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課程  書店 學校  題庫 論壇  網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鄭州 | 天津
 司法考試網
 動態資訊  政策指南  指導大綱  經典案例  法規集成  司法解釋  培訓課程   司考教材  司考論壇 
 卷一:|歷年真題|模擬試題|學習指導  卷二:|歷年真題|模擬試題|學習指導  卷三:|歷年真題|模擬試題|學習指導  卷四:|歷年真題|模擬試題|學習指導 網校課程
地區信息

司法考試法制史2002-2008年歷年真題解析——多項選擇題

作者:   發布時間:2009-01-04  來源:
  • 文章正文
  • 網校課程
  • 資料下載
  • 圈子話題
  • 論壇

  多項選擇題

  (2003年)

  34.羅馬法的淵源有哪些?

  A.民眾大會等制定的法律

  B.最高裁判官等發布的告示

  C.五大法學家(蓋尤斯等)的解答與著述

  D.元老院決議、皇帝敕令

  答案:ABCD

  解析:羅馬法的淵源包括:①習慣法;②議會制定的法律;③元老院決議;④長官的告示;⑤皇帝敕令;⑥具有法律解答權的法學家的解答著述。

  35.南京國民政府于1947年公布和實施《中華民國憲法》。下列哪些是對這部憲法的正確表述?

  A.該法規定了選舉、罷免、創制、復決等制度

  B.該法的基本精神沿襲《訓政時期約法》和“五五憲草”

  C.該法體現了《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的立法原則

  D.該法確立的政權體制既不是內閣制,也不是總統制

  答案:ABD

  解析:1947年頒布的《中華民國憲法》共14章,依次是總則、人民之權利義務、國民大會、總統、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中央與地方之權限、地方制度、選舉、罷免、創制、復決、基本國策和憲法之施行及修改。基本精神與《訓政時期約法》和“五五憲草”一脈相承。故A、B項正確。其內容特點為:

  ①表面上的“民有、民治、民享”和實際上的個人獨裁。即人民無權,獨夫集權。1948年頒布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使這一特點法律化。故C錯誤。

  ②政權體制不倫不類。既非國會制、內閣制,又非總統制。故D正確。

  36.清末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制度中設有一種特殊的審判機構,即“會審公廨”。下列關于這一機構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確的?

  A.會審公廨是1864年清廷與歐洲列強協議建立的

  B.在會審公廨中,凡涉及外國人案件,必須有領事官員參加會審

  C.在會審公廨中,凡中國人與外國人間訴訟案,由本國領事裁判或陪審

  D.會審公廨設在租界內

  答案:BCD

  解析:1864年清廷與英、美、法三國駐上海領事協議在租界內設立的特殊審判機關。凡涉及外國人案件,必須有領事官員參加會審;凡中國人與外國人間訴訟案,由本國領事裁判或陪審,甚至租界內純屬中國人之間的訴訟也由外國領事觀審并操縱判決。美國并非歐洲國家,如果A項的表述是“歐美列強”,則A就是正確的。綜上,本題的正確選項是B、C、D項。

  37.下列有關《德國民法典》的表述,哪些是錯誤的?

  A.該法典主要體現了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的法律精神

  B.該法典較全面地規定了法人制度

  C.在立法技術上,該法典邏輯體系嚴密、用語精確

  D.該法典基本上是在日爾曼法的基礎上形成的

  答案:AD

  解析:A錯誤,《德國民法典》是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時期制定的法典,也是德國資產階級和榮克貴族相妥協的產物。B正確,《德國民法典》是資產階級民法史上第一部全面規定法人制度的民法典。C正確,法典在立法技術上,邏輯體系嚴密、概念科學、用語精確。D錯誤,德國法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較多固有的日爾曼法因素,但也繼受了羅馬法。

  38.《唐律疏議》又稱《永徽律疏》,是唐高宗永徽年間完成的一部極為重要的法典。下列關于《唐律疏議》的表述哪些是正確的?

