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難敵電子商“人” 網絡招聘業悶聲發財
來源:證券日報發布時間:2012-03-21
就在人們還在猜測著京東商城與凡客誠品究竟誰能率先上市,掐算著又有多少家團購網站行將倒閉之時,一份中國概念股公司的靚麗財報奪走了人們的眼球,讓整日里“商務”著的人們猛然意識到,中國的互聯網業不等于就是電子商務,可以賺錢的領域有很多,至少有一個領域,當下要比“買賣物品”滋潤許多,那就是“買賣人才”——網絡招聘。
前程無憂靚麗年報惹人羨
前程無憂(NASDAQ:JOBS)不久前發布的201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顯示,2011年第四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3.698億元,比2010年同期的3.017億元增長22.6%;凈利潤為人民幣1.139億元,比2010年同期的6690萬元增長70.2%.
前程無憂2011財年總營收為人民幣13.701億元,比2010財年增長25.7%;2011財年毛利率為71.5%,高于2010財年的66.5%;2011財年凈利潤為人民幣3.865億元,比2010財年的2.347億元增長64.7%.
總營收增長25.7%、凈利潤增長64.7%、毛利率達到71.5%……,諸多令人艷羨的財務指標遠遠超出了分析師們此前的預期。財報發布后,前程無憂股價大漲11.99%,報收50.64美元。
數據顯示,從2004年9月29日上市至今前程無憂一直保持盈利,業績屢創記錄。這其中,固然有前程無憂自身努力的因素,但是更大的背景則是中國的網絡招聘業已步入上升通道。來自另外兩家招聘網站智聯招聘與中華英才網的數據顯示,二者去年的營收、利潤均呈現高速增長。
顯然,相比于前仆后繼、慘淡經營的電商行業,招聘網站已是“輕舟已過萬重山”。
招聘網站受惠IPO
在業界看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國互聯網業就進入了資本寒冬,用以佐證的就是大量電商網站的倒閉。幾乎每隔幾天,就能聽到某家電商網站關門或轉型的消息,其中不乏依托門戶、搜索、游戲等互聯網大佬的電商企業。
宏觀層面,全球經濟不振,歐債危機難解,中國發展調速。行業層面,市場推廣、賠本擴張的燒錢大戰變本加厲愈演愈烈。內憂外困之下,一家家電商企業,終因“錢”力不支而倒下。
那么,在這個宏觀、中觀均不樂觀的背景下,為何招聘網站卻能安步當車悶聲發財呢?
對此,前程無憂首席人力資源專家馮麗娟在接受《證券日報》專訪時表示:“首先,我們把去年Q4與2008年Q4的境況相比,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的時候我們最困難,那時候我們一路問過去,很多企業都不招人了。外貿、金融企業在經歷過2008年的沖擊之后,2011年很多都重新布局了,盡管沒有太大的擴張,但也沒有太大的收縮。更為重要的是,去年IPO的公司很多,不論是國內上市的A股公司,還是在海外上市的中國概念股公司,這些公司在IPO前后都會進行大量的人員擴張。此外,去年電商和團購行業擴張的非常快,他們對于人才的需求也是大量的。”
“不過,電商和團購的人才需求在今年一季度下降比較明顯。”馮麗娟補充道。
中華英才網相關負責人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則認為,團購行業還不是那么“冷”,“以中華英才網職位庫為例,2011年2月,以團購為搜索關鍵詞進行求職時,約有1100條相關職位的招聘信息。2012年3月,在以團購為搜索關鍵詞進行求職時,則有1600多條相關職位的招聘信息。”
