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用工荒,究竟慌什么?
來源:金山網發布時間:2012-02-14
春節長假過后,又到一年一度招聘求職高峰。節后用工荒大有再次來襲之勢,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那么,公眾對此認知如何,如何破解難題?本期調查圍繞這些話題展開,共收回紙質問卷126份,另有328名網友通過金山網、鎮江網友之家等網站參與調查。調查顯示,近四成受訪者認為引發部分企業用工荒最主要的原因是薪酬等待遇偏低;超四成受訪者認為解決節后用工荒最有效的措施是提高薪酬待遇,另有超三成受訪者認為應完善保障機制。
●調查提示●
用工荒真慌了嗎?
超五成受訪者認為部分工種用工荒
盡管有些打工者趕在春節長假結束前就已陸續返回打工城市,但作為一種特有的社會現象,節后用工荒還是如期而至。不僅僅是企業,社會公眾對此也多有感知。有23.5%的受訪者認為節后企業用工很緊張,企業多招不滿職工;有51.8%的受訪者認為用工較為緊張,僅出現在部分工種上;另有24.7%的受訪者認為一般,與往年差不多。
具體分析造成部分企業用工荒的主要原因,勞動力資源、薪酬待遇、信息溝通等方面,受訪者多有提及,且占比相差不大。36.9%的受訪者認為薪酬等待遇偏低對打工者缺乏吸引力;31.2%的受訪者認為根源在于勞動力資源枯竭,來鎮打工的外地打工者少了;22.4%的受訪者認為信息溝通不暢,導致企業與求職者對接難;還有9.5%受訪者認為企業規模擴大,熟練工難找。
求職者能否不慌?
近六成受訪者看重養老醫療保障
薪酬問題為很多受訪者所提起,那么面對求職多高的標準才具備吸引力呢?問卷將求職者月工資收入心理承受最低標準設置為1000元左右、1500元左右、2000元以上、3000元以上等四個檔次。調查發現,1000元左右檔次已無人選擇。1500元左右檔次也僅有2.5%的受訪者能夠接受;69.2%的受訪者要求2000元以上;28.3%的受訪者要求3000元以上。
薪資標準之外,受訪者較看重養老、醫療等保障。有54.8%的受訪者表示很看重單位是否幫職工繳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保障;另有33.4%受訪者表示,一般重視,但有最好;僅有11.8%的受訪者表示無所謂。“這些是最基本的保障吧?”受訪者小張老家安徽,在京口一家企業打工多年,原單位替他繳納完備的養老醫療等保險,雖然希望工資能再漲點,但如果跳槽,他明確表示養老醫療等保險保障是必須的。
企業怎能不慌?
僅有5.4%的受訪者表示會通過網絡找工作
在招聘求職的方式調查中,有35.8%的受訪者青睞到人力資源市場;有28.8%的受訪者表示通過同鄉或熟人介紹;有23.7%的受訪者表示會通過家政公司等找工作;僅有5.4%的受訪者表示會通過網絡找工作。有6.3%的受訪者選擇其他方式。
破解節后用工荒,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呢?有41.2%的受訪者認為應進一步提高薪酬待遇;32.5%的受訪者認為應完善保障機制;15.6%的受訪者認為企業應給員工多點人文關懷;8.3%的受訪者認為應改善勞動環境,減輕工作強度;另有2.4%的受訪者認為企業應采取明確和給予優秀員工職務晉升和發展前途等其他制度。
受訪者張先生是市區某中介機構工作人員。他認為如今雖然求職者看重工資待遇問題,但事實上現在企業能給出的標準已經達到臨界點,缺乏進一步上升空間。求職者之所以流動頻繁,其實是一些單位管理上的問題,“沒辦法給員工安全感,怎么能奢求他們對企業有歸屬感呢?”他建議企業應明確制度,嚴格遵守有關法律,給勞動者充分保障,以消除其后顧之憂。
節后用工荒,一線操作工人難招
春節以來,一場規模浩大的“用工荒”在全國很多城市蔓延開來,尤其是沿海城市。我市情況如何呢?時間剛剛跨過2012年的門檻,日前,南京師范大學商學院在我市開展的一項有關節后用工荒的調查結果顯示,一方面是求職者“一崗難求”,一方面是企業抱怨“無米下炊”。
■ 大企業小微企業,都在招人
上周五,照例在市蘇南人力資源市場有一場招聘會。上午,天空紛紛揚揚飄著雪花,室外溫度為零下,不過刺入毛孔的寒意絲毫沒有影響來招聘會的企業和求職者。不少前來應聘的求職者剛剛進入人力資源市場的大廳,便駐足抬頭,仔細看大屏幕上滾動播放的參與招聘會企業介紹,生怕漏掉一個。
記者在人力資源市場的招聘會現場發現,參與招聘會的企業中,不僅有生產型的企業,也有服務類的酒店、美容院等;在企業的規模上,不僅有上千人的大型企業,也有只有十多人的小微企業。市金葉精細化工公司一名負責招聘的吳先生告訴記者,公司主要從事鍍膜加工,要招的都是操作工,節前走了好幾個人,所以想節后招聘一些,“月薪嘛,一個月1000多元吧,可能是由于待遇低,所以我們招人挺難的。”他坦言,由于企業規模的原因,在待遇上不可能像很多大型企業一樣,所以這可能是讓企業難留人的原因。
■ 一線操作工人,難招!