  A.《唐律疏議》是由張斐、杜預完成的法律注釋

  B.《唐律疏議》引用儒家經典作為律文的理論依據

  C.《唐律疏議》奠定了中華法系的傳統

  D.《唐律疏議》對唐代的《武德律》等法典有很深的影響

  答案:BC

  解析:A錯誤,唐高宗在永徽三年下令召集律學通才和一些重要臣僚對《永徽律》進行逐條逐句的解釋,繼承漢晉以來,特別是晉代張斐、杜預注釋律文的已有成果,歷時 1年,撰《律疏》30卷奏上,與《永徽律》合編在一起,稱為《永徽律疏》,又稱為《唐律疏議》。B正確,《永徽律疏》不僅對主要的法律原則和制度作了精確的解釋與說明,而且盡可能引用儒家經典作為律文的理論根據。C正確,《永徽律疏》全面體現了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風格和基本特征,成為中華法系的代表性法典。D錯誤,《武德律》在先,《永徽律疏》在后。

  39.中國南宋規定戶絕指家無男子承繼。按照南宋的繼承制度,若出現戶絕,立繼承人的方式有哪些?

  A.“立繼”

  B.“祖繼”

  C.“嗣繼”

  D.“命繼”

  答案:AD

  解析:戶絕立繼承人有兩種方式,凡“夫亡而妻在”,立繼從妻,稱“立繼”。凡“夫妻俱亡”,立繼從其尊長親屬,稱為“命繼”。故選A、D項。

  (2004年)

  59.下列有關我國唐宋時期法制的表述哪些是正確的?

  A.《永徽律疏》不僅是中華法系的代表性法典,也是中國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

  B.《宋刑統》不僅是一部具有統括性和綜合性的法典,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刊印頒行的法典

  C.自首、類推、化外人、區分公罪與私罪等原則都是唐律中重要的刑罰原則

  D.唐代和宋代在中央司法機構的設置上是一致的,即在皇帝以下設置大理寺、刑部、御史臺三大司法機構,分掌中央司法審判職權

  答案:ABCD

  解析:《永徽律疏》總結了漢魏晉以來立法和注律的經驗,不僅對主要的法律原則和制度作了精確的解釋與說明,而且盡可能引用儒家經典作為律文的理論根據。《永徽律疏》的完成,標志著中國古代立法達到了最高水平。故A項正確。宋太祖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在工部尚書判大理寺卿竇儀等人的奏請下,開始修訂宋朝新的法典,同年7月完成,由太祖詔“付大理寺刻板摹印,頒行天下”,成為歷史上第一部刊印頒行的法典。據此B 項正確。C項表述正確;唐代沿襲隋制,皇帝以下設置大理寺、刑部、御史臺三大司法機構,執行各自的司法職能。宋沿唐制,在中央設置大理寺、刑部、御史臺,分掌中央司法審判職權。所以D 項也正確。

  60.魏晉南北朝時期法律發生了許多發展變化,對后世法律具有重要影響。下列哪些表述正確揭示了這些發展變化?

  A.《北齊律》共12篇,首先將刑名與法例律合為名例律一篇

  B.《魏律》以《周禮》“八辟”為依據,正式規定了“八議”制度

  C.《北周律》首次規定了“重罪十條”

  D.《北魏律》與《陳律》正式確立了“官當”制度

  答案:ABD

  解析:C 項錯在“重罪十條”首次規定在《北齊律》中,而不是《北周律》。北齊為維護封建國家根本利益,在《北齊律》中首次規定“重罪十條”,是對危害統治階級根本利益的十種重罪的總稱。把“重罪十條”置于律首,作為嚴厲打擊的對象,增加了法律的威懾力量。ABD 均是正確的表述。

  61.下列有關古羅馬《國法大全》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國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學階梯》、《法學匯編》、《查士丁尼新律》

  B.《國法大全》是由烏爾比安主持編纂的

  C.《國法大全》的問世,標志著羅馬法達到了最發達、最完備的階段

  D.12世紀意大利注釋法學派將《國法大全》的研究變成一門科學,為羅馬法復興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答案:ACD

  解析:查士丁尼皇帝(公元527一565年)為重建和振興羅馬帝國,成立了法典編幕委員會,進行法典編幕工作。從公元528 —534 年,先后完成了三部法律法規匯編。

  第一,《查士丁尼法典》。這是公元528—529年編出的一部法律匯編。它將歷代羅馬皇帝頒布的敕令進行整理、審訂和取舍而成。

  第二,《查士丁尼法學總論》,又譯為《法學階梯》。它是以蓋尤斯的《法學階梯》為基礎加以改編而成,是闡述羅馬法原理的法律簡明教本,也是官方指定的“私法”教科書,具有法律效力。

  第三,《查士丁尼學說匯幕》,又譯為《法學匯編》,于公元530—533年編成。這是一部法學著作的匯編,將歷代羅馬著名法學家的學說著作和法律解答分門別類地匯集、整理,進行摘錄,凡收入的內容,均具有法律效力。