對于招聘網站今年的發展趨勢,馮麗娟表示,“人才招聘與資金流向有關,現在大量風投已經從電商、團購轉向移動互聯網了,再加上預計今年會有不少餐飲企業、傳媒企業上市,移動互聯網、餐飲、傳媒這三大新熱點會繼續支撐招聘網站的高速發展。”
招聘網站發展三大驅動力
相比于馮麗娟,智聯招聘首席管理官王冠珠則把招聘網站的高速增長歸功于“三大驅動力”。
王冠珠在接受《證券日報》專訪時指出:“智聯招聘在過去一年,無論是營收還是利潤,都保持了高速增長。我認為,招聘網站得以高速發展的驅動力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驅動力是宏觀經濟,招聘網站與宏觀經濟形勢的相關度非常高,宏觀經濟好,招聘網站的發展就好。從目前來看,宏觀經濟處于平穩期。那么,對招聘網站高速發展起作用的主要在后面兩個驅動力。第二個驅動力是互聯網普及率的提高,尤其是二、三線城市的互聯網普及率快速提高,使得許多原先線下的招聘業務轉到了線上,這一點在中國非常明顯,也是中國招聘網站相比于歐美招聘網站發展更快的重要原因。第三個驅動力是人口流動性,現在城鄉之間、城鎮之間的人口流動性越來越大,而報紙、電視上的招聘很多都是服務于當地的,只有網絡招聘是不分地域的,這使得招聘網站的優勢更為突出。”
對于招聘網站今年的發展勢頭,王冠珠預計,“在一線城市的增長率會比較平穩,在二、三線城市的增長率會高一些”。
百度斥資2億下注網絡招聘
盡管前程無憂、智聯招聘、中華英才網三家老牌招聘網站已經壟斷了網絡招聘76%的市場份額,但仍然要不斷面對新來者的挑戰。就在當下,一個不可低估的新來者正在浮出水面,他的名字叫百伯。
百度對網絡招聘市場的覬覦由來已久,去年9月22日,由百度人才變身而來的百伯正式上線,資金來自百度投資的2個億,高管多來自智聯招聘等三大招聘網站。有錢有人的百伯,甫一上線,就引發了業績的關注,畢竟,百度一出手,誰都要“抖一抖”。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招聘網站們發現,百伯并沒有那么可怕,至少不像百度那樣可怕。
不過,來自百伯內部的消息稱,新版的百伯將于3月份上線。那么,新版與老版之間最大的差異是什么呢?
百伯相關負責人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新版百伯將實現最全最新的中文職位搜索,初步實現對公司職位和求職者的價值挖掘。”不過,對于更為詳盡的差異,該負責人表示不便透露,“上線時就會看到了”。
對此,馮麗娟表示:“目前版本的百伯雖然有所謂‘按效果付費’的模式,但本質上跟傳統招聘網站沒有太大區別。”
王冠珠則表示:“不僅是百伯,我們對每個競爭對手都非常重視。其實,線上能力與線下能力是兩回事,線上能力強不等于線下能力強,網絡招聘很重要的一塊是線下的服務。對于百伯,我們還要看它未來的形態。”
網易郵箱打造招聘平臺
與百度一樣,網易對網絡招聘也是重視有加,并正在加快步伐。
3月12日,網易簡歷中心新增加了“海外職位”版塊,為網易郵箱用戶提供來自日本、俄羅斯、美國等海外職位信息。網易簡歷中心是網易郵箱推出的特色功能,于2010年年底上線。
網易郵件事業部產品經理黃雯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網易做招聘的最大優勢是我們背靠4.5億海量郵箱用戶。網易簡歷中心目前的有效簡歷用戶數高達500萬,超過半數的簡歷在近期都有進行編輯操作,簡歷用戶數每月同比增長超過40%.”