“現在就是缺一線的操作工人,太難招了!”在招聘會上,邊回答應聘者對于薪資待遇方面的咨詢,邊和記者聊天的日資企業凱邇必人事主管陸小姐坦言,由于要擴展新的生產線,公司需要招聘60多個工人。“目前公司總共有700名工人,這次主要想招聘一線操作工、日語翻譯、清潔工等。”
她說,過了春節大概有十多個工人就沒有回來,年后參加招聘會已經有三四次了,已經新招了20幾個工人補上。
強凌電子的招聘展位,由于招聘人數、工種多,吸引了不少求職者駐足,不過很多人都是在觀望,真正坐下填個人簡歷的卻少之又少。“我們公司有工人2000多人,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節后工人的空缺有200多個,基本都是操作工、品管檢驗員等職位。”公司負責人事的張小姐介紹,年后工人流失了六七十人,基本都是來自湖南、四川等地的外地人,但是今年流失的工人明顯比往年少了不少,這主要和公司不斷地提高工人的薪資待遇有著密切聯系,“今天到現在還沒有一個人來投簡歷呢!”她有些遺憾地說。
■ 擇業看“三好”:待遇好、福利好、環境好
不少工薪一族都在感嘆,現在的物價好像坐了高鐵一樣,而為什么工資漲幅卻像烏龜一樣的速度呢?
在招聘會現場,記者采訪中得知,有過半的求職者在擇業時首先看薪酬福利,再看企業的發展空間和工作的環境。來自揚州大學的小孫,今年夏天即將畢業,老家山東的他想在鎮江或者揚州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月薪兩千多元,“目前在復習考公務員,不過招聘會我當然也不會錯過,剛才看到名都大飯店招聘文職人員,想投份簡歷試試看。”他介紹,自己學的工科,不過熱愛文學,想今后從事文職、管理類的工作,“包吃包住,挺適合我的,先看看吧”。
采訪中記者發現,求職者對于工作的考量已經從單一的待遇情況向多元素發展。追求安穩的工作已經不僅限于女性,男性求職者對此也開始趨之若鶩,這使得薪水與業績直接掛鉤的銷售類的崗位在新一代的求職者中開始“失寵”,待遇好、福利好、工作環境好成很多求職者擇業時綜合考量的因素。
節后近七成企業存在用工荒
記者日前從市勞動就業管理中心了解到,根據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市今年以來近七成企業存在用工需求,企業生產能力增加及勞動力自然流動是需求主要原因。
企業“求賢若渴”
據市蘇南人力資源市場2011年四季度的調查,我市各類企業的需求人數為76629人,占用工總需求的98.78%,其中內資企業仍是需求的主體,需求65691人,占84.68%.秘書、電氣工程技術人員、行政業務人員、翻譯;財會、紙制品操作工、供水供熱人員、鍋爐工等是位列前茅的需求小于求職缺口最大的幾個職業。
今年初,在市人力資源市場抽樣調查的333家企業中,有226家企業在今年一季度有用工需求和招工計劃,占全部樣本企業的67.87%,用工需求總人數14428人。在有招工計劃的企業中,過半企業計劃在春節后半個月到一個月內招用新人,其中計劃招聘人數200人以上的企業有17家,計劃招聘人數400人以上的企業有3家。
工人待遇不斷提高
市蘇南人力資源市場年初對企業的調查顯示,71.47%的企業預計2012年本企業的新員工工資將有所增加,人工成本會有所上升。2012年我市新員工平均月全額工資預計為2250元。工資預期較高的行業為礦山采掘業,為2800元/月;建筑施工業,為2783元/月;造紙及印刷業,為2568元/月。工資預期較低的行業為居民服務業,為1610元/月;批發和零售業為1811元/月;玩具制造業為1866元/月。
企業在招用新員工時對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17.67%的崗位需要初級工的技能水平,9.22%的崗位需要達到中級工以上的職業資格,較去年同期分別提高了5.28%和0.92%.
