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房估師考試案例分析精講101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2-02-21
◎ 在經濟上可行即應是在各種可能的使用方式中,以經濟上
有限的投入而能獲得最大收益的使用方式。
◎ 土地與建筑物的均衡性即以房地產內部構成要素的組合是
否達到均衡來判斷其是否處于最優使用狀態,把建筑物與土地區位
是否相匹配,是否具有投資集約度的因素考慮進去。
項目建設地點為北京市海淀區,位于西三環與西四環之間,該
項目周邊區域為成熟的居住社區,已建成和正在建設的住宅項目較
多,且達到一定的規模,周邊市政設施較齊全且不在不斷改造完善
之中,在此建造居住及配套服務性物業充分滿足了土地與建筑物的
均衡性。
◎ 房地產周轉環境的協調性即房地產外部環境是否均衡或協
調的問題。也就是說,要按房地產與其周圍環境相協調能獲得大量
外部經濟效益的最優使用的用途進行分析。
項目位于北京市政府最早確定的實現城市綠化隔離帶的實驗地
——海淀區曙光花園地區,東臨昆玉河,沿昆玉河兩側綿延數公里
的城市綠化帶和其西北側約43公頃的曙光森林公園環繞周身,在
西山和昆玉河綠帶合圍中,形成極為良好的生態和景觀環境,適于
高檔居住性物業的開發建設,且鄰近地區多個居住性物業正在陸續
開發建設,對配套服務性物業亦有較大需求。在這種成熟的社區環
境中,項目規劃的開發建設用途及規劃設計方案均為適當,因此,
項目符合“房地產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性”原則。
◎ 可持續發展性即在分析時不僅要研究過去和現在的價格狀
況,而且還要研究房地產市場的現狀、發展趨勢,以及政治經濟形
勢和政策變化對房地產形成的影響以預測未來價格和收益變動的趨
勢。
在中關村高科技園區和金融街的開發建設,以及西外、阜外等
商圈日益成熟的帶動下,北京市西部(尤其是西北部)地區房地產市
場近幾年得到長足的發展,與東部CBD地區形成比肩之勢。在售、
在建、待建的住宅項目數量逐年增多,總體面積規模急劇擴大,住
宅市場的結構也逐漸完善。因此,在政策上和樓市本身的發展趨勢
上,項目都符合“可持續發展性”的原則。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項目規劃建設的高檔住宅小區較好
地體現了最高最佳使用原則,具有可實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