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述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對高校教育工作的啟示。 要點提示:(見P64) 班杜拉擯棄了心理動力學和心理特質" />
論述題 評述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對高校教育工作的啟示。 要點提示:(見P64) 班杜拉擯棄了心理動力學和心理特質論的內因決定論和傳統行為主義的外因決定論的人格理論模式,對三者之間的關系提出了更為辨證和完善的三方互動決定論。該理論認為,人的內在特征.行為和環境三者之間構成動態的交互決定關系,其中任何兩個因素之間的雙向互動關系的強度和模式都隨行為.個體.環境的不同而發生變化。為了具體說明人的思想和行為怎樣受環境影響,他區分了兩種學習,即觀察學習和親歷學習。觀察學習包括注意.保持.生成和動機四個相互聯系的過程。親歷學習是指通過反應結果獲得的學習。 啟示:對德育工作,尤其是對學生的態度和品德的學習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要注意榜樣人物及其行為后果;要恰當的運用強化理論,注意直接強化.替代強化和自我強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