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市場新動向 “技術藍領”起薪急追白領
來源:文匯報發布時間:2012-01-09
離畢業還有半年,上海電機學院電氣專業的馬超已經跟ABB高壓電機公司簽了約,崗位是工藝工程師,起薪每月4700元,而他此前的心理價位為3500元。
“大學生畢業當然要做白領”,這是多數人的想法,但就業市場有它自己的“說法”:一項對2011年畢業大學生初次就業薪酬的調查顯示,“技術藍領”平均起薪2500元,白領3000元,彼此還相差500元;而在兩年前,這個差距是1000元――一些就業指導專家解讀,數值的變化反映了就業市場供求的實際變化,這兩年最缺“技術藍領”,他們的起薪趕上白領看來已指日可待。
“技術藍領”缺,薪水漲得快
“一線技工眼下大概有30%的缺口。”一直關注大學生就業的中智預才網首席運營官陳非寒說,這個缺口最先出現在沿海地區的企業,接著向一線城市蔓延。他們隨機調查客戶,反饋都是缺30%-40%“技術藍領”。
雖然2012年高校畢業生招聘才開了個頭,但新的動向已經顯現:招大學生做“技術藍領”的企業明顯增多。很多企業喜歡動手能力更強、也更能“安心”的高職畢業生。
那些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高校的畢業生受到青睞。在不久前舉行的上海電機學院就業招聘會上,記者了解到,上海大眾2012年將在上海招聘320名機械類專業畢業生,光在上海電機學院就面試了100人。這所學院機械專業2012年專科畢業生600人,而已經來校招聘的企業提供的崗位有1000多個。不少企業今年的招聘規模都比去年增加了10%至15%,起薪的上升幅度明顯。
如今,鉗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數控車工、數控銑工、無線電調試工等“技術藍領”,都被列入了“非常緊缺人才”名單。
一些大學生的擇業意向也變了。“到大學里招‘藍領’,現在沒有打空網的。”去年11月,陳非寒帶著兩個“藍領”崗位去參加上海師范大學招聘,一個崗位是電話行銷客服,一個是涉外保安,起薪2000-3000元。那天下著大雨,招聘會場并未爆滿,但仍有十幾個人投了電話行銷客服專員崗位。此外,據說應聘“海底撈”等餐飲單位的大學生也不少。
“藍領”、“白領”界線變模糊
眼下不少“藍領”崗位,其實有較高的“技術含量”:“流水線上有的工作非常復雜,既要善于學習盡快積累起豐富經驗,又要腦子靈善于臨場判斷,在這些‘核心崗位’上‘把關’,大學生有明顯優勢。”企業招聘人員介紹。
在上海電機學院的招聘會上,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公布了四五十個工程技術類和客戶市場類崗位,現場面試,有道試題是這樣的:“一架沖床,要求僅在工人雙手操作時才能啟動,以避免單手操作時另一只手被壓……”面試人員要求學生當場畫出設計圖,“畫這張圖在專業課程里是一個非常基礎的項目,既能考察動手能力,又能看基礎知識學得如何。”
三菱電梯則帶來了數控、電氣調試、設備維護等40個崗位,招聘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都是技術工程師崗位,不坐辦公室,可算“高級藍領”。他特別提示:現在的“藍領”早已不是許多人印象里的簡單操作工,“比如電焊工,主要是操控焊接機器人和專用焊接設備”。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經曉峰說,“技術藍領”受歡迎,跟產業升級有關。“白領坐辦公室,‘藍領’站流水線”,這種說法已經過時:現在很多崗位都是既需要體力又需要智力的混合工種,所謂“藍領”、“白領”的界線變模糊了。大學生畢業非要做白領,覺得當“藍領”不合身份,可能就把自己的擇業范圍弄狹窄了,甚至會影響職業發展前景。
“刷新觀念”還需更多事實“說話”
當然,諸多大學畢業生及其家長,還有他們的老師甚至大學里負責就業工作的老師一時還難“刷新觀念”,還需更多事實“說話”。從畢業生投遞的簡歷中可以看到,多數人希望入職管理崗位,認為管理人員身份地位高――“這說明他們不了解企業。如果不愿從一線做起,不了解產品和基層工人,怎么能做好管理?”陳非寒說。有職業招聘機構分析,雖然整體上目前仍是白領薪水較高,但“技術藍領”的報酬正在“急起直追”;而且起薪并不能完全說明問題,得預估幾年后的情況,比如高級蛋糕師,眼下月薪就已達到8000元。
一家企業的招聘負責人悄悄告訴記者,如果親戚家的小孩“不像做學問的料”,他總建議選學一個技能性強的專業,不妨就讀高職,“學會有用的技術,今后找工作不愁,職業發展可能也會順利。最怕學那種高不成低不就、‘萬金油’式的專業,似乎跟很多職業崗位都對得上,結果都對不攏,處處落空。”
專家說,除了“技能型高級藍領”,隨著城市生活升級,養生服務專員、體檢服務專員、汽車養護專員、洗牙護士等等服務領域的“新藍領”,極有可能也成為職場黑馬。




