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陷年會焦慮癥掀創意熱賣潮
來源:成都晚報發布時間:2012-01-10
公司年會,領導要鼓舞員工,同事之間要互表友善,職場新人卻將此當最佳秀場……年會上,可以逗樂,可以瘋狂,可以惡搞,可以較勁斗秀……這本來是歲末爽事一件,但如今,許多人卻陷入了“年會焦慮癥”,光是年會節目的創意,就抓破了頭皮。而網上各種公司年會節目創意也大熱,價格最高的,已叫到了千元左右。
現象
員工有點焦慮:
創意節目讓人頭疼
臨近農歷年關,不少企業員工都以部門為單位籌備節目,只為在公司年會上一展風采。唱歌、跳舞、朗誦這些傳統的節目似乎已經不能激起大家的熱情,怎么樣才能讓自己的節目在年會上“不同凡響”,網上論壇、博客,關于年會節目的求助者一抓一大把。
近日成都網友“Shirley”就在豆瓣上發帖稱:“公司年會,每個部門出個節目,因為主持人在本部門,所以剩下的人連我在內就兩個小姑娘,求創意節目呀,演什么比較好呀?想了一個星期了,愁死人了。”帖子一發出來,就有不少網友回復,除了幫忙出謀劃策的,還有一些“同求”節目的。
商家有點得意:
年會創意小賺了一把
記者網上隨便輸入關鍵詞“年會創意”,各種結果讓你眼花繚亂:年會創意節目、開場視頻、節目策劃、節目劇本、禮服……還有公司直接提供整個年會從舞臺到燈光的全套服務。
記者在網上聯系到一家店,店家在簡單介紹了自己創意節目的名稱和主要內容后,告訴記者,年關的時候,關于年會的東西賣得不錯,包括游戲、視頻制作、節目劇本……有現成的可以提供,但是顧客如果有不同要求,可以修改,費用根據實際工作量另行商議。
在商家提供的節會節目中,相聲和小品很受歡迎。現成的小品跟相聲,大概在100塊錢左右。如果根據客戶的實際情況量身打造,價格就比較貴,250元左右。而一些有質量的原創小品,有的賣家標價上千元。
聲音
參與者:
“開心就成”“人遭累錢受罪!”
“每個部門、科室都下達了表演節目的任務。”昨日,郫縣文化館館長熊娟告訴記者,他們的新年團拜會定在本月17號,所有的表演都是員工自己準備的,每個部門至少要出一個節目。
“我們的獎勵不但種類多,而且有針對性。分別設置了三個不同的獎項,獎金分別為1000元、800元和600元。”
熊娟介紹,雖然獎勵的錢不多,但員工們都還是積極參與,只要參與了表演,就算沒有拿到大獎,也會得到一份價值300元的精美禮品。
昨日,華西希望教育產業集團負責人李偉告訴記者,他們將在本月14號舉行新年團拜會。“每個上臺表演節目的,都獎勵500元。”
“雖然節目很老舊,但貴在自己的精心準備。”張謙將在這次團拜會上獻上一個歌舞表演的節目。
“只要自己用心準備過,能讓大家在觀看的時候開心一下就成。”張謙說,如果去網上買個十分有創意的節目表演給大家,他心里始終還是會覺得不踏實,總感覺那是買來的,不是自己的,換句話說就是“那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但有也不少被采訪者表示,部門領導很看重這個“出頭”機會,所以有節目的人壓力很大,還有人私人花錢找節目創意,“人遭累錢受罪!”
社會學家:
買創意,可以理解但不提倡
特意花錢去學一個節目在年會上表演,會不會顯得有些功利?對于這種現象,社會學家胡光偉分析道,這是社會不斷發展的結果,不能單純說很功利。節目表演多樣化是一種好的社會現象。但是也不排除有一部分人就是為出眾、出彩而花錢去學一些創意節目。每個人都有表現欲,花一些錢去學一個節目,表現自己完全可以理解,而且這也是提升自己的一種方式。
就拿比較熱門的魔術節目來說,花錢去學一個新魔術,在年會上表演,不僅可以展現自己,而且學會了,這個魔術就是自己的東西,以后還可以表演,表演得好,既贏得了掌聲,也掙了面子。但是如果是為了去表現自己,花太多的錢就不提倡了,年會的主要目的還是一個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