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招工就業兩難現象:勞動力仍然供過于求

來源:新華網發布時間:2011-12-05

  企業“招工難”和勞動力“就業難”并存,是近年來經濟社會領域一個引人關注現象。而在我國今年經濟增速逐季放緩的情況下,就業形勢再度成為大眾矚目的熱點問題。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統計,前9月我國城鎮新增就業994萬人,提前超額完成了全年900萬人的目標。不過,據記者了解,就業和招工的“兩難”困局依然在一些地方存在。這樣的困局因何存在,出路又在哪里新華社記者對有關部門、企業、專家等進行了深入的走訪,試圖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勞動力仍然供過于求

  珠三角是我國的制造業中心之一,東莞添迪電子五金實業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主任李鵬遠告訴記者,比起以前,招工確實有點難。李鵬遠說,由于人民幣升值、歐美訂單減少等原因,今年訂單確實比往年難做。同時,國內生產成本也有所增加。

  “以前招工就掛個牌子,工人任你選,現在我們要到處做廣告;以前我們只招18歲至28歲的女工,現在放寬到18歲至45歲,男女不限。”李鵬遠說,“招工成本上升了,條件也放寬了,招工基本上還是能夠招到。”

  記者在東莞調研時了解到,受今年外貿形勢惡劣影響,當地有些企業陷入困局,甚至有些小企業倒閉。但與此同時,由于當地加快結構轉型,加大扶持力度,又有一批新的企業在誕生,總體看來,就業形勢尚好,但在就業結構上仍存在“就業和招工”不對接的矛盾存在。

  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認為,所謂的“招工難”,嚴格來說應該叫“青壯年員工招工難”,實際上是用工“歧視”造成的。“不少企業的勞動力消費模式,是招收二十歲左右的單身青年男女,讓他們吃住在集體宿舍,一天工作12小時,一個月休息兩天。”周天勇說,“一些企業在招工時,年齡、性別甚至地域歧視十分明顯,嚴重限制了我國勞動力供給的空間。”

  實際上,從當前中國勞動力狀況來看,勞動力仍然供大于求。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計,今后五年城鎮勞動力供求缺口每年將達到1300多萬,比“十一五”期間壓力更大。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告訴記者,在“十二五”期間,每年城鎮需要安排的勞動力在2500萬左右,而每年城鎮能夠安排的勞動力大約是1200萬,中國的就業市場仍然是供大于求,就業形勢非常嚴峻。

  社會保障亟待解決

  “‘招工難’的關鍵是我們的就業工作、就業政策沒有完全覆蓋到廣大農民工群體。”趙湘平直言,“農民工沒有享受到一套系統的就業扶持政策,比如社會保險政策。”

  據統計,現在的農民工接近70%都是“80后”“90后”,他們大多沒有種過田,也不愿意回家種田,而是想要留在城里生活、發展。

  “而現在的農民工政策還是沿襲以往——讓農民工找到個工作就行了,一個月掙千把塊錢,大不了加點工資,這是行不通的。”趙湘平說,“政府、企業、社會要考慮到,新生代農民工想成為市民,而我們沒有做好吸納這部分人進城的準備,包括各種政策和待遇、就業和社保的優惠等。”

  “社會沒有給他們準確的定位,他們自己也沒有準確的定位,他們總是融不進城市里。一方面,孩子的教育無法滿足,另一方面,自身的價值無法實現。”姜鴻斌說,“社會和企業要把農民工作為發展的一部分,不能當成工具,想用就用、壓榨性使用,這當然影響了農民進城就業的積極性!”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王樹國認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關鍵在于人才流動機制:比如,縣級地區很多單位缺人,但在這些單位即使干得好也沒有順暢的途徑發展至更高級的地方,沒有穩定的預期,自然不會有很多人選擇這條道路。

  王樹國建議:“其實很多研究院、醫院等單位完全可以在老、少、邊、窮地區設立垂直的分支機構,讓人才能夠真正流動起來。”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人力資源考試輔導資料

人力資源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国产911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人成网站在线观看看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香蕉 | 亚洲色久悠悠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精品99 | 欧美日韩免费专区在线 | 精品人成在线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