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員工離職率為2008年來最高
來源:上海商報發布時間:2011-12-27
2011年終盤點
國內最大的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昨天發布《2012離職與調薪調研報告》顯示,2011年員工離職率仍處高位。報告預計2012年上半年中國企業平均調薪9.8%,超中國GDP增幅。高科技行業、房地產行業、消費品行業及制造業四份行業報告同期發布。
今年,制造業員工離職率超過兩成
替代性職位招聘近半
報告說,對大多數企業而言,2011年是多“荒”的一年。資金荒、能源荒、用工荒,以及最致命的訂單荒。盡管經濟形勢錯綜難辨,企業經營困難重重,此次調查數據顯示,2011年各行業企業的員工平均離職率達到18.9%,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其中傳統服務業員工離職率達到21.2%,制造業員工離職率也高達20.5%.
報告說,同2008年金融海嘯時的職場不同,在全球面臨經濟二次探底、中國經濟放慢增長腳步的2011年,職場人士少了對不確定未來的恐懼和對企業的依賴,多了對高薪和工作生活平衡的追求。來自51job的招聘職位統計顯示,2011年日均發布的招聘職位數達到創紀錄的200萬多個,比2010年增加了三分之一。前程無憂首席人力資源專家馮麗娟說,招聘職位中因為人員離職產生的替代性招聘幾乎占到一半。一些制造業的雇主方甚至將工資提高了30%以上,仍無法招募到足夠的員工。
職業取向呈現多元化
報告分析說,員工的離職原因主要是薪酬福利、人際關系和管理問題等。但是從2011年職場流行語“裸辭”(先辭職再找工作)、“淘職客”(勤換工作,哪里工資高去哪里)、“職場木乃伊”(對批評表揚無所謂,沒有恥辱和榮譽感)、“灰色技能”(會唱歌、酒量好、重視人際關系)、“考碗族”(不考到公務員飯碗不罷休)等可以看出,離職的最根本因素是職業取向呈現多元和權重的變化。
值得關注的是,人才流向在發生悄然改變,外企在薪酬、職業前景和開放的管理文化的吸引力正在減弱。2011年,獲得重金投入和市場占先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更舍得向人才和人力資源管理投資,他們在人才市場上大規模的招兵買馬,并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由于不同投資屬性的企業薪酬和管理水平差異縮小,流向國有和民營企業人才越來越多。相同甚至更嚴重的是,2011年從不知名企業流出的人才更多,雇主品牌不為人知的企業在人才招聘和保留上面臨更嚴峻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