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耳帶狀皰疹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2-11-08

  帶狀皰疹是一種同時累及神經和皮膚的病毒性疾病,中醫(yī)稱“腰纏火丹”。耳帶狀皰疹是由于病毒侵犯面神經及聽神經所致,表現(xiàn)為患側面癱及輕重不等的耳鳴、耳聾等聽覺癥狀,在外耳道及鼓膜上有皰疹。我院于1995年2月至1998年6月共收治了16例耳帶狀皰疹病人,現(xiàn)報告如下:

  一般資料

  16例患者均為本院門診病人,年齡最大者68歲,最小者17歲;男性6例,女性10例;病程2~5天;病變在左側9例,在右側7例。

  治療方法

  1.阿昔洛韋,200mg,每日5次口服,連續(xù)服用7天;強的松最初劑量每日30~40mg,隔日遞減,10~20天內撤盡。

  2.針刺:陽白透魚腰,顴C025透四白,地倉透頰車,風池直刺,以上均取患側穴,合谷直刺,取健側穴;上述穴位均采取平補平瀉手法,待患者針刺得氣后留針,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每5分鐘捻轉1次,30分鐘后起針,每日1次。

  治療效果

  療效標準以皮疹消失,無疼痛,無后遺癥為治愈,16例患者中全部施以針刺,治療時間最短7天,最長30天,其中1例因年齡較大,病程較長遺留輕度面癱外,其余15例全部治愈,治愈率93.75%.

  討論

  阿昔洛韋又名無環(huán)烏苷,有阻止病毒繁殖的作用,可縮短病程,減輕神經痛;病變早期給予強的松能減輕炎癥及疼痛,預防后遺神經痛的發(fā)生;針刺可調和氣血,通絡止痛,促進面癱的早期恢復。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耳帶狀皰疹,可以縮短病程,減少后遺癥的發(fā)生。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wǎng)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wǎng)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wǎng)發(fā)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wǎng)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wǎng)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一区二区日韩激情综合网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永久有效 | 偷自拍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 日本乱码伦电影 | 综合卡通欧美日韩亚洲 | 人伊香蕉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