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總會會長年薪4.8萬,你信不信?
來源:城市信報發布時間:2011-10-13
“慈善之光中華慈善總會暨團體會員慈善成果展”上 ,中華慈善總會2010年報顯示,當年總支出7046815102.97元,其中公益事業支出7039199841.68元,管理費用為7609551.94元。42個工作人員中,薪酬最高的是項目部,年人均工資 5.2萬元;會長范寶俊的年薪酬僅為4.8萬元,財務部、辦公室等行政部門的年人均工資收入都不超過4萬元。(據《新京報》)
在郭美美事件之后,中國慈善終歸在“痛定思痛”的基礎上,向前邁了一大步。7月31日,中國紅十字會捐贈信息發布平臺上線,首次公布數十萬筆青海玉樹地震災區捐款 ,盡管迫于輿論壓力,捐贈平臺匆忙上線,存在諸多漏洞引起質疑聲一片;近日,上海有關方面也將高樓大火捐款的支出情況予以公布,盡管過于粗放和籠統,可信息公開的速度和姿態還是頗值得稱道;于今,中華慈善總會也公開相關信息。應當承認,從不公開到公開,這是中國慈善組織的一種巨大的進步。
與紅十字會信息公開的“漏洞百出”相比,中華慈善總會此番的信息發布堪稱“完美”。無論是僅為0.11%的管理費提取比例,還是總會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支出,都讓輿論挑不出任何“毛病”來。
“沒有詐捐,沒有賣發票,更沒有借慈善之名賣藥”,慈善總會同時自證清白。換言之,中華慈善總會的慈善管理運作不存在任何問題,且公信力并未受到郭美美等負面事件影響。如此種種,當然令人欣慰。但對于尚處在“摸索”進步階段的中國慈善和慈善管理而言,“不存在任何問題”、獨善其身的中華慈善總會恰恰讓人感覺有些不靠譜。
比如慈善總會工作人員的工資是不是太低。一般工作人員年薪不超過4萬,這種收入不要說在北京,即使是在三線城市也不算高。而范寶俊會長曾經是民政部的副部長,還是全國政協常委,縱然范會長如今沒有行政身份不享受“副部級以上待遇”,這區區4000元的月薪在北京來說,恐怕還要低于普通的北京公務員,要知道2010年北京市的平均工資都已經超過5萬元。
公眾社會希望慈善機構依法規范運作,并不是要讓慈善管理者當“苦行僧”,大吃大喝滿嘴流油固然引起輿論質疑,但反過來說,所謂“事出反常即為妖”,走了另一個極端的、以“兩袖清風”的面目示人其實也會讓公眾產生更大的質疑。“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一種涵養和境界,但在很多時候 ,沿用在問題多多的慈善領域里,怕就注定是一種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