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后房企員工紛紛跳槽 多家房產公司高層變動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發布時間:2012-02-29
跳槽、招人,年年都有,為何今年特別多?職業經理人為何頻繁出走房企?房地產行業中高層人才為何缺失?中高級職業經理人暗流涌動,折射出房地產怎樣的行業現狀?
“春節后一上班就發現好幾家公司的中高層發生變動。”一位業內人士最近微博上爆料稱。
雖然每年春節后都是跳槽和招人的高峰期,但記者在梳理近期房地產企業的招聘信息時發現,營銷主管、銷售經理等中高層人才成為了當前人才供求的矛盾焦點。從年后起,前程無憂、智聯招聘上共有30余條房地產中高級營銷人才的招聘信息。其中不乏萬達、恒大、銀泰等知名房企。
2月20日,繼去年底的大規模校園招聘后,恒大集團面向全球,在內地及香港數百家主流媒體發布大版面的招聘消息。更多的中高層人才流動,則是通過獵頭公司秘密完成。
跳槽求自保
“我跳槽了!”這是2012年2月和朋友的聚會上,張卓輝說得最多的一句開場白,此前他是哈爾濱本土某品牌房企營銷部經理,現在是一家大型房業的公關部經理。“公司總部在上海,這是公司來哈開的第一個項目。”每遞出自己的新名片,他都會做出這樣的補充說明。
對于此次跳槽,張卓輝認為:“三年前公司發展狀況還不錯,但由于家庭企業管理的弊端,業績一路下滑,最后靠借助外力才勉強穩住,兩年的調控對公司更是雪上加霜。負債率年年攀升,隨時都可能裁員現在的公司名頭雖不夠響亮,但開發的項目都比較優質,而且業務涵蓋能源、裝修、林牧等多個領域,多元化的發展模式相對穩定很多。”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國內上市房企的資產負債率大多在60%以上,有的甚至在150%左右,資金流的充裕與否直接影響到了房地產企業的生存狀況。和張卓輝年紀相仿的營銷總監李培,也在今年年初加入到了跳槽大軍中。而她跳槽的原因,則是因為執掌的那家樓盤已進入銷售末期,公司打算在今年全面收縮哈爾濱市場,所以跳槽成為必然。
2011年整體房產市場低迷,職業經理人在此時的擇業會更加理性。記者從“智聯招聘”、“前程無憂”了解到,目前“跳出”意向強烈的職業經理人多數就職于負債率較高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向他們發出擇業信息的則多為中小房企,“不少以住宅類項目為主業的中小型、非上市房企2012年都減少了用工計劃,跳槽者關注的核心要素就是求穩,他們考量的因素就是企業本身和行業口碑。”
與張卓輝、李培等職業經理人“求穩”不同的是,有些地產人干脆轉行。“行情不好,公司往往就出去高薪挖人,營銷人員都得是‘東方不敗’。”李芳銘說,她所接觸的許多職業經理人都是經歷過2008年、2011年兩次樓市震蕩的,因此不少人都想早點存一筆錢,然后找個輕松工作,或是給自己當老板,讓生活愜意一點。
上海精典獵頭的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今年的房地產項目開工情況比去年要少很多,人才需求也比往年少很多。而獵頭公司今年這一季的生意,明顯要比往年冷清不少,“以前專職的房地產獵頭公司,現在很多都在開展其他業務了。”
房企偏愛“成手兒”
對于目前地產人頻繁流動的現狀,哈爾濱市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哈爾濱嘉天房地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桑洪認為是源于調控帶來的巨大沖擊。在調控政策之下,房產業目前的利潤可能都比不上建設公司或配套商。房子滯售,一些小微房地產企業無法在兩三年內再拿到項目,面臨被洗牌的危險;大型房地產公司也開始放慢腳步,企業轉軌投資新方向,例如,礦產、金融、投資等領域。格局發生大的變化導致地產公司一些部門的人無事可做,無高薪、無獎金的現象相繼出現,使得業內部分人才開始尋求新的發展方向,這種現象在房企的高管層、技術部門表現得尤為明顯。
桑洪指出,在招聘人才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大學生南飛現象仍然嚴重。哈爾濱市內幾所知名大學的畢業生去南方找工作的比重越來越大,哈爾濱市內企業留不住人才的趨勢日趨嚴重,很多企業的后續接力人才匱乏。如何留住人才應該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政府應該出臺政策挽留人才。桑洪告訴記者,他們企業選擇人才有幾個“硬件”:積極向上、對事業忠誠度高。他們不看好頻繁跳槽的人,比較看好在一家公司有三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因為與技能相比,企業更喜歡忠誠度高、可以為己所用的員工。其次是要有干勁、有激情。在以上基礎上,再有一些專業基礎能力、良好的心態就可以了。
