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表演型人格障礙咨詢案例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2-01-26
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心理咨詢師考試,全面的了解心理咨詢師考試教材的相關重點,小編特編輯匯總了心理咨詢師考試輔導資料,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心理咨詢師《二級心理咨詢師》案例分析:表演型人格障礙咨詢案例
李某,男,26歲,工人,漢族,已婚。因喜表現自己,感情用事,易激惹13年入院。
病人于13年之前,不明原因逐漸表現愛模仿戲裝演員的動作,身著戲裝或其姐的紅毛衣,頭扎鮮花,抹口紅,打扮自己,行為舉止女性化。同時容易發脾氣,自己的愿望如不能得到滿足,就煩躁,甚至打人。變得非常自私,把家里電視機和洗衣機搬至自己的房間,不許別人使用,并常緊鎖門戶,防止他人進入。愛聽表揚的話,與人談話時,總想讓別人談及自己如何有能力,親戚如何有地位,自己外貌如何出眾等,如果別人談及別的話題,病人常常千方百計地將話題轉向自己,而對別人的講話內容則心不在焉。因此病人常與家庭地位、經濟情況、個人外貌等不如他的人交往,而對強于他的人常常無端抵毀。病人常常感情用事,以自己高興與否判斷事物的對錯和人的好壞,對別人善意的批評,即使很婉轉,也不能虛心接受,不但不領情,還仇視別人,迫使別人不得不遠離他。因此許多人說他不知好歹。與別人爭論問題時,總要占上風,即使自己理虧,也要編造謊言,設法說服別人。病人常到火車站站口或公共汽車上幫助檢票、售票。有時對人過分熱情,但若別人稍違于他,就與別人吵架,從而導致關系破裂,幾乎無親密朋友。近幾年來,與人發生糾紛次數有所增加,給家庭帶來許多麻煩。于1992年3月25日入院。患病13年來,病情從未緩解過,但飲食、睡眠、大小便基本如常。
平素體健,無高熱、抽搐、昏迷史,無中毒、肝炎、結核等病史,無服用成癮物質病史。
母孕期健康,足月順產,幼年發育正常。7歲上學,學習成績較好,初中畢業后參加工作,從事一般體力勞動。姐弟3人與2個姐姐為同母異父,因此父母對其特別溺愛、嬌慣。任性,不讓人,聽不得批評意見。
精神狀態檢查:意識清,儀表整潔,自行步入病房,年貌相符,接觸主動合作,對周圍環境不感陌生,定向力完整,飲食、睡眠好,生活可自理。未發現感、知覺障礙和思維聯想障礙。言語流暢,語量稍多。注意、記憶、計算無明顯障礙,智能正常。自知力不完整,對自己易煩躁、發脾氣,認為屬病態,但對自己自私、愛表現等無正確認識。情感反應協調,但強烈而多變,談及戲裝或某人長相時,表現很大興趣,面帶笑容,表情夸張,談及人際關系時則又抱怨別人,帶有敵視情緒。以醫護人員對他的態度好壞來評判對方長相是否漂亮。否認身著戲裝時有性快感。言談舉止富有女性色彩。行為幼稚,有時故意尖聲怪叫,以引起病友注意。
輔助檢查:血常規、肝功能化驗正常。心電圖正常。腦電圖呈界限性腦電圖。染色體顯帶分析未見異常。MMPI測查不合作,回答均為“是”,測圖無效。
「案例討論」
表演型人格障礙,又稱癔癥型人格障礙或尋求注意型人格障礙,或心理幼稚型人格障礙。從這些同義術語的字面含義中即可看出,此型人格障礙以人格的過分感情化,以夸張言行吸引注意力及人格不成熟為主要特征。關于癔癥型人格與癔癥的關系,過去認為二者是一脈相承的。但臨床觀察發現,癔癥病人的病前人格為表演型的僅為20%,一些明顯的表演型人格病人可終生不發生癔癥,此情況表明表演型人格雖有癔癥有關,但并非必然聯系。因此,現在普遍傾向于使用“表演型”而回避“癔癥型”,以達到將“癔癥人格”與“癔癥”分開之目的。
國外報道本病在成人人群中的患病率為2.2%,婦女高于男性2倍。本病的病因主要是幼年創傷性體驗,家庭因素、文化影響等。較多發生于少年期后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格逐漸趨向成熟,至中年達到明顯緩解。
我國表演型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是:
1、符合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
2、癥狀至少符合下述項目中的三項:
(1)表情夸張像演戲一樣,裝腔作勢,情感體驗膚淺;
(2)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響;
(3)自我中心,強求別人符合他的需求或意志,不如意就給別人難堪或強烈不滿;
(4)經常渴望表揚和同情,感情易波動;
(5)尋求刺激,過多地參加各種社交活動。
(6)需別人經常注意,為了引起注意,不惜嘩眾取寵、危言聳聽,或者在外貌和行為方面表現得過分吸引他人;
(7)情感反應強烈易變,完全按個人的情感判斷好壞;
(8)說話夸大其詞,摻雜幻想情節,缺乏具體的真實細節,難以核對。
本例有自幼受寵、自我中心的家庭教育背景,人格突出異常始于13歲,病程呈持續性,癥狀以夸張行為吸引別人注意為主,易與人發生糾紛,喜表揚,情感反應強烈且多變,判斷是非的標準完全出于個人情感,參加社交過多,以上特點,符合表演型人格障礙癥狀標準的第1、3、4、5、6、7條,符合本病的診斷標準。本例無明顯的暗示性高和好幻想的癥狀特點,也無本病常伴發的酒精和藥物濫用、自殺未遂、自傷等病態行為。
本病在男性易被誤診為反社會人格,本例病人易與人發生糾紛,有時打人。但病人的社會違規行為不突出,18歲前無逃學、偷竊、說謊、吸煙、喝酒、破壞公共財物、虐待弱小等品行障礙;18歲后無曠工、違法、反復斗毆、不承擔家庭義務等反社會行為,故可排除反社會人格。
表演型人格男性有顯著女子氣者為15%,本例言行有濃厚的女性色彩,性生活較少,應注意與“陰陽人”和同性戀鑒別。本例喉結、外生殖器正常。染色體顯帶分析正常,生殖功能正常,著女裝無性快感,也無戀男性傾向,可資鑒別。
本例易激惹,社會活動增多,常在公共場所幫人檢票,類似輕躁狂癥狀。但病人13歲起病,病程持續13年之久,也無自我評價過高、意念飄忽,性欲亢進等癥狀,飲食、睡眠一直正常,也無悲觀、自卑病史,故可排除躁郁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