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心理咨詢師考試:多重人格分析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2-01-26
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心理咨詢師考試,全面的了解心理咨詢師考試教材的相關重點,小編特編輯匯總了心理咨詢師考試輔導資料,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周圍,有一個人,有17個名字、17種不同的裝扮、17種不同的發式、17種不同的聲調和面孔、17種不同的性格、17種不同的生活,您會有怎樣的感覺?我想,你一定會感到非常驚異和迷惑。您首先的反應可能是不信,這太超乎我們的想象了,這能是真的嗎?可是,這恰恰就是紀實體的心理分析小說《人格裂變的姑娘》中主人公西碧爾的現實。這部小說除了人名是假的,其它事實幾乎都是真實、未加修飾的。她就是存在著17種不同的裝扮、聲調、面孔、性格和生活的那個人,活生生的人。心理學上,把這種一個人具有多種人格的現象,稱做“多重人格”。
您可能會問:人的性格本身就很復雜,很多人終生都無法真正了解自己的性格或人格,如果一個人有好幾個、好幾重人格,人豈不更復雜了嗎?如果一個人有好幾重人格的話,遇到緊要關頭,該聽哪個人格發出的指令呢?會不會出現嚴重的混亂呢?多重人格人格有什么危害呢?很多人覺得自己的性格中有好多矛盾的側面,這樣的情況,是不是多重人格呢?為什么會出現多重人格這種奇妙現象呢?下面,我們就循著大家的疑問,逐層解剖,揭開多重人格的秘密。
其實,純粹的多重人格現象是非常罕見的,迄今為止,世界上見諸報道的,還不足50例,而我國只有一些雙重或多重人格的正式報道。多重人格是一種嚴重的心理障礙。美國精神病大詞典對于多重人格的定義是這樣的:“一個人具有兩個以上的、相對獨特的并相互分開的亞人格,是為多重人格。是一種癔癥性的分離性心理障礙。”多重人格的基本特征是,雖然同一個體具有兩種或更多完全不同的人格,但在某一時間,只有其中之一明顯。每種人格都是完整的,有自己的記憶、行為、偏好,可以與單一的病前人格完全對立。多重人格可以有雙重人格、三重、四重……,最多的可以達到17重人格。其中以雙重人格相對多見,通常其中一種占優勢,但兩種人格都不進入另一方的記憶,幾乎意識不到另一方的存在。從一種人格向另一種的轉變,開始時通常很突然,與創傷性事件密切相關;其后,一般僅在遇到巨大的或應激性事件、或接受放松、催眠或發泄等治療時,才發生轉換。
即使進行了這樣“科學的描述”之后,也還是難于使大家理解多重人格現象。我們不妨從《人格裂變的姑娘》中摘錄一段“西碧爾不同人格一覽”中的部分內容,使我們對于多重人格,能有一個更直觀的了解。“西碧爾。伊莎貝爾(1923年):一個性格干癟的人;醒著的自我。”“維多利亞(1926年):小名維基;一個自信的、世故的而又動人的金發女郎;西碧爾眾多自我的記憶痕跡。”"佩吉(1926年):一位熱心的、愛武斷的、常常發脾氣的小鬼,長著獅子鼻,留短發,一幅調皮的笑容。“還有”馬西婭(1927):一位作家和畫家;極易激動;臉呈盾形,長著灰色的眼睛和靠一邊偏分的褐發。“”邁克(1928):西碧爾兩個男性化身之一;一個木工和建筑工;長著深色皮膚、黑發、褐色的眼睛。“”西碧爾。安(1928年):無精打采,到了神經衰弱的地步;蒼白,膽怯,長著灰金色頭發,橢圓臉和直直的鼻子。“”魯西(年份未明):是一個嬰兒,一個未充分發育的自我。“”瑪喬里(1928):安詳、富有活力、很易發笑;一個逗樂的人;身材嬌小,皮膚白,鼻子扁平。“最后,是”新的西碧爾(1965年):第17個自我;其余16位自我的混合物。“從這里,我們就會發現,西碧爾17種人格中的每一個人格,都有自己的名字,自己的面孔、發式和特殊獨特的性格;其中既有”未發育的嬰兒“,也有”其它16個自我的混合物“。既可以是一個”自信世故的金發女郎“,還可以是”易激動的畫家和作家“或”無精打采,到了神經衰弱的地步;蒼白,膽怯的西碧爾“。除了”嬰兒和不同年齡的女人“,還可以是作為木工或建筑工的”男人化身“。她的多重人格人格五花八門、豐富多彩、又相互矛盾。
