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融入團隊?擔心公司沒有發展前景?害怕做不好工作被炒?近日,國內某人力資源機構對職場人的安全感展開調查,67%的職場人表示經常會有職場不安全感。
據記者了解,不少佛山白領也表示有職場不安全感,主要原因是“擔心能力與工作不匹配”。職場專家認為,不安全感屬于工作壓力的一種,也能化作動力,并提醒職場人隨時“充電”,提高競爭力。
多數人稱能力是主因
針對“67%的職場人表示經常會有職場不安全感”的調查,記者隨機采訪20位20~35歲之間的佛山白領,其中有11人表示經常有職場不安全感,有8人稱偶爾會有,只有1人認為自己沒有。
產生不安全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9人稱“擔心能力與工作不匹配”,5人選擇“工種可代替性強”,另有5人選擇“人際關系復雜”,還有1人選擇“擔心公司/行業發展”。
“能力無法勝任工作的話,就會擔心被炒,而當能力夠高時,又會擔心個人發展空間,我覺得能力問題始終是職場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受訪的林佩瑜在一家企業擔任營銷主任,她認為提高能力才能使自己在職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在南海從事銷售工作的阿楓認為,每個職場人都或多或少地會有職場不安全感,職場不安全感更能鞭策自己做好工作,學會在不安全感中開心工作才是有能力的體現。
隨時充電是關鍵
“職場人為什么會有不安全感?我覺得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缺乏職業規劃,沒有明確自己未來5年、10年要做什么;二是缺乏對工作的興趣,對所屬行業和工作并不熟悉,能力也不夠;三是工作壓力所導致,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也有來自同行、同事的壓力。”佛山市海翔教育培訓中心培訓總監王強認為,存在不安全感,更能讓職場人懂得“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學會“居安思危”。
如何消除不安全感?一方面,王強建議職場人對自己進行SWOT(優勢、劣勢、機會、威脅)自我分析,明確自我定位,再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
人力資源知識:人在職場常“充電”
來源:發布時間:2012-01-14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