不過,與百度不一樣的是,網易與三大招聘網站尚未構成直接競爭關系。黃雯表示:“簡歷中心與傳統招聘網站不是互相競爭的關系,而是互相補充的關系。是同一條生態鏈里面的不同環節,網易郵箱簡歷中心的介入,會使用戶的網絡應聘流程更順暢,用戶體驗更好。目前簡歷中心已經和智聯招聘、前程無憂、應屆生求職網等招聘網站合作,力求打造一個匯集各類職位信息的大平臺,用戶在簡歷中心就能搜索到多家網站的職位信息。”
“目前網易郵箱并沒有打算在網絡招聘領域盈利。未來網絡招聘的空間非常巨大,郵箱作為網絡招聘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可以做的事情還很多很多。”黃雯補充道。
據悉,在網易的各條業務線中,郵箱事業部排名居前,且在門戶事業部之上。 SNS欲分羹中高端招聘市場
4年前,在開心網、人人網一夜之間風靡中國之后,天際網、優士網、大街網等一干SNS(社交網絡)也相繼誕生。去年5月,美國最大的商務社交網站LinkedIn的成功上市,更是讓SNS們對網絡招聘青眼有加,因為LinkedIn近50%的營收來自招聘解決方案業務。
開心網副總裁郭巍對《證券日報》表示:“通過開心網找工作,一個突出特點是其它招聘網站不具備的,那就是開心網上的求職,往往依托在朋友、熟人關系網絡的基礎上,因此,求職變得更有針對性、也更有效率。現在招聘網站數量眾多,上面的信息魚龍混雜,有很多其實是廣告,求職者如果辨別不清,很容易上當受騙。”
不過,開心網和人人網方面亦對《證券日報》表示,“目前,SNS上的招聘并非網站的主要服務。”相比而言,定位于中高端的商務社交網站(B-SNS)對網絡招聘更為看重。
中國最大的職業社交網站天際網CEO林廷翰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指出:“目前用人單位對中高端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但三大招聘網站無法解決中高端人才的招聘問題。原因在于,中高端人才大多是被動求職,極少主動瀏覽職位信息或投遞簡歷。”
優士網聯合創始人張月亦對《證券日報》表達了類似觀點,“三大招聘網站的求職信息偏中低端,職業經理人不會選擇在其上更新或者投遞簡歷,尤其還需要避免被現職公司發現有跳槽意向。而在職業社交網絡上建立或更新個人信息,其求職的意圖就不會如此明顯,也更具針對性。”
對于傳統招聘網站是否會試水SNS招聘,馮麗娟表示,“不是沒有可能,但是如果做,一定會先考慮好盈利點在哪里,如果有贏利點肯定會投入。目前很多SNS招聘面臨一個問題,就是看上去很熱鬧,但是不賺錢。”
王冠珠則表示:“SNS招聘目前對三大招聘網站而言,不會有特別大的沖擊。網絡招聘表面上是簡歷,其實比的是下面的服務。SNS的特長是線上能力,缺乏線下能力。不過,對于SNS招聘,我們會持續關注。”
作為招聘網站的領跑者,前程無憂在去年互聯網行業遭遇資本寒冬的情況下給投資者上交一份亮麗的財報。
根據2月24日前程無憂發布的第四季度財報顯示,前程無憂第四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3.698億元(約合588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3.017億元增長22.6%;凈利潤為人民幣1.139億元(約合181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6690萬元增長70.2%.
另據各項細分營收數據顯示,網絡招聘服務營收占比仍是最大一部分。公司第四季度招聘服務營收為人民幣2.16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9.1%.而對于這一營收,公司方面表示,主要由于來自于使用前程無憂網絡招聘服務的每獨立雇主的平均收入增加,以及獨立雇主數量的增加。
從網站行業以往最依靠的廣告營收方面看,公司收入為2730萬元,比去年同期的5150萬元下降了47.1%,而這主要是因為《前程招聘專版》周刊出版城市的數量有所減少,以及《前程招聘專版》周刊上的廣告頁數量減少。
在人力資源相關營收方面,公司收入為1.256億元,比去年同期的9420萬元增長了33.3%,受市場對業務流程外包服務、校園招聘以及培訓服務的需求增長,該營收也有了增長。
總體來看,公司第四季度毛利潤為2.508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867億元增長了34.3%;而第四季度的毛利率為71.2%,高于去年同期的65.4%.