  公元565 年,法學家又匯集了公元535—565年查士丁尼皇帝在位時所頒布的敕令168 條,稱為《查士丁尼新律》。以上四部法律匯編,至公元12 世紀統稱為《國法大全》或《民法大全》。《國法大全》的問世,標志著羅馬法已發展到最發達、最完備階段。根據以上內容可知本題選ACD.(2005年)

  63.下列關于中國古代法制思想和法律制度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禮法結合”為中國古代法制的基本特征

  B.夏商時代的法律制度明顯受到神權觀念的影響

  C.西周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罰”思想到漢代中期以后被儒家發揮成為“德主刑輔、禮刑并用”的策略

  D.清末修律使中華法系“依倫理而輕重其刑”的特點沒有受到沖擊

  答案:ABC

  解析:隨著修律過程中一系列新的法典法規的出現,中國封建法律制度的傳統格局開始被打破,不僅傳統的“諸法合體”形式被拋棄,而且中華法系“依倫理而輕重其刑”的特點也受到極大的沖擊。選項D錯誤。至于選項ABC正確,不贅述。

  64.下列中國古代法律制度,哪些是直接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而形成的?

  A.漢代的《春秋》決獄

  B.明代的“九卿會審”

  C.《魏律》規定的“八議”制度

  D.《晉律》和《北齊律》確立的“準五服制罪”制度

  答案:ACD

  解析:法律儒家化自西漢開始,至《永徽律疏》完全結束。漢朝的“上請”、“恤刑”、“親親得相首匿”、“春秋決獄”、“八議”、“宮當”、“準五服制罪”、“重罪十條”等都是法律儒家化的體現。至于選項B“九卿會審”并非直接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而形成的,而是封建社會后期君主專制加強的表現。

  65.司法制度是一國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有關各國司法制度的表述哪些是正確的?

  A.19世紀后期司法改革后,英國取消了普通法和衡平法兩大法院系統的區別,統一了法院組織體系

  B.“馬布里訴麥迪遜”案對美國違憲審查制度的確立具有重要意義

  C.日本明治憲法頒行后,按法國和德國的模式建立了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系統

  D.中國清末的司法制度改革與廢除領事裁判權有直接關系

  答案:ABCD

  解析:略。

  (2006年)

  63.《疑獄集》載:“張舉,吳人也。為句章令。有妻殺夫,因放火燒舍,乃詐稱火燒夫死。夫家疑之,詣官訴妻,妻拒而不認。舉乃取豬二口,一殺之,一活之,乃積薪燒之,察殺者口中無灰,活者口中有灰。因驗夫口中,果無灰,以此鞠之,妻乃伏罪。”下列關于這一事例的哪些表述是不成立的?

  A.作為縣令的張舉重視證據,一般用豬來作為證據

  B.張舉之所以采取“積薪燒豬”的方法來查驗證據,乃因當時的法律沒有規定刑訊的程序

  C.該案殺人者未受刑而伏罪,因其符合當時法律規定禁止使用刑訊的一般條件

  D.張舉在這個案件中對事實的判斷體現了當時法律所規定的“據狀斷之”的要求

  答案:ABC

  解析:唐律確認了刑訊逼供的合法性,但是對刑訊手段的使用卻作了嚴格限定。《斷獄律》規定,審判時“必先以情,審察辭理,反復參驗,尤未能決,事需拷問者,立案同判,然后拷問,違者杖六十。”也就是要求承審官員在拷問之前,必須先審核證據的真實性,然后反復查驗證據。證據確鑿,仍狡辯否認的,經過主審官與參審官共同決定,可以使用刑訊;未依法定程序拷訊的,承審官要負刑事責任。同時規定對那些人贓俱獲,經拷訊仍不認罪的,也可以“據狀斷之”,即根據證據定罪。由此可知,本題答案為ABC.

  64,英國是普通法系的發源地,下列關于英國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哪些表述是正確的?