一個人如果擁有多重人格的話,遇到壓力或危急關頭,該受哪一個人格支配呢?會不會出現好幾個人格爭奪對人的控制權,而出現嚴重混亂狀態呢?其實,多重人格的各個亞人格都是各自獨立、彼此分開的,一種人格出現,其他人格就自動退場,所以,任何時候,都有一個主要人格占優勢,人的行為也就由占優勢的人格“值班”、控制,不會出現“好幾個人格爭奪控制權的混亂狀態”。究竟由哪種人格來支配,完全遵循“哪種人格最適應當時的環境和需要,就啟動和出現哪種人格”的原則。這實際上就是“適者生存”法則的心理學翻版。如果我們用“變色龍”或者“變形蟲”來理解多重人格,也許會更形象、更直觀。比如,用比較自信的人格,去應付具有競爭性的環境;用脆弱、神經衰弱的人格去贏得同情、獲取依賴;用畫家和藝術家的人格和身份,去應付上層社會等。這樣,我們就會發現,多重人格在本質上,就是一種通過頻繁地變換人格,來適應環境的心理現象,是一種適應環境的心理努力。
讀到這里,您可能會想,“多重人格人格能夠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多好呀!我也希望自己擁有多重人格,怎么能說多重人格是病態呢?怎么還要去治療和消除多重人格呢?這多愚蠢!”的確,從表面上看,多重人格是有諸多靈活多變的適應性好處,但是,這種多變的好處,是付出了巨大代價的,只有了解了這些代價,您才有可能比較客觀地評價多重人格的利弊。下面談到的,就是多重人格的代價。
本質上,多重人格是一種對于環境壓力的防御,每種亞人格就是針對某種特殊環境的特殊防御。通俗地講,就是在不同環境下,穿不同的“衣服”。由于多重人格的背后,是強烈的自卑和脆弱,所以,由亞人格制做的“衣服”將會變得非常的厚重,使穿著衣服或人格面具的人會不堪重負,將無暇真正享受人生,整天忙于換“衣服”,支撐厚重的“衣服”,為“衣服”添上各種迷惑別人和自己的眩目色彩或樣式。這樣的人,會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忙得整天疲于奔命。因為,盡管有多姿多彩的多重人格,但是,它們是虛弱、恐懼和不安全感的產物,各種亞人格的輪番出演,不是為了樂趣或幸福,是為了滿足安全感。多重人格既是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用來保護自己的復雜武器,同時,又是妨礙多重人格本人發展和享樂的累贅和障礙。所以,在外人看來,多重人格是一種新奇神秘的心理現象,而就多重人格本人來講,卻是一種無盡的徒刑和悲劇。對于多重人格者的分析也證實,每個多重人格者幾乎都有一個充滿辛酸和創傷的童年。他們的家庭環境普遍充滿了暴力、矛盾、強權、虐待以及混亂的情感。具有17種亞人格的西碧爾的母親,就是個暴虐的精神分裂癥患者。針對矛盾分裂的環境,孩子就自然而然地發展出矛盾分裂的應付方式和人格,多重人格,就是兒童對付嚴酷的成長環境的最典型、最悲慘的例證。多重人格是兒童面對惡劣的成長環境的時候,做出的無奈的、同時也是充滿智慧的選擇。它證明了這樣一條生命法則:“無論環境多么惡劣,生命最終都會找到自己的生存和表達方式。生的欲望是不可戰勝的”。
純粹的多重人格畢竟是少見的,心理門診中更多見的是一種“亞多重人格狀態”,或者“多重人格傾向”。這種心理障礙接近于多重人格,但是,每個亞人格的獨立性不是很固定,各個亞人格之間不是彼此渾然不知、毫無聯系。簡而言之,多重人格傾向的分裂程度,要稍弱于純粹的多重人格。所以,這樣的心理障礙也要比真正的多重人格相對容易治療。
讀到這里,您可能會說:“我看自己或某個朋友就象多重人格”。的確,在日常生活中會有些人顯得很象“多重人格心理障礙”,但是,這種多重人格更多見的當然不是純粹的“多重人格心理障礙”或“多重人格傾向”,而是我們人格自身的多種適應性。我喜歡稱之為“輕度的多重人格傾向”,這種人的性格或情感雖然波動較大,也似乎變化多端,但是,基本可以保持在一定的平穩和健康的范圍內。大部分藝術家都具有多重人格氣質和傾向,正是由于多重人格傾向的豐富多彩,才能使藝術家們的靈感永不枯竭、常變常新。這里,我們再一次看到了自然界的神奇現象——同樣一種東西在某種情況下會帶來危害,在另一種情況下,又會為人類造福。多重人格現象也是如此。
最后,我引用一句拉丁諺語作為本文的結束語:“從身陷逆境到吉星高照。”但愿多重人格者能夠從“身處逆境”者,轉變為“吉星高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