ChinaVenture投中集團高級分析師馮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前程無憂是唯一一家已經上市的企業,在品牌影響力方面也具有一定優勢。2011年,前程無憂大力拓展包括培訓、測評、行業調研、人事外包等一攬子的人力資源服務,并以此與客戶建立長期深度合作關系,這應是其平均每客戶貢獻值增長的主要原因。
中投顧問IT行業研究員李方庭認為:前程無憂是國內第一個集多種媒介資源優勢的專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這就表明該平臺發布消息的覆蓋面廣,加上其在2002年之后提升全國范圍內的分支擴張速度,使人力資源在全國范圍內形成良好的信息互通,這對企業來說是一種巨大的吸引,同時前程無憂還提供招聘獵頭、人事服務外包、專業培訓等特色化服務,多元化的盈利方向對其業績作出較大貢獻。
另外,艾瑞方面表示,網絡招聘作為前程無憂最重要的營收來源,一直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為企業帶來更多收益。其次,客戶對人力資源外包、校園培訓以及培訓服務需求的提升,拉動前程無憂其它人力資源相關業務的收入。
而前程無憂在這點上做的相對比較突出,該季度網絡招聘在總營收中占比58.7%,是前程無憂各業務中貢獻最大的。
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明確了今年GDP減速的具體目標之后,似乎是為了驗證GDP的減速,近來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或者說與未來經濟走勢相關的數據似乎都有走弱的跡象,比如說2月份進出口數據出現貿易逆差,各地房地產投資力度明顯減弱,支撐經濟增長的兩大亮點出口和房地產都呈現出萎縮的跡象,而19日公布的汽油柴油大幅提價的消息在減輕了“兩桶油”的財務包袱同時,其給未來經濟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實體經濟的走弱自然也讓依附在實體經濟身上的電子商務步入低谷。去冬以來,從團購網站開始,再到奢飾品網站,國內電子商務網站步履維艱,從去年年初的“燒錢大戰”演變成為今年年初的“關店裁員大戰”。電子商務行業的寒冬讓重金投向該行業的風險投資商們焦灼起來,這個原先被視為“投資天堂”的電子商務行業還值不值得投資,網絡經濟的投資新機遇又在何方?
就在國內電子商務行業竭盡心智力圖熬過這個嚴冬之際,同為網絡經濟行業的網絡招聘業似乎一點也沒有感受到寒冬來臨的味道,即就是在其它電子商務網站紛紛關店抑或裁員以削減成本應對危機時,網絡招聘網站依然是春光燦爛,春風佛然,這一點可以從前不久公布的前程無憂2011年財務數據可以看出。前程無憂在2011年收入達到13.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7%,利潤3.9億元人民幣,均創下公司成立以來的最高紀錄。年報顯示,該公司在2011年向24多萬名獨立雇主提供了招聘服務,客戶數量增長了14%.這讓投資于概念網絡招聘網站的投資商自然是喜不自禁。
網絡招聘網站何以在電子商務網站中鶴立雞群,風景這邊獨好,與國內網絡招聘網站極為清晰和成熟的商業盈利模式密不可分。對于網絡招聘網站來說,它們與其他門戶類網站的招聘頻道和社交類網站的招聘的最大區別在于它們更加和極其專業。它們以其強大的客戶瀏覽量讓在茫茫人海中苦于尋覓合適員工的雇主看到了最為簡單和直接的招聘模式。筆者曾經與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高管探討過這一問題,她說,她們公司在招聘時首先是通過合作的招聘網站發布招聘信息,當求職者把網絡簡歷發送到公司招聘郵箱之后,再由公司先出一個考題,當求職者把答題發送到公司郵箱并經公司初步審核之后才發出面試申請,這樣既減輕了公司的面試量,也減輕了求職者的求職成本,網絡招聘網站從中也可以拿到自己的服務費用,可謂是皆大歡喜。
網絡招聘網站的紅火與時下求職者群體的年齡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如今的求職者多屬于80年代晚期和剛剛步入職場的“90”后,這些人的成長基本上是伴隨著網絡的發展而成長起來的,他們年輕好學追求個性化發展,選擇職業很認真,放棄職業很正常,工作崗位一旦不太適應其個性的發展便立馬揚長而去。據前程無憂的一份調查報告說,2011年企業員工的離職率達到19%,也為歷年之最,正是這種求職的高潮和離職的紅火造就出網絡招聘網站的紅火。