  A.普通法具有“程序先于權利”的特點

  B.普通法的形成是中央集權和司法統一的直接后果

  C.衡平法重實質而輕形式,審判時既不需要令狀也不采用陪審制,程序簡便靈活

  D.當衡平法與普通法的規則發生沖突時,衡平法優先

  答案:ABCD

  解析:英國法的源頭是盎格魯·撒克遜時代的習慣法。隨著王權的強大和完善的皇家司法機構的建立,逐漸形成了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三大法律淵源。普通法是英國法最重要的淵源。從法源的意義來看,普通法是指由普通法院創立并發展起來的一套法律規則。“遵循先例”是普通法最基本的原則,指一個法院先前的判決對以后相應法律處理類似案件具有拘束力。普通法最重要、影響最大的特征是“程序先于權利”。普通法實行令狀制度,要求原告只有在申請到特定的以國王名義簽發的令狀后才能向法院主張實體權利保護:令狀成為訴權憑證,無令狀就不能起訴。由此形成普通法“程序先于權利”的特點。普通法在傳統令狀制度下,存在保護范圍有限,內容僵化,救濟方法少的缺陷。因此國王將得不到普通法院公正保護的當事人的申訴交給大法官審理,到15世紀時正式形成了大法官法院(又稱衡平法院)。法!律教育$網根據大法官的審判實踐,逐漸發展出依“公平”、“正義”的原則形成的“衡平法”。現代意義上的衡平法指的是英美法淵源中獨立于普通法的另一種形式的判例法,它通過大法官法院,即衡平法院的審判活動,以法官的“良心”和“正義”為基礎發展起來。其程序簡便、靈活,法官判案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因此,衡平法被稱為“大法官的腳”,可大可小,具有很大的伸縮性。相對于普通法,衡平法重實質而輕形式,訴訟程序簡便靈活,審判時既不需要令狀也不采用陪審制。當衡平法與普通法的規則發生沖突時,衡平法優先適用。由此可知,本題中所有選項的表述都是正確的。故本題答案為ABCD.

  (2007年)

  57.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高宗李治的妹夫房遺愛謀反案發犯“十惡”罪。依《永徽律疏》的規定,對房遺愛應作何處置?

  A.可適用“八議”免于死刑

  B.應被判處死刑

  C.可以赦免

  D.不適用自首

  答案:BD

  解析:唐律將十惡罪規定在名例律之首,并在分則各篇中對這些犯罪相應規定了罪嚴厲的刑罰。唐律規定凡犯十惡者,不適用八議等規定,且為常赦所不原。唐律規定,謀反等重罪或造成嚴重危害后果無法挽回的犯罪不適用自首。因為房遺愛犯的是謀反之罪,所以對房遺愛不可以適用八議免于死刑,應判處死刑,不可以赦免,并且不適用自首。

  58.關于歷史上法學家法律解釋、法學著作的效力,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中國西晉及唐朝,律學家、官員對法律的解釋經皇帝批準頒行以后,具有法律效力

  B.古代羅馬帝國時代,經皇帝授權的法學家的解釋具有法律效力

  C.美國有許多著名的法學家同時為杰出法官,他們的法學作品具有立法的意義

  D.在現代德國,法學教授的著述是法官適用民事法律時的重要參考材料

  答案:ABD

  解析:在中國古代,律學家、官員對法律的解釋經皇帝批準頒行以后,具有法律效力,比如著名的張杜律和唐律疏議。而在古代羅馬帝國時代,經皇帝授權的法學家的解釋具有法律效力,其中著名的是當時的五大法學家(蓋尤斯、烏爾比安、伯比尼安、保羅、莫迪斯蒂努斯)。在現代德國,其法律體系屬于大陸法系。在德國根據“有法律依法律,無法律依習慣,無習慣依法理”的法律適用原則,因此法學教授的著述是法官適用民事法律時的重要參考材料。美國法學家的法學作品對法律發展具有影響,但不能說具有立法的意義,因為法學家沒有立法權。因此,正確選項為ABD.

  (2008年)

  57.中國古代社會的死刑復奏制度是指奏請皇帝批準執行死刑判決的制度。關于這一制度,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北魏太武帝時正式確立了死刑復奏制度

  B.唐朝的死刑案件在地方實行“三復奏”,在京師實行“五復奏”

  C.明清時期的朝審制度取代了死刑復奏制度

  D.死刑復奏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既加強了皇帝對司法、審判的控制,又體現了皇帝對民眾的體恤

