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房企海外融資縮水成定局融資額或減半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0-01-13 16:56:48
9月底10月初,首批赴香港上市的內地房企紛紛遭遇“破發”及融資縮水,顯示香港投資者對內地房企信心不足;而在10月19日恒大地產路演中,多位香港富豪認購了恒大,其國際配售部分也不錯。市場認為,恒大、龍湖等標桿房企的上市表現,才是這輪四季度房企海外融資的風向標。
不過,相對于之前瑞銀千億融資的樂觀預計,由于房地產市場傾向于在高位盤整,以及投資者擔憂國家宏觀調控可能出臺,四季度房企海外融資縮水已成定局。
先行者遭遇破發及融資減半
“十一”前后,作為內地房企赴港上市先行者的華南城和恒盛地產,上市首日就遭遇“破發”。9月30日掛牌的華南城全日報收1.62港元,較其招股價2.1港元跌22.9%,創下香港股市有史以來首日上市最大跌幅紀錄;10月2日掛牌的恒盛地產報收3.76港元,較其招股價4.4港元跌14.5%.
不過,無論是華南城29億港元還是恒盛12.8億美元的融資額都還在計劃之內。
10月6日,總部位于廈門的寶龍地產發布公告稱:鑒于香港資本市場新股發行的波動,以及公司面向散戶發行部分認購不足,公司將招股價由每股3.3-4.9港元降至2.75港元。首次公開募股籌資規模也從6.28億美元降低至3.53億美元,而掛牌時間也推遲至8天后。
10月14日,出席公司上市儀式的寶龍地產董事局主席許健康表示,本次寶龍招股價下調40%屬市場決定。一時間,市場對內地房企的擔憂彌漫。
恒大地產等上市將成風向標
“首批房企上市破發并不意味著香港投資者不認可內地房地產股,還要看接下來走勢”,據接近恒大地產的投行人士表示,由中冶開始,利郎、匹克等新股在港上市首日都以破發收場,連累了地產股;此外,房地產公司之間模式、規模等差異太大,不排除香港投資者在等待更有價值的新股進行投資。
10月9日,研究報告稱,根據房地產公司銷售20強研究結果,快速上漲的房價,已經成為各主要房地產上市公司銷售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一向以大盤、低價著稱的恒大地產則快速上升。第三季度以123.30億元的銷售業績快速躥升到第一位的恒大地產,對比其上半年和第三季度的銷售單價變化顯示,恒大地產今年上半年銷售單價是5318元/平米,第三季度銷售單價是5353元/平米,僅漲價0.6%.
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主任龍勝平認為,恒大躍升房地產企業20強銷售第一,說明以上市和擴大銷售額為目的的銷售策略,跑贏了以單個項目利潤為追求的模式。“現在市場認可這種模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私募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
此外,新世界鄭裕彤、華人置業劉鑾雄、長江實業李嘉誠等香港富豪,近期均確認認購恒大股份。
據悉,備受市場關注的恒大地產已于10月19日正式路演,22-28日進行公開發售,最快將于11月5日掛牌上市。
“恒大地產和龍湖地產等進入全國十強的房地產商的上市表現,才是此輪房企IPO的主流,”前述投行人士表示。
融資額或將減半,低至500億
此前,瑞銀投行亞洲區主席蔡洪平預計,四季度房企海外融資或達千億,但目前,業內更傾向于認為,這一預測很難實現,甚至可能減半至500億元。
“年底前可能出臺調控政策,”一位接近國土部的專家指出,年底可以考慮適當從緊的政策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控,可以采取具體政策對房地產市場比較明顯的問題進行局部調整,不建議對2008年底出臺的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政策進行大幅度調整,但是有些扶植性政策可以廢除。業內認為,這將使樓市產生不確定性;而中原地產華北區董事總經理李文杰明確表示,四季度樓市將在高位盤整。
在此背景下,后期擬上市房企紛紛下調了融資額度,如恒大和龍湖,募資額度也劃在了之前計劃的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