招工途徑越來越多樣
根據市蘇南人力資源市場的調查,在有招工計劃的企業中,51.94%的企業招用新員工選擇“從本地人力資源市場招聘”,而選擇“通過招工廣告招聘”招用新員工的占被調查企業的32.56%,選擇“通過老員工介紹”帶來新員工的企業占到了15.5%,這些情況從一定意義上說明,現有就業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的招聘服務基本得到了企業的認可。去勞務輸出基地招聘、校園招聘、網絡招聘、委托招聘、定向培養等多種招聘形式越來越被企業所接受和應用。
其實,我們都有一顆向往安定的心
又到節后企業招工忙,打工者陸續走出家門,一年一度大學生就業也將徐徐拉開大幕……人才市場、中介機構,從招工企業到求職者,都已然是如此的忙碌,空氣中彌漫著憧憬與焦慮的情緒。
聽起來像天方夜譚,可這樣一個事實卻真真切切發生了。在人口大國,在經濟發達地區,曾幾何時,竟然鬧起了用工荒,而且近年來呈現愈演愈烈的趨勢。作為用人企業似乎有著頗多無奈。因為他們或許已把薪資標準一提再提,或許已派員趕到車站碼頭接人,或許已將食宿條件詳細展示,可種種努力依然收效甚微。新員工沒找來,老員工難留住,成了一些用人企業節后常常要面臨的尷尬局面。
而作為求職者其實也是滿腹苦水。面對眾多招聘信息,他們總是想多看看多比比,表面上看似淡定從容,內心卻是焦急萬分。至于即將走出校園的畢業生,經歷寒窗十余載,一朝試身手,無論展示自我能力,還是報答父母恩情,更是渴望得到一份工作。然而,用人單位與求職者之間卻難以合拍。分析個中原因,企業有成本上漲壓力、外部競爭壓力加劇等種種限制;求職者有生活成本上漲壓力及薪酬待遇、保險保障、事業前途等種種顧慮;大背景有原勞動力輸出地區經濟發展同樣需要勞動力,外流勞動力資源減少等種種客觀原因。
雖然難處各有不同,但無論是用人單位,還是求職者,其實都有一顆向往安定的心。員工隊伍穩定有利于提高運作效率,企業各方面效益才有保障。企業發展穩定有利于經濟效益提高,員工工作環境和生活質量才有希望。安則兩利,這是最淺顯的道理。那么,相對處在弱勢的求職者大多內心是最渴望安定的,問題的關鍵在于企業能否給予。
毋庸諱言,我們身處的城市也出現了用工荒現象,目前主要集中在家政保姆、餐飲服務等行業。事實上,鎮江一直在致力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前不久更是剛獲評勞動關系和諧創建國家級示范區,將為國家標準制定提供借鑒與樣本。其中,鎮江船廠等企業已走出一條較為成功的道路。本地其他企業大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努力讓每一顆向往安定的心安定。
網友熱評
skytouch:我也是在招聘會上摸爬滾打出來的。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招聘會上提供的崗位很多,不過真正待遇好、福利好、工作輕松的少之又少。不少大學生,都有些眼高手低,想做的都是公務員、事業單位、外企白領,現實是殘酷的,哪兒那么容易啊!
遙望麗江:我就是在單位做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作為一個企業來說,沒有人,再好的設備也無法投入生產,再好的產品也賣不出去。有工作經驗的技術工人數量很有限,勞動力輸出地區的務工人員有留在當地就業的趨勢,這些都是造成招工難的因素,更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
飛屋歷險記:現在很多工作的薪酬其實不低,餐飲服務員月薪都要上3000元了,不過依舊缺人,依然招工。原因一方面可能是這些行業勞動強度大,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現在很多的80后、甚至是90后吃不了苦,很多人都抱著觀望的心態在求職。
小雛菊:表弟就一直為找工作發愁,高不成,低不就。現狀就是這樣,一邊是企業為招不到員工而發愁,另一邊卻是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為找不到工作而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