  答案:ABD

  解析:死刑復奏制度是指奏請皇帝批準執行死刑判決的制度。北魏太武帝時正式確立這一制度。所以A是正確的。在死刑的執行上,唐代沿用了隋朝的死刑復奏制度,在地方實行三復奏,在京師實行五復奏。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先后怒殺了大理寺丞張蘊古和交州都督盧祖尚以后,因為錯殺后悔不已,他認為實行三復奏用處不大,“比來決囚,雖三復奏,須臾之間,三奏便訖,都未得思,三奏何益?”遂決定改三復奏為五復奏,即處死前一日、二日復奏,執行之日又三復奏的制度,死刑應在復奏皇帝批準下達后執行,并且必須依法定方法執行,判決應斬而絞,或者應絞而斬,徒一年。因此,B項說法是正確的。明清時期的朝審制度始于明天順三年(1459年),明英宗命每年霜降之后,三法司會同公侯、伯爵、在吏部尚書(或戶部尚書)主持下會審重案囚犯,從此行政制度。可見朝審制度只是對重案囚犯的一次審理,并不涉及到死刑的執行問題,所以C是錯誤的。D項所述“死刑復奏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既加強了皇帝對司法、審判的控制,又體現了皇帝對民眾的體恤”,明顯是正確的,不贅述。

  58.關于《永徽律疏》,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

  A.《永徽律疏》又稱《唐律疏議》,是唐太宗在位時制定的

  B.《永徽律疏》首次確立了“十惡”即“重罪十條”制度

  C.《永徽律疏》對主要的法律原則和制度做了精確的解釋,而且盡可能以儒家經典為根據

  D.《永徽律疏》是對《貞觀律》的解釋,在中國立法史上的地位不如《貞觀律》

  答案:ABD

  解析:《唐律疏議》(《永徽律疏》)是唐高宗李治在位時期完成的,并非在唐太宗在位時制定,所以A是錯誤的,當選。《北齊律》首次確立了“重罪十條”制度,隋《開皇律》確定了“十惡”制度,所以B也是錯誤的,當選。C項“《永徽律疏》對主要的法律原則和制度做了精確的解釋,而且盡可能以儒家經典為根據”明顯是正確的,不再贅述。《永徽律疏》是針對高宗永徽二年修訂的《永徽律》進行的逐條逐句的解釋,而不是對《貞觀律》進行解釋。《貞觀律》確定了唐律的主要內容和風格,但是歷史地位上是不如《永徽律疏》的,因為《永徽律疏》的完成標志著中國古代立法達到了最高水平。所以D是錯誤的,當選。

  59.關于外國法律制度,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羅馬法中的繼承分為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早期采取“限定繼承”的原則,后來逐步確立了“概括繼承”的原則

  B.法國1875年憲法由《參議院組織法》、《政權組織法》和《國家政權機關相互關系法》三部憲法性文件組成,不是一部系統完整的憲法法典

  C.英國制定法在法律淵源中的重要性不如普通法和衡平法,但其效力和地位很高,可對判例法進行調整、修改

  D.德意志帝國于1877年1月27日頒布《法院組織法》,確認了司法獨立原則,規定審判權由獨立的法院行使,審判只服從法律,法官實行終身制

  答案:BCD

  解析:羅馬法中的繼承分為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優于法定繼承。早期采取“概括繼承”的原則,后來逐步確立“限定繼承”的原則。所以A是錯誤的,不應選。法國1875年憲法是法國歷史上實施時間最長的一部憲法。這部憲法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制。1875年憲法由三個憲法性文件組成,分別是《參議院組織法》、《政權組織法》和《國家政權機關相互關系法》,所以B項是正確的,應選。英國制定法在法律淵源中的重要性不如普通法和衡平法兩種判例法,但其效力和地位很高,可對判例法進行調整、修改,現代一些重要的法律部門如社會立法是在制定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C項說法是正確的。德意志帝國建立后,于1877年1月27日頒布《法院組織法》,確認了司法獨立原則。規定審判權由獨立的法院行使,審判只服從法律,法官實行終身制;設置了由區法院、地方法院、高等法院和帝國法院構成的普通法院體系,帝國法院為全國的最高司法審級。因此,D項說法正確。

   輔導科目
課時數
免費試聽
學費
在線購買
130
¥600
61
¥300
     ·真題班
28
¥250
52
¥250
271
¥1400
16
¥50
5
¥50
6
¥75
熱門資料下載:
司法考試最新熱貼:
【責任編輯:盧雁明  糾錯
報考直通車
 
·報名時間:6月網報7月確認。
·考試時間:2010年9月18、19日。
                       MORE>>
                       MORE>>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免费的aⅴ中文字幕 | 一级日本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在线怕怕视频 | 日本一本久a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一级人成字幕 |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 | 中文字幕日韩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