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漲價抑成本 寶潔“扛不住”
來源:東亞經貿新聞報發布時間:2012-02-29
2012年年初,在“用工荒”蔓延我國大部分地區時,全球跨國大企業涌現“裁員潮”。
本月,寶潔公司連續兩次宣布裁員,面對經營成本的日益上升,這家日化巨頭有些“扛不住”了。
擬裁員5700人
日前,寶潔公司首席執行官鮑伯麥當勞宣布,作為在2016財年之前削減開支100億美元計劃的一部分,公司將會在非生產部門裁撤5700個工作職位,裁員工作將在明年6月30日之前完成。
寶潔公司在今年年初已經兩次放出即將裁員的消息,據媒體報道,寶潔公司2012財年裁員計劃為1600人,下一財政年度裁減4100個工作崗位。寶潔公司目前的員工人數為129000人。
昨日,寶潔公司大中華區對外事務部相關負責人張群翔向本報發來了此次事件的聲明,指出此次調整的目的是為“降低公司成本,確保公司競爭力”,并表示“公司還會在原材料和生產成本的節約以及更加高效的市場營銷等方面進行積極的降低成本的探索”,而且“此類調整將來仍然會發生”。
但是,張群翔同時透露:“我們目前沒有關于該全球調整對于寶潔大中華區具體影響的細節,因為該調整尚未開始實施。在大中華區的具體實施將依據我們業務需要做出。”
提價難抑成本上漲
裁員將有利于降低寶潔公司的運營成本。去年,寶潔為了應對成本上漲曾有過大范圍的提價也是不爭的事實。
2011年3月底到4月初,全球大型日化產品公司包括寶潔、聯合利華等集體漲價,漲價產品涉及洗衣粉、洗衣液、洗潔精、香皂、沐浴露、洗發水等洗滌用品,平均漲幅都在5%-10%左右,而自2008年以來,寶潔公司大規模的提價也有2-3次。
“去年,寶潔旗下的日化品牌有過一次集體提價。而回顧最近幾年的情況,寶潔至少提價2次以上。”長春某大型連鎖超市市場部工作人員宗女士說,目前寶潔產品在大型綜超內的市場份額很高,在同類商品中也具有絕對的優勢,但是價格也相對較高。“同類產品,(寶潔)價格要高10%左右。”宗女士說。
然而,提價并沒有解決成本問題。據寶潔2011年度財報顯示,2009年公司的廣告開支是75.19億美元,但2011年則飆升至93.15億美元,大幅上漲了23.9%,而同期的銷售額僅增長了7.6%,可見廣告成本成為寶潔不可承受之重。
國貨有意抬頭
昨日,東亞記者在走訪市場時發現,在各大商超的日化洗滌、化妝品銷售區,寶潔、聯合利華、歐萊雅這樣的外資“大牌”的確占領半壁江山,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國貨的經營和銷售規模也在擴大。
“現在國產日化用品的銷售規模在擴大,像白貓、雕牌、大寶、相宜本草、馥珮等等都是國產品牌,銷售情況也很不錯。”長春重慶路附近某超市的日化區銷售人員盧女士說。國產品牌的化妝品多數融入了中醫元素,走草本護膚路線,有一定的市場,而且價格也要比外資品牌便宜很多。“像一瓶精華液,國產品牌的均價在五六十元,而國外品牌的都要上百元才能買得到。”
另據宗女士介紹,近幾年進口日化品牌的多次提價的確為國貨帶來了崛起的時機,“國產品牌物美價廉,一些老品牌也具有市場親和力,的確給外資品牌帶來了一定的沖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