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汽人事動蕩4高管齊拜拜
來源:成都商報發布時間:2012-02-10
2011年7月加盟富臨集團的著名汽車經理人張欣已經于2012年1月31日書面提出辭職,辭去了四川富臨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四川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四川(野馬)汽車工業股份股份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綿陽新能源汽車項目總指揮等所有職務。不過,成都商報記者獲悉,除了張欣外,近期離開川汽集團的還有多名高管。富臨集團和川汽集團的一位高層代表昨日對記者表示,技術人員和核心管理人員都在川汽,不會影響川汽今年的計劃和安排。
多位高管離職
在張欣提出辭職后,坊間就有傳聞,稱四川野馬汽車黨委副書記鄧玲、四川野馬汽車營銷公司副總經理林偉也跟隨張欣離開。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從富臨集團一位高層人士處獲悉,上述兩人離職傳聞屬實,“鄧玲、林偉也離開了川汽”,但該人士強調,每個人離開的深層次原因并不一樣。
與此同時,2011年從奇瑞轉會而來的前奇瑞人力資源部總監、現川汽集團副總經理、人力資源部總監方琳在春節前也提出了辭職。“我正在交接工作”,昨日,方琳在電話中對成都商報記者表示。
上述富臨集團高層人士評價林偉,稱其能力不行,根據考核,本就打算要他走。對于鄧玲,該人士有著較高的評價,他說,“鄧玲人不錯,以前是從黨委工作上退休下來的,還是有能力。”該高層人士還表示,這幾個人在川汽的待遇還是很不錯的,大概每年也有幾十萬元。
對于方琳,該人士也評價較高,稱方琳也是很不錯的。對于方琳辭職的原因,他表示,“這跟張欣他們不同,他是有自己的個人原因。”對此,方琳昨日也對成都商報記者說,“我是江蘇人,對四川氣候不習慣,吃辣的也不行”。
富臨高層:發展不受影響
四川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末,曾經生產的“金頂”牌客車系列、“野馬”、“白鹿”牌輕型越野車和客貨兩用車風靡全國。1994年5月由成都輕型汽車總廠等三家成都市屬汽車企業全建制合并組成四川汽車工業集團公司。2002年9月被擁有全國民企500強———富臨集團整體兼并重組。
在富臨集團董事長安治富的規劃中,川汽集團發展目標是做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佼佼者,為此,2011年4月,富臨集團投資30億元打造綿陽基地,并重金請來張欣、方琳等一批著名的汽車經理人。對于張欣的離職,上述人士表示,和張欣的簽約合同是5年,“我們已經啟動了法律程序,要追回這個錢。”
然而,張欣不到一年就離職,是否會影響到川汽集團的發展規劃。對此,上述富臨集團高層人士表示,“目前已由原川汽總經理何國清主持工作,2012年的發展目標不會有任何調整”。他表示,“雖然一些高層離職,但核心的管理團隊、技術人員都在,精神飽滿,對川汽集團的發展很有信心”。同時,該人士還表示,以后可能還會再招職業經理人,但目標是年銷售在10萬輛以上的專業職業經理人。
雙方說法
A
富臨集團高層:
花了2000萬元挖張欣
1月31日,川汽集團常務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張欣給川汽集團的一位高層遞交了辭職報告。2月2日下午,富臨集團發出的一份名為《關于何國清等同志職務任免事宜的通知》貼到了川汽集團的宣傳欄中。幾個小時以后,關于張欣突然辭職的種種猜測,在川汽集團內部和汽車行業流傳。經過種種努力,昨日,富臨集團一位高層代表就張欣辭職一事接受了成都商報記者的獨家采訪。
雙方意見不合
對于張欣加盟川汽7個月不到就離職的原因,該高層人士表示,隨著張欣加盟川汽并開展工作,集團逐漸發現他并不像預想中那么厲害,“過去聘用他是因為他在北汽工作過,但是我們詳細查閱他的歷史,發現他真正干過總經理是在南京依維柯,在北汽沒有搞過工廠,沒有在銷量3萬輛以上的工廠搞過‘產供銷’。”
既然如此,為何當初和張欣簽約呢?該人士也表示,來之前集團評估過風險,但認為他在汽車行業比較有名,隨便怎樣也有些資源,但“工作幾個月后,我們非常失望。”
該高層人士表示,張欣沒有“產供銷”一體的經驗;在汽車的開發上,張欣給川汽帶來了一個微型車項目,“我們認為這種車根本賣不掉,但他還是強調要開發”。據該人士介紹,在許多觀念上,雙方爭執很大。
