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裁員銀河光大調薪 券商無奈玩瘦身
來源:21世紀網-《21世紀經濟報道》 發布時間:2012-02-14
近日市場傳聞“中金公司已決定裁去投資銀行部門30多個職位,其中北京團隊影響最大,香港一些初級員工也被裁”,中金公司有關人士昨日接受深圳商報記者采訪時證實此事,并表示中金一直實行末位淘汰制,根據每年業績表現評估結果,裁掉的綜合評估較差的員工,目前公司有數千名員工,30人左右離職不算大規模。
本次裁員是不是意味著中金投行模式有所調整?這位人士沒有正面回答記者的問題,只是說目前公司尚無官方正式說法,待公司有相關書面回應時再告知本報。
業內人士表示,券商處于強周期行業,弱市忍痛裁人、強市高薪招人很常見。
中金投行地位受挑戰
據Wind統計,2009年,中金以10.9億元的IPO承銷收入位居各券商之首,市場份額為20.64%.但隨創業板的推出,中金在新興一級市場的弱勢開始顯現。2010年中金的IPO承銷收入縮水至7億元,市場份額為4.13%.2011年業績再度跳水,IPO承銷收入降至1.68億元,市場份額下滑到1.27%.
分析人士認為,中金以接大項目為主的模式已不適合當前中小公司偏多的事實。“一邊裁員一邊招人”使用較低的人力成本來適應新的發展模式;同時,中金開始做民營企業,原有員工很多不適應、沒有積累、不能承攬,招人也是為了適應這種需求。
在2011年券商承銷收入排名中,中金公司以2.19億排23位,遠遜于其他國內券商。去年滬深股市IPO共計277宗,中金公司只攬得其中兩家。近日證監會首次公布的515家IPO申報企業中,中金公司保薦項目數量依然沒有進入前十家之列。如果繼續沿襲過去的投行經營模式,中金公司投行市場份額將進一步被侵蝕。
不過,也有知情人士對中金投行下滑一說表示不屑,認為中金公司的優勢是大公司尤其是中央企業公司債券的承銷:“大公司要去香港發行公司債券,還是需要中金公司的,這個其他公司比不了。”
券商未現大規模裁員
“項目組人員被陸續傳回公司談話,內容就是裁員。部分項目組人員被直接告知被裁,另找下家。” 據了解,中金公司投行此次裁員原因可能為運營模式的轉變。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這種狀況遲早會出現,表明部分公司已無法適應目前的市場競爭,盈利能力和模式均存在較大問題,包括中信證券等國內券商。
由于去年國內券商業績普遍下滑,規模收縮的消息在資本市場持續流傳。相比中金公司的直接裁員,其他幾家大型券商目前還未出現大規模裁員情況。
接近中信證券的知情人士透露,中信證券自年前自營業務部門裁員四分之一后,目前沒有裁員消息。
“去年中信投資銀行創業板部門業績達標,從今年的情況看,已經過會了五單,本月可能還有1至2單IPO過會。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的業績應該可以預期。”該知情人士表示,但中信投資銀行部仍有一些業務調整,做主板業務的大行部將一個小組合并至創業板部門,原因則是“那邊的業務量下降了”。
接近國泰君安的知情人士則表示:“國泰君安投資銀行部目前還沒有裁員的消息。”據他透露,國泰君安去年的業績達到了董事會的預期,但今年董事會定出的業績則要比去年高出70%左右。
接近銀河證券的知情人士也透露,銀河目前沒有裁員。“但是薪酬上做出了調整。從今年年初開始,一些部門降低了基本工資,提高了績效工資比例和績效工資基準。這些措施可能導致員工主動提出離職,其實是勸退。”
收縮戰線過熊市冬天
銀河證券知情人士還表示,由于受到去年業績的影響,銀河的經紀業務部門改革了績效考核辦法。“不僅要看員工的業績絕對值,還要參考市場競爭對手的水平。”
光大證券則是通過調整薪酬的方式縮減開支。“年終獎降低了很多,員工有一些不滿的情緒。”一位接近光大證券的資深人士說。他同時透露,券商普遍通過降薪、提高業績考核標準等手段收縮規模,甚至有部分券商直接裁員。
據了解,去年券商業績普遍慘淡,根據上市券商公布的數據,營業收入、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等指標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凈利下降最多的東北證券同比降幅達128.81%.
中金IPO承銷收入情況
IPO承銷收入 市場份額
2009年 10.9億元 20.64%
2010年 7億元 4.13%
2011年 1.68億元 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