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盤大名頻頻更換西安購房者買房找不著樓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12-19 15:21:32
日前,部分市民反映,早前看中的樓盤“不見”了,查了一下,原來是改名換姓了。今天叫“明德8英里”,明天叫“榮城·共和世家”,據悉,這樣的樓盤更名事件在地產圈里可不是特例。
市民報料:看中的樓盤咋“不見”了
在經開區工作的劉先生最近有點小迷惑,此前他看了太華路的一處房子,覺得還不錯,當時這個樓盤預售證還沒辦下來,等開盤時,他再過去看,人家竟然換名字了。“以前叫譚家花苑商住小區,名字是用樓盤所在地命名的,雖然有點土,但提起它,老西安人至少都知道在哪里,現在不行了,名字洋了,卻跟譚家街道辦沒有任何關系了。”同樣的問題,邱先生也遇見過,他說:“前幾天,我在網上找了一個樓盤,叫明德8英里,后來去售樓部了,預售證上卻叫榮城·共和世家,以前我還看過的幾個樓盤,像蓮湖中央花園、陽光金城等,現在都‘不見’了,據說換名字了,不知道是啥原因。”
記者調查:仨月換四五個名部分樓盤“馬甲”多
接到劉先生報料后,記者以買房人的身份撥打了該樓盤的銷售電話,售樓小姐明確告訴記者,該樓盤目前用的名字跟預售證及合同上的名字不一樣,但她也很坦率地承認:“那是以前的名字,開發商自己起的,我們覺得不好,沒氣勢,就否決了,但這不影響購房者入住,對他們將來辦房產證也沒有任何影響。”
邱先生反映的問題,記者也向一些業內人士咨詢過,北郊一地產公司銷售部負責人王飛揚透露:這種問題前幾年比較多,大多發生在爛尾樓或者合作開發的項目中,近兩年樓市火爆,量價齊漲,基本上不會發生這種“換馬甲”的情況。
除了邱、劉兩位反映的情況外,還有一種開發商,尤其是做大盤的,喜歡頻繁換名字,比如西安東郊一個樓盤,在短短三個月內竟變換出四五個名字來,最后連銷售人員都不知道怎么回答消費者的疑問了。但是這不要緊,關鍵是樓盤的價格也是隨著不同的名字不斷波動,開發商換名字也是有目的的。
商家坦言:換“馬甲”是為了更好地營銷
陜西英泰行地產顧問有限公司策略中心執行總監李宏亮告訴記者,一個樓盤前期在政府有關部門中申報注冊并通過審批的名稱,是這個樓盤的標準地名,而在后期樓盤的宣傳推廣工作中,為了更好突出產品特點,吸引消費者的購買,會制定一個新的項目推廣名字,甚至有些樓盤中不同的組團都會以新的名字進行推廣,這已成為全國房地產開發商的一種重要的營銷方法。好的項目推廣名會鮮明地表現出樓盤的定位和特色,可以迅速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以達到銷售的目的。
從營銷角度來看,不同的產品擁有不同層次的消費群體,在市場上,有針對性地提供廣告宣傳就成為了快速打動消費者購買欲望的一把利器。同一個項目在不同營銷節點推出新的產品、組團、名稱則能夠不斷地為關注項目的客群帶來新鮮感,促使消費者始終保持一個相對熱情的購買狀態。而消費者對一個項目的關注時間基本保持在6~8個月時間,一旦超過這個時間消費者反而會產生一定的抗性即宣傳疲勞度,正是出于這一考慮才有了以上所說情況的出現。
溫馨建議:遭遇樓盤更名多多留個神
■為了更放心可以簽個補充協議說明
西安一項目的營銷經理雷步明對記者說,很多的購房者也都對“一個項目兩個名字”表示疑惑,但是這種情況對購房者的利益沒有負面的影響。購房者簽署的購房合同,都會是最早在政府申報注冊時的名字,如果購房者還不放心,一般可以在購房合同的補充協議中說明注冊名和推廣名都是同一個樓盤。
陜西涇渭律師事務所李德軍律師說:“消費者簽購房合同時一定要注意,合同上的項目名稱與備案名稱要保持一致,或者具體約定清楚房屋的坐落位置、樓號、房號;如果購房者擔心因此會影響到房產證的取得或對外聯系,可做補充協議,標注兩個名字是一回事,也可以約定相應違約責任。”
■叫啥不重要重要的是關注樓盤品質
