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修路理論在管理中的應用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2-11
通常認為,如果一個人在同一個地方摔兩次跤,他會被人們笑為“笨蛋”,如果兩個人在同一個地方各摔一跤,他們會被人笑為兩個笨蛋。按照“修路”原則,人們正確的反應應該是:是誰修了一條讓人這么容易摔跤的路?如何修正這條路,才不至于再讓人在這里摔跤?如果有人出錯,可能是個人的原因;如果有人在同一地方重復出錯,那肯定是路有問題。
有一次的經歷令我十分難忘。有一次,我去拜訪一家公司,由于不太注意,自己差點撞上該公司高大明亮的玻璃大門。而過了不到半小時,我看到一個邊走路邊接聽手機的客人實實在在的撞上了玻璃大門。
前臺小姐忍不住笑了,那表情明顯像是說:“這人真是的,居然能撞上這么大的玻璃,走路不用眼睛看嗎?”
其實解決問題的方法很簡單,在這扇門上貼上一根橫標志線,或貼一個公司標志即可。然而,問題的關鍵是,為什么問題重復發生就是沒人來解決呢?這一現象實質上需解決的問題是人的思維方式,即“修路原則”。中華考試網如果你發現有人工作偷懶,不一定是人的本質是惰性的,很可能是因為現行的規則即“路”能給他人偷懶的機會;如果你發現有人不求上進,不一定是他不思進取,很可能是因為現行的激勵措施還不夠得力;如果你發現一個人經常加班到很晚,不一定是他具有為公司奉獻的精神,很可能是因為他自己的工作方法不得當甚至故意賺取加班費;如果你發現一個公司經常出現扯皮現象,不一定是大家都喜歡推卸責任,還很可能是因為“路”上職責劃分得不夠細致明確。
小平同志有一句名言:好的制度能讓壞人干不了壞事,不好的制度,能讓好人變壞。
制度就是路。
作為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不是“管”懲罰犯錯的下屬并要求他不要重犯錯誤,而是修“路”。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制度,也沒有完美的管理,任何一家先進的公司管理中都會存在問題。
管理進步最快的方法之一就是:每次改善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時間長了,一條寬大的“路”就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