該人士同時表示,出現問題后,“我們并沒有讓他走”。春節期間,川汽集團現任的代總經理何國清和張欣談了話,“要他深入一線、改變觀念,腳踏實地地工作,同時讓他改掉偏執、無知的傲慢。”
不過,這次談話似乎并沒有讓雙方的分歧有任何改善。在談話后不久,即1月31日,張欣就提交了辭職報告,而談到這個辭職報告,該人士表示,“張欣在辭職時,只給川汽集團一位分管負責人遞交了辭職報告,至今都沒有給富臨集團高層一個電話,領導相當生氣。”
已啟動法律程序
那么,當初簽約協議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該人士對記者表示,主要包括:第一是張欣在川汽工作5年,第二是五年做到年銷售12萬輛車,第三是完成2012年任務(年銷售2.5萬輛)。至于張欣的薪水,他透露,應該是中國最高的,即買斷5年的工作時間、保證12萬輛產能,給了2000萬元,另外每年還有300萬元的工資,平均下來每年稅后700萬。“這是‘世界級’的薪酬。可見我們對人才是多么渴求。”
而據記者統計,2010年中國A股上市車企高管薪酬最高為江鈴汽車董事總裁陳遠清,為37.5萬美元(約250萬元),福田汽車董事總經理王金玉薪酬198.47萬,排名第二。如果張欣薪酬如富臨集團該高層人士所言,張欣的薪酬接近中國A股上市車企高管年薪的3倍。
不過,該人士表示,張欣離職時“一分錢沒有退,拿走了”,“我們已經啟動了法律程序,要追回這個錢,法律事務部在負責。”
許多人也擔心,張欣團隊的突然離職,可能將會對川汽集團的汽車戰略規劃造成影響,但該人士強調,“他走了,我們今年一樣完成任務,年銷售2.5萬輛。同時,技術人員、核心管理人員一個都沒走。”在談到川汽接下來的規劃時,該人士強調,“現在汽車不是高科技,技術不難,中國需要自主的民族品牌,民族品牌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車價還有很大的下降空間。對于川汽來說,新能源汽車是長期規劃,短期內還是以傳統型汽車為主,主要是開發實用性汽車。”
B
張欣:我想安靜一段時間
突然辭職,張欣到底是如何考慮的呢?對于富臨集團的一些說法,張欣是否認同?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多次撥打其在成都、北京的手機號,成都號碼整日關機,而北京號碼直到晚上8點終于接通。
對于目前的狀態,張欣對記者說,“我現在已經回到老家了,謝謝你還這么關心我,我想安靜一段時間。”不過,對于他和富臨集團高層之間的不和,他說,“安總(富臨集團董事長安治富)是一位成功人士,但在面對一些事的時候比較感性”,張欣說他雖然曾在國內許多汽車公司工作過,但在企業面前,個人還是比較弱小。
而對于富臨集團所說“張欣實際能力比預想中差”的說法,張欣笑而不語。接著,張欣對記者表示,“安總過去也有激動的時候,他比我大很多,我挺尊敬他的。”對于富臨集團所提到的2000萬薪酬問題,張欣沒有正面回答,他稱,這是半隱私的事情,關于個人利益的事情,會有合適的時間解決。
至于有傳聞其即將加盟北汽集團旗下的北京通用航空公司的消息,張欣向記者證實沒有。而成都商報記者2月8日致電北汽集團董事會行政辦公室,獲悉在北汽集團并沒有張欣的名字。成都商報記者席大偉
一邊是老板
一邊是磨合
曾經被中國知名民企富豪倚重的職業經理人,為何最后卻不歡而散?
在2008年加入北汽集團之前,張欣曾在南京依維柯、南汽集團、名爵(MG)汽車擔任過高管,是一位著名的汽車經理人。
而當初為了引進張欣,富臨集團董事長安治富也不惜重金,并且三顧茅廬。從“張欣突然離職事件”可以看出,雙方性格、觀念不和,或許是一個主要的問題。
安治富是四川本土著名的企業家,由于成績突出,獲得過無數榮譽,被媒體稱為“川北首富”,作為成功企業家,他自然有自己的性格。
而張欣在汽車行業工作多年,養成了自己的工作方式。而一旦在重要事情和決策上看法不一,許多矛盾就會爆發。就像民族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曹鶴對記者說的,“個人與企業文化之間的磨合問題,是張欣離職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與東部地區相比,四川民營企業在選擇職業經理人時,很多時候只看重能力,忽視了性格、文化方面的磨合。而隨著四川民營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這種融合問題將會更多地凸顯出來。
如果說“黃光裕與陳曉恩怨”影響中國職業經理人文化,毫無疑問,“張欣突然離職事件”也將會深刻影響到四川民營企業老板選擇職業經理人的觀念與看法!或許,經歷許多個張欣事件后,職業經理人與民企老板之間的信用體系才會有個更清晰的底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