對于如何選材,銀泰置地(集團)哈爾濱分公司總經理王旭東告訴記者,銀泰置地的選才首先看中人才的三種特質,第一,積極的人生觀;第二,勤奮的工作態度;第三,強烈的進取心。其次,看是否有大企業的從業經歷及經驗;是否和企業具備相同的價值觀;是否具備緊密團結他人的能力。
富力(哈爾濱)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修麗麗認為,富力地產招聘本著公開、平等、競爭、擇優,自愿的原則,任人唯賢。良好的品德,豐富的工作經驗,較高的學歷,以及持續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合作意識等都是富力地產考察的標準。富力地產在人才的選拔與培養上,注重高標準、高要求,目前擁有各類高級管理和技術人員超過3000人,本科以上學歷占90%以上,富力地產已成為了行業中優秀人才聚集與培養的地產航母。
連日來,在哈市一家知名企業工作過的付瑜已經向萬達、華潤、哈電置業、澗橋西畔投遞了簡歷。面試之后,她感覺到這幾家公司均傾向于有工作經驗的“成手”。而作為從業人員,“80后”的付瑜更愿意去華潤、萬達這樣的知名地產公司工作,一方面可以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另一方面也是為自己鍍金,提高身價。
“商才”匱乏
對于本土的地產人才,銀泰置地(集團)哈爾濱分公司總經理王旭東認為,目前市場上的房地產人才普遍缺少職業化。職業化是一個員工業務專業性、流程規范性、做事標準性、職業素養的體現。由于哈爾濱房地產行業起步較晚,很多大型的房地產公司進入哈爾濱的時間較短,所以,很多人才沒有得到一個成長的溫床和土壤,在眾多從業者中缺少規范培訓和歷練的從業經歷,缺少職業化。業內人士也認為,哈爾濱尤其缺乏做商業地產的人才。
“現在最穩當的還是做商業。”有獵頭稱,現在哈爾濱市場商業方面中高端人才緊缺,目前在職的商業類中高管很多都沒有較成熟的項目經驗。而在薪酬方面,以營銷總監一級為例,2010年以前,從“商”者薪酬比住宅類從業者收入少。但從2010年開始,商業類高管的薪資年增長率普遍在30%左右,而住宅一般為20%左右,目前兩者薪酬已基本持平。
而這顯然與商業地產在2011年的崛起與住宅的受控密切相關。有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到2012年,哈爾濱市場上非住宅類目的崗位供應量充沛,薪資上升態勢依然明顯。
記者多方搜集到的資料也表明,目前以商業、旅游、工業類為主的地產企業最受求職者青睞,而擁有商業、工業、旅游類地產項目的企業,不但現有員工的薪資、獎金照發,而且新增加的招聘量也在增長。
“盡管不少職業經理人想從住宅退出,轉戰商業領域。但很遺憾的是,這部分人缺乏商業地產操盤經驗,無法達到用人單位的招聘要求。”該獵頭說。
由于商業地產的操作難度和復雜性,專業型人才更是難求。尤其去年以來,哈爾濱的商業地產開發如火如荼,在建、擬建的項目明顯增加,涉及到定位、規劃設計、招商、銷售、經營管理等眾多崗位,而在哈爾濱真正專業從事商業地產的人才卻少之又少,難怪在此季的招聘信息中不乏大量關于商業地產方面的人才,甚至連商業地產如寫字樓等后期運營管理的專業商用物業人才也是亟待解決。
進退兩難
跳槽、轉行、從“商”,職業經理人的異動將給房地產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職業經理人又如何看待這一問題?在記者的采訪過程中,不少像張卓輝、李培這樣活躍在房地產行業的中高級人才對今年樓市的看法比較悲觀。
王先生從業房地產行業已有十多年了,也算是經歷過風雨的“老地產人”。但一提到去年的調控帶來的行情狀況,他表露出些許的無奈和隱憂。如果此番調控還將繼續,年內恐難得到緩解,至少上半年肯定不會放松。如此一來,用銷控表來說話的他倍感壓力,王先生表示,他最近正在考慮是不是要讓自己“休息”一下。
現在在地產行業,不僅做事的人覺著壓力大,就連用人的老板也倍感壓力。上周剛去某地產企業應聘的許先生在和其人力總監交流時得知,公司目前正在招聘的企劃總監和策劃經理職務,是在去年年底空缺出來的,原因是公司將原崗位的人員在年底辭退了,主要是因為在去年的工作中沒能讓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而對于空缺出來的崗位,前去應聘的人員心態又如何呢?許先生告訴記者,他聽了應聘單位的話后也感到壓力不小,不知該不該競聘上崗。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也有地產公司偃旗息鼓,尤其是住宅市場。記者采訪得知,現在品牌大公司的發展策略就是平穩發展,放緩拿地速度,保證現金流,做好主陣地。部分儲備開發土地不多的外來房企,它必須考慮大本營的充足現金流,加之現在拿地成本增加、住宅銷售緩慢等兩大因素,這類外來房企不得不考慮棄卒保車,退出哈爾濱市場,預計會因此釋放出部分中高端人才重新求職。就目前情況來說,有跳槽意向的多是中小型房企的中層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