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人,人沒有健康,什么事也做不了,更談不上事業發展;企業沒有健康,生存都有問題,怎么會形成競爭力,進而成長壯大呢。
企業健康同人的健康一樣,也有兩個層面,第一層面是肌體健康,第二層面是心理健康或精神健康。企業的肌體健康主要是指企業要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如一定的資金實力、先進的技術設備、良好的人力資源、豐富的客戶資源、有效的管理與控制體系等。企業的肌體處于健康狀態,或者說沒有大的毛病,才能使企業在較穩定的市場環境中生存,這是一個根基。但是,企業不能只為肌體健康而活著,它有更高的追求,要生活得更精彩;事實上,在充滿競爭、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中,企業的肌體也會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干擾,健康也是難保的。因此,就要研究企業的心理健康問題,企業的心理健康問題很復雜。比如說,心理健康的企業要有自己的理想和清晰的目標,要有自己正確處理義利關系的思考,要有親和環境、親和社會、親和顧客的處世態度,要有與合作者、競爭者和諧相處的心態,要有事業上的開拓創新精神,還要有不怕困難和挫折、勇于推進事業發展的精神等等。企業心理健康實際上就是文化良好,企業心理健康的狀態從根本上講取決于企業的文化基因的優劣。有優秀文化基因的企業,才能與時俱進、適應環境變化,才能防微杜漸,預防危機,才能生活多彩、生命恒久。確保企業健康,肌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缺一不可;但在肌體健康水平一定的條件下,心理健康,即文化基因優秀對企業的成長更具決定意義。
我們講到企業核心競爭力問題,毫無疑問,只有肌體健康的企業才可能有核心競爭力,也就是說,企業有關鍵技術,有科學管理,只是具備了形成核心競爭力的基礎要件,能否形成,還要看企業的文化是否優秀,即心理是否健康,沒有優秀的文化或健康的心理,關鍵技術和科學管理只能創造暫時的競爭力,而不能形成較為持久的核心競爭力。民營企業第二次創業問題也涉及到企業心理素質提升和文化基因再造問題。有不少民營企業在開始創業時,憑著一股激情、一股勇氣、一股干勁,窮則思變,大膽創新,家族成員協力合作,打出一片天下,完成原始資本積累。現在開始第二次創業,很多民營企業卻跨不過一道坎,這道坎不是資本問題、技術問題,也不是市場問題,而是心理問題、文化問題。李蔚、堯軍文寫了一篇題為《方正五道坎》的文章,分析曾經與聯想并駕齊驅的方正為什么到了20世紀90年代后期停滯不前,遠遠被聯想拋在后面的原因,說明方正沒有成功跨越五道坎,即技術坎、營銷坎、管理坎、戰略坎和文化坎。這五道坎中,關鍵的一道坎是文化坎,不少企業在過這道坎時摔下馬來。有些民營企業小富即安,缺乏做大事業的動力;有些民營企業受家族、泛家族文化的制約,不能大膽使用“外人”,不能推廣科學管理。這也是不少民營企業做不大的根本原因。有些民營企業,像三一重工、德力西、聯想、萬向、正泰、寧波方太廚具等之所以做得好、做得大,關鍵是這些企業正在探索或已成功地跨越了這道坎。討論誠信問題也是如此。誠信,實際上是企業的一種心理品質。誠信度低,心理品質就差,就談不到心理健康,這樣的企業肯定是病態的;如果一個企業完全失去了誠信,這個企業也就病入膏肓,不可救藥了。
企業健康同人的健康一樣,也有兩個層面,第一層面是肌體健康,第二層面是心理健康或精神健康。企業的肌體健康主要是指企業要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如一定的資金實力、先進的技術設備、良好的人力資源、豐富的客戶資源、有效的管理與控制體系等。企業的肌體處于健康狀態,或者說沒有大的毛病,才能使企業在較穩定的市場環境中生存,這是一個根基。但是,企業不能只為肌體健康而活著,它有更高的追求,要生活得更精彩;事實上,在充滿競爭、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中,企業的肌體也會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干擾,健康也是難保的。因此,就要研究企業的心理健康問題,企業的心理健康問題很復雜。比如說,心理健康的企業要有自己的理想和清晰的目標,要有自己正確處理義利關系的思考,要有親和環境、親和社會、親和顧客的處世態度,要有與合作者、競爭者和諧相處的心態,要有事業上的開拓創新精神,還要有不怕困難和挫折、勇于推進事業發展的精神等等。企業心理健康實際上就是文化良好,企業心理健康的狀態從根本上講取決于企業的文化基因的優劣。有優秀文化基因的企業,才能與時俱進、適應環境變化,才能防微杜漸,預防危機,才能生活多彩、生命恒久。確保企業健康,肌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缺一不可;但在肌體健康水平一定的條件下,心理健康,即文化基因優秀對企業的成長更具決定意義。
我們講到企業核心競爭力問題,毫無疑問,只有肌體健康的企業才可能有核心競爭力,也就是說,企業有關鍵技術,有科學管理,只是具備了形成核心競爭力的基礎要件,能否形成,還要看企業的文化是否優秀,即心理是否健康,沒有優秀的文化或健康的心理,關鍵技術和科學管理只能創造暫時的競爭力,而不能形成較為持久的核心競爭力。民營企業第二次創業問題也涉及到企業心理素質提升和文化基因再造問題。有不少民營企業在開始創業時,憑著一股激情、一股勇氣、一股干勁,窮則思變,大膽創新,家族成員協力合作,打出一片天下,完成原始資本積累。現在開始第二次創業,很多民營企業卻跨不過一道坎,這道坎不是資本問題、技術問題,也不是市場問題,而是心理問題、文化問題。李蔚、堯軍文寫了一篇題為《方正五道坎》的文章,分析曾經與聯想并駕齊驅的方正為什么到了20世紀90年代后期停滯不前,遠遠被聯想拋在后面的原因,說明方正沒有成功跨越五道坎,即技術坎、營銷坎、管理坎、戰略坎和文化坎。這五道坎中,關鍵的一道坎是文化坎,不少企業在過這道坎時摔下馬來。有些民營企業小富即安,缺乏做大事業的動力;有些民營企業受家族、泛家族文化的制約,不能大膽使用“外人”,不能推廣科學管理。這也是不少民營企業做不大的根本原因。有些民營企業,像三一重工、德力西、聯想、萬向、正泰、寧波方太廚具等之所以做得好、做得大,關鍵是這些企業正在探索或已成功地跨越了這道坎。討論誠信問題也是如此。誠信,實際上是企業的一種心理品質。誠信度低,心理品質就差,就談不到心理健康,這樣的企業肯定是病態的;如果一個企業完全失去了誠信,這個企業也就病入膏肓,不可救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