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世紀的亞當•斯密,到在中國經濟學界享有廣泛聲譽的“京城四少”,再到毀譽參半的郎咸平,無數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對多元化越來越表示深惡痛絕。更有數據指出:多元化投資的成功率僅為5%左右。
在傅軍看來,多元化……
區一:“總結一定要低調”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做人一定要謙虛,不要過于表現自己。托爾斯泰曾經說過一句話:與其說得過分,不如說得不全,切忌浮夸鋪張。尤其對于需要配合的部門之間,經理人往往更愿意充當一個教練……
權杖是管理的核心,接權不容易,交權同樣不容易,同樣需要胸懷、手段、方法和藝術。
民營企業經理人的交權是一件重要而復雜的事情,因為民營企業經理人既沒有國企諸多“緊箍咒”的約束,也沒有外企結構化、系統化的管控約……
當稚嫩的并購管理 能力,遇上頑固的跨國文化差異,失敗便難以避免。
2006年10月6日,德國慕尼黑。憤怒的西門子員工擁堵在總部大門前,他們手持標語,大聲抗議。因為隨著9月28日明基宣布不再向手機業務投資,交出子公司經……
作為一種行動承諾,企業社會責任實質上反映的是企業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問題,它要求企業對社會所產生的負效應最小化,力求在長時期內帶來社會正效應的最大化。就狹義而言,企業社會責任既包括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承擔的經濟……
540)this.width=540" align="left" vspace="5" twffan="done" />
把承擔社會責任與提升市場競爭能力協調起來,已經成為企業迫切的操作課題。
11月1日,安徽華源生物藥業公司發生“欣弗事件”后已被免職的總經……
營銷就是創造出真正的差異,包括心理、感情上的差異。而品牌就是這樣一種方式。
中國企業必須做品牌
大家都知道全面質量管理(TQM),它成為全世界公司趨之若鶩的一件事,使得現在世界各地的產品質量都比較高了。那顧……
540)this.width=540" align="left" vspace="5" twffan="done" />
家電企業的榮辱盛衰,系于一個核心命題,即對“流通領域”的理解。
進入21世紀,中國家電企業普遍出現虧損,邊際利潤為負值,無法保持盈利增長的……
歲末,是總結思索的階段,我們為此安排了一組國內外頂級營銷專家的文章,總結過去,思考未來。
中國品牌崛起的奧秘
目前,活躍在國內市場上的一批居領導地位的著名品牌,均誕生于1990年前后,如:娃哈哈、聯想、TCL、格力……
成功的在華跨國企業都在采用哪些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本土化的程度如何拿捏?這些模式是否對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有借鑒意義?
跨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一般分為4種模式:1 . 民族中心主義,即人員管理模式偏向母國模式,多在海外……
以上四種學習方式絕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論研究基礎之上。本組文章對國際知名的、長盛不衰的學習型組織(3M、摩托羅拉、三星、通用電氣等)深入的案例研究表明,組織學習方式存在著多種形式。同時,正如……
不斷改良是指公司通過計劃-實施-檢查-改善(PDCA)的循環,持續改良既有產品、技術、服務及流程,以達到學習目的的學習方式。采用這種學習方式的組織通常要求員工高度參與,參與方式包括群策群力、質量圈、問題解決小組或……
標竿學習是指了解、分析別人的營運方式及最佳實踐,然后對其進行消化、改良,并應用于自己的學習方式。整體業績卓越或是在某一領域中經營有術的公司,往往都會成為標竿學習的對象。三星電子、施樂及通用電氣公司等都強調……
實驗學習是指公司由嘗試新構思及試驗新產品與新流程來達到學習目的的方式。采用此種學習方式的公司,其新意的創造主要依靠公司員工的各種嘗試與實驗、對顧客需求的了解等來開發出全新的技術、產品、流程,乃至經營管理……
提升能力是指由對新能力、新技術的吸納或培養以達到學習目的的方式。對采用這種方式的組織而言,學習是其經營戰略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們借鑒他人經驗,開創新機會。
常見的做法包括招募關鍵人才、投資培訓關鍵……
到目前為止,組織學習的研究還缺乏累積性的工作,對于基本概念還沒有一致的認識,甚至,真正總結出來有分量的案例都非常罕見。本文通過對組織學習方式的案例研究,力圖為我國企業創建學習型組織提供一點較為實用的、可操作……
電腦鍵盤的布局
——不可忽視習慣的勢力
哲理的故事
請看下列三排字母:
QWERTYUIOP
ASDFGHJKL
ZXCVBNM
這是所有的電腦鍵盤字母或英文打字機鍵盤字母的排列順序。有心的讀者也許會感到奇怪:為什么要把26個字母……
“中國企業對戰略的研究剛剛才開始重視,在對未來的投入還不及國外企業。”
我看15年
我到創維5年了,以前在海南椰樹集團,從事管理工作恰好15年。對我來講,15年前主要是自我管理,現在主要是管戰略多一些。
就彩電……
“‘感覺’是對時代脈搏的把握,而‘夢’是應變力和創新力。企業經營者能否跟上時代的潮流,能否積極應變和創新,決定了他是否能成功。”
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松下電器于1987年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家合資企業。我作為當時……
潘老是我國管理學界前輩,他通過對傳統文化管理的精深研究,再次揭示“人才”的稀缺與否,其實都取決于我們識人用人的環境。
當今人們普遍感到人才緊缺。同時,又有許多學有所長的人沒有施展才華的地方。這種令人尷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