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認知心理學依據知識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一般把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 />
第三節 問題與問題解決 一、問題與問題解決(一)問題 1、什么是問題?西蒙和紐維爾認為,問題是一種情境,即個體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馬上知道做這件事需要采取怎樣的一系列行動。 2、問題的類型:根據問題答案的數量和標準,分為封閉性問題和開放性問題。根據問題的復雜程度,分為簡單問題和復雜問題。根據問題狀態是否清晰,即問題結構是否完整,可分為結構良好問題與結構不良問題。根據是否采用新的程序來解決問題為標準,分為常規問題和非常規問題。(二)問題解決;問題解決是個體在一定的問題情境中,按一定的目標,將原有的概念和知識加以綜合及運用,使問題得以解決的過程。 二、問題解決的早期理論(一)桑代克的“試誤說”(二)柯勒的“頓悟說”(三)杜威的“五階段說”(四)現代認知心理學的觀點 三、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一)識別過程(二)表征問題(三)選擇策略(四)應用策略(五)結果評價 四、問題解決的影響因素(一)問題表征(二)心理定勢(三)功能固著(四)醞釀效應(五)原型啟發(六)知識經驗(七)動機和人格 第四節 創造性及創造性的提高 一、創造與創造性;創造是個體改組已有知識、經驗從而產生新穎的、具有社會價值的精神成果或物質成果的過程。創造有三個要點:1.產品是否新穎;2.產品是否獨特3.產品是否具有社會或個人價值 二、影響創造性的因素(一)智力因素(二)個性因素(三)環境因素(1)家庭教育方式(2)學校教育(3)社會文化 三、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是個體力求獲得創造性結果的思維,是人的智力水平高度發展的表現。是以創性造活動作為產生基礎的,具有新穎性、獨特性和社會價值意義。 四、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創造性思維是復雜的。英國心理學家沃拉斯提出四個階段的理論:(一)準備期(二)醞釀期(三)豁朗期(四)驗證期 五、創造性思維的特征(一)思維的流暢性(二)思維的變通性(三)思維的獨特性(四)思維的敏感性 六、大學生活創造性的培養(一)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動機(三)發揮學生個性(四)創設創造性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