不可否認的是,去年至今的國內各地時不時涌現出來的“用工荒”也讓網絡招聘網站吃了不小的甜頭。很多來自農村的年輕務工者對網絡招聘也是輕車熟路,他們上網瀏覽各地的用工量和用工待遇,從中尋找出最適合自己打工的地點和企業,這也讓網絡招聘從中得以分羹。
網絡招聘網站的業績暴增和前景喜人再一次告訴人們,只要你有清晰的盈利模式,而不是僅僅具有概念或題材,網絡時代可以讓你做得更為專業和精準,這種專業和精準又可以為你帶來新的投資和兇猛的成長。
曾經紅火的團購網站面臨著“冬天”的煎熬,國內互聯網企業在美的遭遇也讓整個互聯網行業在去年經歷了一場不小的“地震”,然而,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招聘網站異軍突起,并取得不錯的業績。
對此,中投顧問IT行業研究員李方庭表示,網絡招聘之所有取得優異的成績,是因為其具有三大優勢,“其一,擁有用戶基數大,增長速度快,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網民規模突破5億,達到5.13億,全年新增網民5580萬,表明這一領域擁有較大潛在市場;其二,覆蓋面廣、資源利用率高,成本低,更新速度快;其三,有效宣傳企業形象。”
社交網站沖擊網絡招聘網站
縱觀招聘網站發展前景雖然光明,但是也面臨著其他行業的競爭。
“整個互聯網市場規模仍將持續增長是毫無懸念的,而網絡招聘行業憑借成熟的商業模式,仍將長期受益于互聯網整體增長趨勢。比如目前前程無憂客戶數達到10萬家,而中國用人企業有數百萬之巨,市場空間依然巨大。另外,目前社交網絡的發展也為網絡招聘市場注入新的元素,雖然目前還沒有較為清晰的盈利模式,但是隨著社交網站規模的擴大,必將對傳統的網絡招聘形成沖擊,并有望拓展出新的商業模式。”ChinaVenture投中集團高級分析師馮坡表示。
另外,馮坡強調,網絡招聘服務商需要緊跟市場需求的變化,積極開拓新的業務模式,如在新興的網絡社交領域有所跟進,豐富現有的服務模式。而對于相對成熟的傳統網絡招聘業務,企業在執行上需要提高執行力、減少決策失誤;在產品及服務策略上需要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加強提供綜合服務的能力,以進一步增強用戶黏性。
不過,EnfoDesk易觀智庫分析董旭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1年,隨著互聯網實力廠商紛紛進入招聘行業,網絡招聘持續升溫,特別是以微博招聘為代表的社會化招聘,更直接提升了招聘行業整體熱度。而社會化媒體招聘短期內只能成為企業招聘的輔助形式,其現階段只是主要滿足“降低聯系建立成本”這一需求。
招聘欺詐影響行業發展
隨著互聯網行業的持續發展,網絡釣魚詐騙也不斷上演,并威脅著各個行業的健康持續的發展。同樣,在網絡招聘環節中,招聘者和企業也是在與騙子斗智斗勇,面對網絡欺詐問題的愈演愈烈,是需要行業自律呢還是需要制度上的健全?
馮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網絡欺詐問題在互聯網出現至今一直層出不窮,招聘騙局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監管制度的不完善、法律缺失是重要因素,而在技術層面,維權成本過高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此外,互聯網公司缺乏自律、自身監管體系缺失,也為網絡欺詐提供了有利條件。
而在中投顧問IT行業研究員李方庭看來,網絡招聘中存在的欺詐原因很多,而這一現象的出現不僅存在行業法律制度的缺失,也有網絡技術風險存在的原因。因此,網絡招聘平臺需要加大對發布消息企業的審核力度,確保客戶資料的真實性。
“網絡招聘網站服務要獲得行業內的長久發展,需要有效避免行業發展的同質化趨勢,在競爭中突出自身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通過差異化競爭強化品牌價值,在擴大規模的基礎上,創新服務內容,保障服務水平,維護用戶群。李方庭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