陜西洪振律師事務所喬春懷律師建議廣大購房者應更注重樓盤的產品品質而不是名字,對于“一個項目兩個名字”的問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預售證上的名字和購房合同中的名字要相同。而開發商在宣傳推廣過程中對樓盤產品和配套的承諾,無論用哪個名字,唯一有約束力的方法就是將宣傳承諾寫進購房合同,而且要具體化,不能用抽象的詞語,這樣如果后期樓盤產品和配套出現問題,購房者才能通過購房合同進行維權。
網友辣評:你當你變形金剛
亮亮:一個樓盤要變名兩三次,你當你變形金剛啊。
寂寞的煙:早知道是這個樓盤,我就不浪費時間了。
太陽花:有點 “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用一個新的名字糊弄購房者。
ssa112:換啥名都無所謂,只要對房子沒影響。
樓市熱言:更換案名是雙刃劍
為了銷售,開發商有時必須舍棄過去的“名聲”。全新的案名可以給購房者新鮮感,滿足開發商對“利”的追求;但是,更名也會對產品知名度和信譽產生消極影響,對于開發商和項目的“名”是不利的。
樓盤更換案名的行為已是司空見慣,有的是把整個項目案名全部換掉,也有的是每出一期新房就換一個案名,還有幾年時間不停給項目改名的……盡管樓盤名稱的確定要經過一系列考察和策劃,然后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推廣宣傳,但即使原有名稱已經被世人熟知,也難逃被更換的命運。
看似每個更名項目都有自己的“苦衷”:爛尾項目起死回生需要一個新名字,之前案名不引人注目也會改名,聲名狼藉的問題項目更希望借新案名讓人忘記過去。但實際上案名變臉真正的目的只有一個:為營銷服務。
營銷永遠是開發商最關心的。作為一個產品的“臉面”,案名是營銷工作的起點,貫穿整個推廣環節,因此在需要重新包裝案名時,開發商自然不會猶豫。一個項目若能自始至終都采用一個案名,肯定會形成一種品牌效應,但為了銷售,開發商有時必須舍棄過去的“名聲”。
大多數購房者對產品的認知只停留在表面,案名就代表了一個項目的全部。全新的案名可以帶給購房者新鮮感,從而刺激銷售,滿足開發商對“利”的追求。但另一方面,更名也會對一個產品的知名度和信譽產生消極影響,對于開發商和項目的“名”是不利的。當名利無法雙收時,更名就會演變成奪利的手段。
市民報料:看中的樓盤咋“不見”了
在經開區工作的劉先生最近有點小迷惑,此前他看了太華路的一處房子,覺得還不錯,當時這個樓盤預售證還沒辦下來,等開盤時,他再過去看,人家竟然換名字了。“以前叫譚家花苑商住小區,名字是用樓盤所在地命名的,雖然有點土,但提起它,老西安人至少都知道在哪里,現在不行了,名字洋了,卻跟譚家街道辦沒有任何關系了。”同樣的問題,邱先生也遇見過,他說:“前幾天,我在網上找了一個樓盤,叫明德8英里,后來去售樓部了,預售證上卻叫榮城·共和世家,以前我還看過的幾個樓盤,像蓮湖中央花園、陽光金城等,現在都‘不見’了,據說換名字了,不知道是啥原因。”
記者調查:仨月換四五個名部分樓盤“馬甲”多
接到劉先生報料后,記者以買房人的身份撥打了該樓盤的銷售電話,售樓小姐明確告訴記者,該樓盤目前用的名字跟預售證及合同上的名字不一樣,但她也很坦率地承認:“那是以前的名字,開發商自己起的,我們覺得不好,沒氣勢,就否決了,但這不影響購房者入住,對他們將來辦房產證也沒有任何影響。”
邱先生反映的問題,記者也向一些業內人士咨詢過,北郊一地產公司銷售部負責人王飛揚透露:這種問題前幾年比較多,大多發生在爛尾樓或者合作開發的項目中,近兩年樓市火爆,量價齊漲,基本上不會發生這種“換馬甲”的情況。
除了邱、劉兩位反映的情況外,還有一種開發商,尤其是做大盤的,喜歡頻繁換名字,比如西安東郊一個樓盤,在短短三個月內竟變換出四五個名字來,最后連銷售人員都不知道怎么回答消費者的疑問了。但是這不要緊,關鍵是樓盤的價格也是隨著不同的名字不斷波動,開發商換名字也是有目的的。
商家坦言:換“馬甲”是為了更好地營銷
