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東中學教育學模擬試題及答案(2)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2-21 15:02:32
1.現代教學手段的發展趨勢有( )。
A.教學媒體自動化
B.教學手段智能化
C.綜合運用多種多媒體
D.教學媒體巨型化
E.教學手段網絡化
2.學校文化的構成形式有( )。
A.課程文化
B.規范文化
C.物質文化
D.建筑文化
E.觀念文化
3.人對環境影響的接受過程是( )。
A.積極的過程
B.能動的過程
C.被動的過程
D.主動的過程
E.受動的過程
4.維果斯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是指( )。
A.最新獲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兒童在現有發展水平與可能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D.需要在不發展階段掌握的能力
E.最近時期提高的能力
5.素質教育的特點有( )。
A.整體性
B.綜合性
C.基礎性
D.教育性
E.開放性
1.ABCE
【解析】現代教學媒體的發展有自動化、智能化、微型化、網絡化的趨勢。
2.BCE
【解析】學校文化由觀念文化、規范文化和物質文化構成。
3.B
【解析】人具有主觀能動陛,不完全被動的接受外在的影響。環境對于人來說是外部因素,外部因素要通過內部因素才能起作用。主觀能動性是外部影響轉化為內部發展要素的根據。
4.C
【解析】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兩者之間的差距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展區而達到較高的發展水平,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展區的發展。
5.ABC
【解析】素質教育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的,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的教育。由此可
以判斷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相比具有整體性、綜合性和基礎性。教育性不是素質教育的特點,應試教育也有教育性,但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