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覆蓋95%居民 專家稱醫保改革需進深水區
來源:中國廣播網發布時間:2011-12-29
近日,來自國務院醫改辦的數據顯示,醫改兩年多來,基本醫保覆蓋面擴展迅速,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三項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了95%以上的城鄉居民,參保人數增加到12.95億人。我國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安全網。醫保保障能力得到較大提升,各地方醫保管理制度創新嘗試不斷涌現。
丁俊是江蘇揚州農村的村民,他說,村里所有符合條件的人都上了新農合保險,參保費用自己交一部分,各級政府補貼一部分,報銷比例這些年也在不斷提高。
丁。阂荒曜约航坏倪@部分大概是60塊錢吧,村一級和鎮一級(政府)好像都有補貼;在鄉鎮這一級(醫院就診)報銷比例大概在75%.
在醫療保障方面,農村居民的感受要比城市職工明顯得多。改革以來,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政府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200元;報銷比例也從50%左右提高到了70%左右。絕大部分地區最高支付限額都達到了5萬元以上。
陪著老母親在江西永修縣虬津鎮衛生院住院的林女士告訴記者,她母親住院一周,費用1200元左右,醫院收了300元。她高興地夸醫保政策好!
林女士:國家政策好,都給了補貼,花不了好多錢。
醫改以來,醫療救助制度也進一步健全,救助對象不斷擴大,“兜底”作用增強了好多。
同時,基本醫療保障管理制度的創新嘗試已經在各地開花。江蘇、福建、湖南、云南、陜西、青海等18省開展省內異地就醫即時聯網結算,上海、海南等地探索跨省“點對點”聯網或委托結算,減少了群眾“跑腿”、墊資;北京、江蘇鎮江等地,探索按病種、按人頭和總額預付等支付方式改革。基本醫保管理制度改革創新由點到面的格局正在形成。
吉林省長春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局長張毅強介紹說,該市已經開始嘗試改變“不問價、只買單”的醫保管理模式。
張毅強:我們首批在全市40家定點醫療機構,把3233項常規診療項目拿出來進行談判,通過團購這種形式,與定點醫療機構進行協商議價。下降的幅度在發改委限價的基礎上平均下降了23%,最高的降價達到61%.
對醫改兩年多來織就的這張世界上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安全網,世界銀行衛生專家張碩給予了贊許。但她認為,醫保改革還需要進入深水區,提高籌資水平深化保障水平,對保險制度和保險機構進行體制整合,還要提高醫保的管理水平。
張碩:第一個方面就是怎么科學地設計服務包、受益包,受益包的設計上還沒有根據平常的疾病譜和服務利用來進行科學的計算;第二個就是怎么發揮醫保制度引導病人就醫行為的作用,就比如轉診制度和首診制度;另外呢,讓保險的承辦方做為一個戰略的、策略的服務購買者,那么就要體現在能夠通過談判機制,跟醫院等服務的提供方進行服務的量、服務的質量、服務費用的談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