陜西英泰行地產顧問有限公司策略中心執行總監李宏亮告訴記者,一個樓盤前期在政府有關部門中申報注冊并通過審批的名稱,是這個樓盤的標準地名,而在后期樓盤的宣傳推廣工作中,為了更好突出產品特點,吸引消費者的購買,會制定一個新的項目推廣名字,甚至有些樓盤中不同的組團都會以新的名字進行推廣,這已成為全國房地產開發商的一種重要的營銷方法。好的項目推廣名會鮮明地表現出樓盤的定位和特色,可以迅速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以達到銷售的目的。
從營銷角度來看,不同的產品擁有不同層次的消費群體,在市場上,有針對性地提供廣告宣傳就成為了快速打動消費者購買欲望的一把利器。同一個項目在不同營銷節點推出新的產品、組團、名稱則能夠不斷地為關注項目的客群帶來新鮮感,促使消費者始終保持一個相對熱情的購買狀態。而消費者對一個項目的關注時間基本保持在6~8個月時間,一旦超過這個時間消費者反而會產生一定的抗性即宣傳疲勞度,正是出于這一考慮才有了以上所說情況的出現。
溫馨建議:遭遇樓盤更名多多留個神
■為了更放心可以簽個補充協議說明
西安一項目的營銷經理雷步明對記者說,很多的購房者也都對“一個項目兩個名字”表示疑惑,但是這種情況對購房者的利益沒有負面的影響。購房者簽署的購房合同,都會是最早在政府申報注冊時的名字,如果購房者還不放心,一般可以在購房合同的補充協議中說明注冊名和推廣名都是同一個樓盤。
陜西涇渭律師事務所李德軍律師說:“消費者簽購房合同時一定要注意,合同上的項目名稱與備案名稱要保持一致,或者具體約定清楚房屋的坐落位置、樓號、房號;如果購房者擔心因此會影響到房產證的取得或對外聯系,可做補充協議,標注兩個名字是一回事,也可以約定相應違約責任。”
■叫啥不重要重要的是關注樓盤品質
陜西洪振律師事務所喬春懷律師建議廣大購房者應更注重樓盤的產品品質而不是名字,對于“一個項目兩個名字”的問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預售證上的名字和購房合同中的名字要相同。而開發商在宣傳推廣過程中對樓盤產品和配套的承諾,無論用哪個名字,唯一有約束力的方法就是將宣傳承諾寫進購房合同,而且要具體化,不能用抽象的詞語,這樣如果后期樓盤產品和配套出現問題,購房者才能通過購房合同進行維權。
網友辣評:你當你變形金剛
亮亮:一個樓盤要變名兩三次,你當你變形金剛啊。
寂寞的煙:早知道是這個樓盤,我就不浪費時間了。
太陽花:有點 “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用一個新的名字糊弄購房者。
ssa112:換啥名都無所謂,只要對房子沒影響。
樓市熱言:更換案名是雙刃劍
為了銷售,開發商有時必須舍棄過去的“名聲”。全新的案名可以給購房者新鮮感,滿足開發商對“利”的追求;但是,更名也會對產品知名度和信譽產生消極影響,對于開發商和項目的“名”是不利的。
樓盤更換案名的行為已是司空見慣,有的是把整個項目案名全部換掉,也有的是每出一期新房就換一個案名,還有幾年時間不停給項目改名的……盡管樓盤名稱的確定要經過一系列考察和策劃,然后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推廣宣傳,但即使原有名稱已經被世人熟知,也難逃被更換的命運。
看似每個更名項目都有自己的“苦衷”:爛尾項目起死回生需要一個新名字,之前案名不引人注目也會改名,聲名狼藉的問題項目更希望借新案名讓人忘記過去。但實際上案名變臉真正的目的只有一個:為營銷服務。
營銷永遠是開發商最關心的。作為一個產品的“臉面”,案名是營銷工作的起點,貫穿整個推廣環節,因此在需要重新包裝案名時,開發商自然不會猶豫。一個項目若能自始至終都采用一個案名,肯定會形成一種品牌效應,但為了銷售,開發商有時必須舍棄過去的“名聲”。
大多數購房者對產品的認知只停留在表面,案名就代表了一個項目的全部。全新的案名可以帶給購房者新鮮感,從而刺激銷售,滿足開發商對“利”的追求。但另一方面,更名也會對一個產品的知名度和信譽產生消極影響,對于開發商和項目的“名”是不利的。當名利無法雙收時,更名就會演變成奪利的手段。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