、科學性的一面,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3、四種人性假設也有其片面性、非科學性的一面。
4、四種人性假設雖然隨歷史進步一次產生,但是我們不能武斷地完全否定前者,以后者取代之,應當科學、審慎地分析每一種人性假設,構建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人本管理的含義:所謂人本管理,即以人為根本的管理。
1、企業中的人是首要因素,企業是以人為主體而組成的。
2、企業為人的需要而存在,為人的需要而生產,為人的需要而管理。
3、人本管理不是企業管理的又一項工作,而是現代企業管理(包括人力資源管理)的一種理念、指導思想、管理意識。
人本管理原則。
1、人的管理第一。在以人為本的現在企業管理中,對人的管理高于對物的管理,居于第一位。提高人、完善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對人管理的首要任務,是現代企業的目標之一,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創新。
2、滿足人的需要,實施激勵。個性需要,即馬斯洛所提出的個人生理、安全、社交、受尊敬和自我實現的五層次需要。通過組織引導、激勵,實現個人需要,是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本應當擔當的責任,是人本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準則。
3、教育培訓,完善人、開發人、發展人。
4、 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構建企業的組織形態和機構。
5、 和諧的人際關系。企業凝聚力,身心健康,個體行為,工作效率和企業發展。
6、 員工個人和組織共同發展。
對以上幾種人性假設應當予以正確的評價:
1、四種人性假設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它隨著歷史的發展而先后出現,反映了對人和人性認識的逐步深化和社會的進步。
2、四種人性及其以其為基礎所提出的許多管理主張、措施有其合理性、科學性的一面,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3、四種人性假設也有其片面性、非科學性的一面。
4、四種人性假設雖然隨歷史進步一次產生,但是我們不能武斷地完全否定前者,以后者取代之,應當科學、審慎地分析每一種人性假設,構建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人本管理的含義:所謂人本管理,即以人為根本的管理。
1、企業中的人是首要因素,企業是以人為主體而組成的。
2、企業為人的需要而存在,為人的需要而生產,為人的需要而管理。
3、人本管理不是企業管理的又一項工作,而是現代企業管理(包括人力資源管理)的一種理念、指導思想、管理意識。
人本管理原則。
1、人的管理第一。在以人為本的現在企業管理中,對人的管理高于對物的管理,居于第一位。提高人、完善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對人管理的首要任務,是現代企業的目標之一,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創新。
2、滿足人的需要,實施激勵。個性需要,即馬斯洛所提出的個人生理、安全、社交、受尊敬和自我實現的五層次需要。通過組織引導、激勵,實現個人需要,是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本應當擔當的責任,是人本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準則。
3、教育培訓,完善人、開發人、發展人。
4、 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構建企業的組織形態和機構。
5、 和諧的人際關系。企業凝聚力,身心健康,個體行為,工作效率和企業發展。
6、 員工個人和組織共同發展。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