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2個組塊;B、6±2個組塊;C、7±2個組塊;D、9±2個組塊 2、發" />
單項選擇題 1、“隨大流”現象的適當解釋是() A從眾B服從C模仿D感染 2、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提問的方式搜集資料,間接了解被試的心理與行為的研究方法,稱為() A、觀察法B、實驗法C、調查法D、個案法 3、在維納的歸因模型中,屬于內部而不穩定的因素是() A、能力B、努力C、難度D、運氣 4、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這一概念的心理學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納C、馬斯洛D、班杜拉 5、研究表明,最有利于激發學習動機的問題情境的難度在()左右。 A、80%B、70%C、60%D、50% 6、所謂具有廣泛遷移價值的材料是指() A、最新的內容;B、最形象、生動的內容;C、學科的基本概念與原理;D、事例或案例 7、工作記憶就是() A、瞬時記憶;B、感覺記憶;C、短時記憶;D、長時記憶 8、認為遺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記憶被壓抑的結果的理論是() A、衰退說B、干擾說C、同化說D、動機說 9、對于復雜知識來說,有效的精細加工策略是() A、記憶術B、做筆記C、復述D、編碼和組織 10、教學目標陳述中的行為目標的主要缺陷是() A、陳述的是教師的行為B、沒有反映學習類型 C、不夠具體明確D、忽視了內在心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